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如何看待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是跨语言的交际活动 ,更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译者不但要注重语言 ,更要注重语言所载负的文化现象。翻译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承原文本身的语言价值 ,还在于使读者更好更准确地体会其文化涵义。文章在功能对等原则的基础上 ,通过剖析归化法和异化法在翻译比喻词时的不同效果 ,探讨两者对跨文化交流的作用 ,以及译者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译者不但要注重语言,更要注重语言所载负的文化现象,翻译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承原文本身的语言价值,还在于使读者更好更准确地体会其文化函义。文章在功能对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归化法和异化法在翻译比喻词时的不同效果。探讨两者对跨文化交流的作用,以及译者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英语修辞格zeigma(轭式修辞法)是指用一个词勉强修饰或支配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毫无联系的词的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格,在本质上与汉语修辞格拈连完全相同.本文着重讨论了英语轭式修辞法的涵义、格式以及翻译的三种方法套用汉语的拈连法;引申词义法;排比或对偶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常州词派历代词人的读词方式有其内在的继承性。具体看来,张惠言以比兴寄托的方式读词;周济以寄托的方式读词;谭献以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的方式读词;陈廷焯以沉郁的方式读词。且这种读词方式的产生主要归因于词学本身和当时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5.
从目的论角度对比分析《李清照词》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奈达对文化的分类为依据,从目的论角度出发,通过对《李清照词》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两译本在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上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翻译策略。许渊冲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英美读者,主要采用了异化翻译策略;王红公则是为了使译本通顺流畅,便于英美读者接受,多用归化。文章旨在探究目的论对于翻译中国古代诗词中文化负载词的指导作用:由于译作目的不同,两译本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阅读英语时,不难发现:文章中有大量的词汇是被作者特地用来联系句子与句子、主句与从句,从而使整篇文章前后贯通,语义明确的。标志词就是这些具有词义、语法结构标志作用的词或词组。 标志词的识别、理会,对读者更快更好地理解一篇阅读材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使读者节省阅读时间,提高阅读速度,使读者在阅读时不断进行预测、证实,并往往伴有满足感;而且也使读者的阅读理解更加清晰,便于归结。 下面,笔者将在阅读材料中较常见的一些标志词略加归纳,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学生英语书面语输出能力薄弱的现状,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在实验组中进行基于词块法的教学和自学,在控制组中进行传统教学和自学。结果表明:词块法指导下的教学和自学对于提高书面语输出质量有明显作用。教学启示是二语教师应将词块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并制定以词块法为指导的自主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8.
新词的两种造词法考察——兼谈新词的谐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新词的两种造词法仿词法和转义法,可以发现仿词法是一种生成能力很强的造词法,是产生汉语词缀和类词缀的重要途径;转义法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旧词载新义,二是旧的短语载新义并转化为词;谐趣是新词的重要特点;用仿词法和转义法造出来的新词是“熟悉的陌生词”,它们大多带有诙谐、幽默的修辞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反卫星试验问题引起国际上诸多关注。文章从现行法和应有法的角度,根据外层空间法的有关规定,论证了中国反卫星试验在现行空间法律体系中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指出目前并不引起国际责任,并对空间碎片的未来规范问题提出了设想,国家可以通过由法律意义的相应行为来确立新规则。文章还指出,国际社会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外空条约中的“有害污染”一词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10.
辨别信号词提高英语阅读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借助语言信号词的提示进行预测,从而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文义,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手段之一,信号词可以使读者预知下文内容,把握句子的内在联系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本丈论述了英语中信号词的类别,列举了各类信号词的功能,提出了利用信号词进行合理推测,加深理解,这是提高英语阅读效率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修辞方式与词义的发展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修辞手段的频繁运用,往往造成词的临时性功能固定化,从而促成词的新义的产生;运用同一修辞方式,使得本来不同义的词成了同义词;运用不同的修辞方式,使原本意义不同的词表达相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词素间意义的横向合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义的发展演变除了以该词的本义或原有义为出发点的引申以外,还可以以其他词的意义为出发点而产生新义。这后一种情况,有的学者总结为聚合同化和组合同化两种途径。事实上,两个语言成分的组合,不仅可能引起意义的同化,而且可能引起意义的合并,即把原来两个组合成分的意义合并后由其中一个成分表示,从而形成另外一种意义发展演变途径;而且这样的意义合并经常发生在双音合成词的两个词素之间。  相似文献   

13.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音和语义通过社会约定俗成的统一体,词汇的这种社会属性决定了词汇的变化离不开社会.我们可以从词汇变化了解社会的过去和现在,也可以从社会变化中找出词汇变化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汉语词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词全方位地增长,感情色彩词的褒贬义转移,外来词的繁荣,专门术语生活化以及网络用语的盛行都反映出了社会变革对词汇系统的巨大影响.其变化是词汇内在结构、功能与外部社会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当代海峡两岸术语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海峡两岸术语差异可分为词形差异和词义差异。词形差异主要表现在新旧有别、缩略与否、命名方式不同以及对外来借词的处理方式不同。词义差异主要是由于一部分科技术语和体育术语,在两岸分别产生了各自不同的引申义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假借义与语源义在概念上迥然有别。假借义是字义的一种 ,与字的本义不相关。语源义是同族词所共有之义 ,就具体的词而论 ,即是该词的命名之义。语源义既可能是词的具体义项 ,又可能是某一义项的义素。在实际语言中 ,假借义与语源义有时又有一定联系。我们既不能将二者混为一体 ,又不应将它们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6.
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语言的结构规则看,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也是语言这个庞大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角度看,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往往显得最为突出,涉及面也最为广泛。试图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出发,从比较中英词汇的文化内涵入手,通过对比,反映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且对词汇文化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词的“功能义”,是指由词性或语法功能不同导致词义变化而形成的新的词义。从共时角度看,词的功能义是一种受语法语境影响的词汇语用现象,初期具有临时性、灵活性和不稳定性;从历时角度看,词的功能义从“临时义”到“常见义”再到“固定义”这一词义演变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词性和功能上的改变,导致新的兼类词的产生。在顺应理论启示下,认为词的功能义无论是共时的语境语用变化,还是历时的词性功能演变都是语言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典型反映。  相似文献   

18.
仿译词可以按照汉语新词的透明度、英语原词语素间的语法结构、英语原词在构词法中的不同性质、汉语仿译词的音节数进行多角度的分类。仿译词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有增加新词新义;英文单词一词多义。在仿译过程中用汉语对应词的中心义项翻译英语对应词的边缘义项,造成汉语对应词词义增加;英文单词增加新义,造成汉语对应词增加新义;受仿译影响汉语产生新义语素,有的已经发展为类词缀。仿译词的大量出现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新颖、透明和共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隐喻在复合词中的投射有不同层面。投射到词义层面。引起词义演变,可称为词义隐喻。投射到语素层面,产生喻体语素。喻体语素以其隐喻意义参与构词,可称为构词隐喻。真正能够产生新词的是构词隐喻。复合词构词隐喻的隐喻结构类型可分为喻体语素在前的借喻造词和喻体语素在后的暗喻造词。  相似文献   

20.
词汇量是制约众多外语学习者向深层次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众多外语学习者在阅读或交际过程中在遇到生词时往往采取多种策略从而达到篇章理解的目的。猜测词义是词汇学习的一项有效而直观的方法之一。在猜词过程中,学习者可通过多种策略达到猜词成功的目的,语境化是重要手段之一。语境是语言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任何语言的理解都无法脱离语境。通过文章中的列举分析,可得出语境可大致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二者共同作用于词义的理解。本文通过定量分析法分析了猜词过程中各种策略的使用情况及其与猜词成功率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探讨了语境在中国外语学习者猜测词义的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最后对外语学习者提出词汇学习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