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部分大学生宗教信仰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并越来越受到关注。社会转型期面对大学生"宗教热"的升温,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根据高校教育与管理的特点,通过哲学分析来探讨其深层思想认识和心理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维护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人格和谐是关键。笔者从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入手,论述了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有效路径,即寓和谐人格培育于教育教学与管理之中,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增强高校教师培育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意识,全面提升其心理素养;在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教育中培育人格;密切家校关系,培养大学生家庭归属感;建立和谐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体系,形成人格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人才储备。大学生充分就业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业不就"和"就业困难"的现象折射出大学生择业行为上存在一定偏差,学业成本是造成偏差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学业成本与大学生择业行为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对策建议,可以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生中存在厌学的现象,是由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未能跟上时代进步,社会环境的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心理不成熟等原因造成.要解决大学生的厌学心理,就要从加快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营造社会和谐氛围,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学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倾向,从影响大学生和谐人格形成的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特点及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的深远意义,为高校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现状不容乐观。培养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应做到下面几点,即培养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群体规范,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智商,培养移情能力,加强高校“两课教育”,塑造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个体人格,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等。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是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特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少数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存在许多不和谐现象,影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高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和法制教学,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日常养成教育,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自我攻击行为时有发生,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自我攻击是个体以自我生命有机体为代价来寻求自我解脱的情绪发泄方式.自我攻击行为轻则造成身体伤害,重则失去生命,这就是极端自我攻击.深入剖析大学生极端自我攻击心理生成机理、寻求有效的预防对策对于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维护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要求.文章通过对2004-2008年全国高校大学生极端自我攻击案例的不完全统计分析,剖析大学生极端自我攻击行为发生的直接原因和社会根源,指出大学生极端自我攻击心理生成机理具有阶段性、外显性、否定性和可控性特征,并从"治本"和"治标"两个方面提出预防大学生极端自我攻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校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构建之一。和谐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人,使其在心理、生理、文化等方面和谐发展。和谐教育在促使大学生形成和谐人格、增强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和谐校园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理念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着某些不和谐现象,必须通过开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教育、构建和谐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开展社会实践、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等途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因而,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高校党委应把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摆上重要位置,构建"全员德育"格局,切实加强领导;加强邓小平理论学习,解决好人生观问题;改革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提高教育效果,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被社会接纳、受人民欢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国学教育对构筑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学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内涵重在“启迪智慧、完善品格”,而和谐人格是大学生现实人格发展的目标模式。深化国学教育,创新高校教学、文化建设模式对促进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网络虚拟社区是在网络上构筑的"现实社会",由于虚拟社区中的交往具有自由性、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因而引发一些大学生出现自我认知错位、道德缺失、人际交往障碍、攻击性突出等人格异化现象.造成这种异化现象的原因,既有大学生自身生理、心理发育不健全等内在因素,也有网络虚拟社区的"引力"及现实社会的"推力"等外部因素,要应对这一问题,应以预防为主,从高校、社会及大学生个人三方面共同入手,构建三位一体的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转型期,一系列的不适应问题使得近年来大学生漠视、践踏生命的现象屡屡上演。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生命空场"现象,必须构建富有生命教育色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门焕发生命气息的学科,在提升其实效性的同时,也能使当代的大学生能够理解生命,愉悦生命,磨砺生命,敬畏生命,从而引导大学生挖掘生命的意义,体验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重要课题。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在政治认同、政治态度、政治参与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是大学生自身心理、家庭、学校、社会、大众媒体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优化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赖于强化其主体意识,改善高校教育,重视校园网络导向和社会实践,形成全社会合力。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途径以及行为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适应.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再认识出发,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导下,就目前大学生对自身素质的期望与追求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管理学中"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引入到大学生的行为管理当中.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与大学生的责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必然在许多方面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影响是巨大的,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更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校政治课05新方案成为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和谐校园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创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有着严谨的理论基础和诊疗程式,主要是运用专门的理论和技巧寻找心理障碍的症结予以诊断治疗。心理咨询工作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我们首先要对大学生心理咨询认知进行理性思考,而后从新模式、新理念、新机制着手对和谐校园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交流的主要场所之一,建设和谐宿舍对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构建和谐校园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校大学生宿舍建设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畅、管理制度不完善、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求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和谐是人们所有活动的根本和最后归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中漠视生命、伤害生命、自杀、杀人的事件频频上演,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日益严重。基于和谐的视角下,分析了大学生生命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实施的紧迫性,教育大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从而达到教育的三个"和谐"的目的,即让学生与自身生命和谐、与周围生命和谐、与自然万物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