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龄化、城镇化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我国农村地区产生了大量的留守老人。如何让这些留守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宝鸡地区464位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分析,针对留守老人的养老现状与困境,提出了构建与完善农村留守老人全方位、多元化养老保障体系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农村养老问题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由于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农民的思想观念及组织程度等多方面与城市存在着差距,这客观上决定了农村和城市养老模式的不同.通过对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概念的区分及结合对我国农村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实考察,文章认为双元养老模式是我国农村养老的最优选择,现阶段应着重提高家庭养老的保障能力,同时积极采取措施促使向社会养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农村养老模式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进入了老龄化的 2 1世纪 ,占全国老龄人口 75 %的农村如何养老已成为日益严峻的社会经济大问题。分析农村现有养老的利弊 ,目前宜采取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即对农村老人和准老人以互助家庭养老方式为主、青壮劳力以参加社会养老保障为主的主动型养老方式 ,方适合中国农村的基本国情  相似文献   

4.
家政养老服务模式是社会化养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农村发展家政养老服务模式可以满足巨大的养老需求,提高养老质量,带动就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如传统养老观念的束缚,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硬件条件的限制和家政养老服务机构或企业经营管理的不规范等。需要个人、社会和政府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如转变养老观念,加强农村家政养老方面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大政府政策扶持的力度和加强农村家政服务机构或家政公司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农村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和大量青壮年流入城市的双重背景,对农村现有的正式养老支持体系和非正式养老体系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加剧了农村留守老人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应坚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农村"社区——家庭"养老模式,发挥机构养老的支撑引领作用,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并引进专业人才,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均寿命普遍提高,老龄化社会现象不断加剧。与此同时,教育、医疗、住房等生活成本不断提高,独生子女政策已显现出一些负面效应,如家庭赡养功能弱化、子女赡养压力加大等。农村村民养老问题是事关全部人口如期脱贫、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事,结合河北实情,任何单一养老模式均不足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养老困境,必须探索建立以"土地养老"为核心的经济基础,以"家庭养老"为主提供居住环境,以"兴趣社团"丰富业余生活,以"社区养老"给予看护照料,以"社会保险"完善制度保障五位一体综合型的农村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福建、云南、重庆、浙江四地的田野调查,研究得出把“无缘”变“有缘”正是实现农村养老的关键,且辨析了其“结缘”的四种途径:强化地缘基础上的血缘,重视血缘基础上的地缘,发展政府主导的社缘及自主独立的原地养老。调查也表明这四种途径的实现需依赖于政府、社会、个人和家庭的共同合作。有鉴于此,当前农村养老应注重因地制宜和传统的家庭养老,尤其不能忽视或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的原地养老模式。但原地养老模式的顺利推广亟需加强配套的社会服务、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农村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趋势的逐步形成,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生活风险也将越来越大,农村传统家庭保障方式已难以承担起全部的保障重任,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借鉴国外的实践和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养老保障制度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老龄化速度加快,中国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特会越来越突出.如何化解当前困扰千万家庭的养老困境关乎我国三农建设能否长效推进,社会能否持续、稳定、和谐发展.以此为背景,在对当前农村居民养老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中国农村养老模式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我国养老资源十分短缺的情况下,探讨一种适合中国农村的养老新模式非常必要。农村女性养老模式的倡导,发掘了一向被我们忽略的女性养老资源,具有重大意义,但传统与现实双重界定下的女性社会身份成为在农村推行女性养老模式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与农村非留守老人养老的比较显示,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影响并没有像已有的研究结论揭示的那样严重。研究结论的差别源于研究方法的不同。已有的研究结论多是子女外出务工前与外出务工后农村老人养老状况比较的结果。这一研究方法因无法剔除时间因素的作用,可能夸大了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上,老人自身的养老责任和潜能被忽视。基于家庭和社会所承受的养老压力过大,分析独立养老观念介入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并据此从老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从多个维度为增强个体养老能力创造条件,实现独立养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构建欠发达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央政府近期决定在全国进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这意味着由财政补贴的普惠式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即将建立,这对广大农民是一个极大的福音。尽管欠发达农村的老年人也将领取由财政支持的基础养老金,但个人缴费能力不足将导致个人账户空账或微薄,并且欠发达农村医疗条件落后使得养老支出增加,再加上欠发达农村青壮年多外出从事非农产业,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保障缺乏,因而应该构建符合欠发达农村特点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这个模式应该是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为主体,适度发展农村社区养老,同时继续发挥传统家庭养老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当前,我国已经处于老龄化社会阶段,农村养老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从分析农村家庭养老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其面临的挑战入手,进而探求现阶段如何更好地巩固和完善农村养老制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银发浪潮”扑面而来,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强,高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病患者日益增加。而我国当前老年人医疗服务水平不高,老年病医疗条件不足的现状为患病老人以及家属的生活带来巨大压力,养老问题也面临新的考验。迫于当前严峻的养老形势,各地开始了新型养老模式的探索,医养结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养老模式。本文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产生的背景、医养结合的概念和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健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淼 《调研世界》2016,(6):8-12
本文根据“2014年千村调查”数据资料,描述了当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并运用次序Logit模型,对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包括老人与子女关系、经济状况、健康状况、政策支持状况、个人家庭状况.提出应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建设农村老年人与外界联系的农村通讯网络系统、建立农村老年人自我管理的“村老年协会”.  相似文献   

18.
潘跃  石永红  卫敏丽 《21世纪》2010,(12):13-14
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农村留守老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势在必行。“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被写入“十二五”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2011年中国老龄人口健康状况调查(CLHLS)数据,在描述农村留守老人群体特征和养老现状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探讨了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社会福利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从个体特征层面上看,年龄较大的、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男性、受教育程度高的和自己(或配偶)有房屋的这几类农村留守老人群体,更容易选择正规化养老模式;从家庭特征上看,留守老人家庭收入越高、地位越高、子女数量越少越倾向于正规化养老模式,家庭出现过迁徙比没有出现过迁徙的农村留守老人更热衷于非正规化养老模式;从社会福利层面上看,所住社区有组织活动和没有参与医疗保险的留守老人更倾向于选择正规化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暑期,课题组对河北省10个行政村300位农村老人开展"河北省贫困农村养老状况"问卷调查。用社会调查分析软件SPSS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河北省贫困农村老人总体生活水平不高;家庭养老仍是主要养老方式,应积极发展社会养老,使之成为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培养现代孝道文化是改善农村养老状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