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问题与"文化学"建构的本土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立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4)
在近代中国知识转型的背景下,受西学启示,部分中国学人致力于"文化学"的建构.20世纪以来对于本土文化问题的广泛关注,提供了"文化学"理论在中国的独特的社会需求,导致"文化学"在中国这样一个处于文明边缘、学术文化落后的国家获得特别的发展,与其在西方学术界的景况相比,甚至十分超前.这一学科在中国,发轫于20世纪初开始的中西文化冲突;1930年代的文化论战对它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作用,推动了理论层面的思考和争鸣;建构者关于"文化学"学理的阐述,与思想界的文化论争紧密联系,学科的建构实际上以论证各自的文化观为基本目的.这一学科建构过程,反映了中国学人通过"文化学"学科的建构来"准确"认识自身文化价值的期望,和把握文明认知和自我定位的理论工具的需要.总的来说,知识自觉("文化学"的学科自觉)是文化自觉(民族意识觉醒)的派生. 相似文献
2.
黄有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5)
黄文山是我国著名文化学家,在文化学研究方面卓有建树,对中国及世界现代文化学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方面,黄文山是中国最早正式提出、积极倡导并科学地建构独立的文化学学科体系的学者,阎焕文、陈高傭、朱谦之、陈序经、胡鑑民、钱穆等文化学者都是继起响应者.另一方面,黄文山在创建文化学过程中,与西方著名文化学家有过密切的交流,受到克鲁伯、素罗金等人的悉心指导,并与誉为"文化学之父"的怀特长期切磋.黄文山不仅是中国型现代文化学的创建者,也是世界现代文化学建设的先驱之一. 相似文献
3.
财务文化与财务文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隶属于“企业文化”中的“财务文化”,既具备“文化”的一般属性,又具有在企业财务中的特殊属性。近年来,“财务文化”及“财务文化学”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随着“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提出,企业发展模式的重大调整,“财务文化”必将对企业财务目标、财务战略、财务制度、财务方法带来深刻影响。同时,随着对“财务文化”研究的深入,传统的财务学科体系也将发生动摇,涵盖“技术”和“文化”的“双翼财务学”将会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面向现代化的技术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国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3):280-283
技术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实施跨越式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技术转移会导致文化摩擦,其理论前提是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其理论基础是技术与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技术转移又是不平衡的,其中,技术器物超前转移,技术制度和技术意识形态则滞后转移并产生文化摩擦;同时实施文化变革与技术民族化,这是消除文化摩擦,振兴民族工业的对策.根据这些理论可以具体研究西部开发中的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明国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4,17(3):280-283
技术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实施跨越式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技术转移会导致文化摩擦,其理论前提是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其理论基础是技术与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技术转移又是不平衡的,其中,技术器物超前转移,技术制度和技术意识形态则滞后转移并产生文化摩擦;同时实施文化变革与技术民族化,这是消除文化摩擦,振兴民族工业的对策。根据这些理论可以具体研究西部开发中的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问题。 相似文献
6.
隶属于“企业文化”中的“财务文化”,既具备“文化”的一般属性,又具有在企业财务中的特殊属性。近年来,“财务文化”及“财务文化学”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随着“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提出,企业发展模式的重大调整,“财务文化”必将对企业财务目标、财务战略、财务制度、财务方法带来深刻影响。同时,随着对“财务文化”研究的深入,传统的财务学科体系也将发生动摇,涵盖“技术”和“文化”的“双翼财务学”将会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日本现代化建设在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首屈一指的成就,其经验不能不引起举世瞩目,许多国家很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它,发表了大量的论著。不过,以前研究日本现代化的论著,多偏重于其成功的积极面的经验,如日本为什么成功,日本成功的秘密等等,而对其消极面注意...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与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景峰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5):89-93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实质上已经开始了自身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从1949年到20世纪末,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建设经历了萌芽与停滞阶段和起步与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的最后几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共产党建设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较以前出现了许多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加上固有的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使得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建设更为紧迫.而此时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建设进入大发展阶段的一个标志.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建设就其大端而言,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共产党要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政党,包括具有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建设思想要与时俱进,要有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功能机制和活动方式,和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等.二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要运用现代方式.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共产党,就要认真总结和遵循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善于进行理论创新;注意认识和吸取外国政党,尤其是西方政党的建设经验和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 相似文献
9.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国的高度文明。民族文化就是这高度文明中的瑰宝。科学地阐明民族文化的涵义和内容,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宣传中国,推出中国,寻求世界人民进一步理解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由于民族文化与民族和民族地区、民族环境不可分割,研究民族文化也有利于缓解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状况,有利于生态环境沿着良性轨迹循环,对拓展旅游业也是有实效的。所有这一切,都是社会主义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要求。本文拟就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学,谈点肤浅意见,恳望识者不吝赐教。 … 相似文献
10.
行政文化建设与行政管理现代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姚琦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
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行政管理的现代化。现代化的行政管理固然需要现代化的行政技术手段,但更需要有相应的文化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现代行政文化从根本上改变了行政本质和行政主体与人民的关系,逐步确立了以廉洁、服务为宗旨的行政文化。这种行政文化在继承我国古代行政文化优秀传统的同时,也残留了不少封建行政文化的弊端,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矛盾体,一方面它以廉洁、效能、服务的精神规范引导着行政人员,另一方面又以集权、封闭、保守、官僚主义压抑着行政活动。因此,行政文化建设,整合与… 相似文献
11.
左伟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10-13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国家现代化的思想武器, 只有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现代化大潮, 才能更好地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目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民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 只有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才能完成民族复兴的核心工程 富国强民, 才能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 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化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童芍素,张国强大学校园文化作为高等院校特定环境中形成的文化现象,与大学的历史一样悠久。但是,我国教育界和理论界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广泛注意和专门研究,却是从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的本世纪80年代开始的。这恰恰反映了现代化与大学... 相似文献
13.
夏劲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3):284-285
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5月29日———2004年5月30日在武汉理工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关系、科技文化与中国社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诸多颇有新意而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文化现代化视域下的"民族文化认同"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武装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8(1)
民族文化认同是一个历史现象,其实质就是以民族认同或国家认同的文化空间单位来巩固或瓦解被一定文化所濡养的政治实体,因此需要加以认真地区别对待。与文化全球化的不同发展阶段相蒂,民族文化认同历时态地孕育衍生出不同的形式及其特征。作为一个深生态阈的学理问题,民族文化认同的真正根源在于现代性的发微。在关系论视域中,作为文化现代化的实践理性的民族文化认同,契合的是中西文化各自文明合法化的必然性;作为形式上与民族文化认同相悖或伦理价值上与现代性一致的文化全球化,整合的是中西文化彼此承认及其更高层次上和解的可能性;而作为文化现代化的理论理性及其深层发生机理的现代性,却扮演沟通和圆融二者的角色。当代后殖民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认同必须在理论承诺中开出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方法论原则并进一步勾画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运用雷尼尔效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新口的企业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6.
沈金浩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2):27-30
本文从"结合文化背景研究诗歌"和"以诗歌为材料研究文化"两个方面论述了"诗歌的文化学研究"这一课题,由于当前讨论的"文化诗学"概念对中国原有的为人熟用的"诗学"概念产生挤兑,因此本文也在这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1)
城市现代化首先应是城市文化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非常迅速。作为西部地区中心城市,成都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认识到文化强市的重要作用并付诸行动,但还存在相应问题。在当下成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中,要注意重点处理好文化产业化、文化资源发掘与文化传承保护、休闲文化品位提升、市民整体文化素质提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现代性"与"现代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嘉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4-20
"现代性"与"现代化"概念的区别首先在于,现代化主要是一个在经济学与社会学层面上谈论的范畴,现代性则主要是一个哲学范畴;其次,现代性乃是现代化的结晶,是现代化过程与结果所形成的属性。现代性具有如下三个特征:首先,它标志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表现为与某些传统的断裂;其次,自由构成现代性的核心,人的各种权利的保障构成现代性的前提;第三,现代性表现为建立起竞争机制与合理的规范,即竞争的理性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陈柳娜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4):5-8
马克思针对俄国社会的特殊情况提出了俄国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著名设想,这一理论对于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东方落后国家未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中国国情推动中国这样的东方大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结合马、恩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分析中国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基本国情和主要任务,从而明确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人生观论战"的反思与中国现代化的文化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萍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4):52-57
20世纪中国曾先后发生两次"人生观论战",两次论战都成为中国社会重大变革转型的前奏;反思两次论战的实质,归根结底是关于如何引导中国现代化的价值之争、文化选择之争;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必须在中国已真正进入世界历史进程、世界正处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两种基本潮流并存的境地以及中国现代化进程充满特殊矛盾的视野下进行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