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马健文 《社区》2013,(4):55-55
小马是名30岁的项目经理,工作能力强,同事关系也处得好。但随着公司的发展,他感到压力越来越大,心情也经常不好。但作为经理,他担心自己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团队士气,便尽量压抑、掩饰真实情感,仍像往常一样微笑面对同事和合作伙伴。一段时间后,小马感觉总会忘记重要的事情,公司事务也难以决断,与同事的说笑少了,对聚餐、户外活动也提不起兴趣。  相似文献   

2.
所有同事中,我对小宽的印象最深也最好。他比我早一年来公司,但因为业务能力棒,所以升得很快,不到两年就做到了主管。做到主管的小宽丝毫没有改变,依然积极、刻苦、热情并主动承担,他做了我们部门大半业务,却愿意让同事分享利润,不拘小节,也不计较。  相似文献   

3.
他还是决定去攻克那个客户,同事都不愿意去,经理也已打算放弃,原因是,那是个极其固执的老头子,很难被说服且性格乖戾,常常会因为类似一句话这样的小细节翻脸。公司比他早去的业务员,经验都已极其丰富,处理这些事情各有一套,但谈起他来,却都皱眉头,说,没见过那么顽固的老头,又冷漠又不通情理,真不知道这样一个人当年如何成功的,不贪财不贪吃也不爱说好听的话,在他身上,根本就找不到缺口。  相似文献   

4.
同事赫治清兄新作《天地会起源研究》一书,携稿命读,并征小序.我与治清同事30多年,知道他已研究天地会十七八年.平日在办公室相聚,我常常洗耳恭听他讲研究心得,介绍新史料、新动态.治清谈论这类学术问题,历历落落,如数家珍,汩汩滔滔,若泻长河,说到动情处,眉飞色舞,不能自己.可以说,我和他共享过不少这种收获的欢乐,对他的研究成果差不多耳熟能详,我的一部分天地会知识也是从他那里获得的.因此,我承命作序,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5.
直到他去拉美希的手臂,美希才确定,眼前这个大男孩刚才喊的是她。男孩喊,姐。现在不太流行“姐”这个称呼了,公司里,比美希小的同事也是喊她的名字。  相似文献   

6.
到底谁的课     
小编提示:人际交往是一门一辈子都需要学习的课程。在与同事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秉持乐于助人的态度,但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比如遇到调课、调班这类的事,在答应帮助同事的同时,也应在上级分管领导那里备一下案,以便领导能随时调阅,更重要的是,遇到突发情况可让领导快捷地找到直接负责人。  相似文献   

7.
赶洋集     
小孙儿正纠缠不完地拉我去取摊位上的玩具,猛抬头,一位中年东方男士,向我走近并问我贵姓,当时不禁为之一楞,但仍很快地报以姓名,立刻,我也顿然忆起,他岂非就是多年不见的同事林先生?十几年前,他放弃了工作来美求学,那时他还是一个年轻小伙子呢。接着,两人紧紧握手,久久不放,并畅叙别后种种。继复跟随林,又获晤他的弟弟,因为林的弟弟也是我们旧日同事,所以三人相聚,话题更多,除互述近况外,并交谈不少其它同志的音讯。未料到竟在这郊外的市场得遇故人,能不分外高兴! 近半年来,由于我家附近一所中学的停车场上,每逢礼拜六白天增设市集,因之我就常有机会来此,而且每次几乎全家动员,有老伴、儿媳及孙儿孙  相似文献   

8.
地震筛     
余平 《社区》2008,(18):59-59
阿峰是我们公司新来的同事,他身材瘦长,戴着一幅瓶子底似的眼镜,显得文质彬彬。小伙子平时话不多,但待人真诚,工作也很卖力。  相似文献   

9.
他是旧时单位的同事,大家一起咋咋呼呼地在夏日的夜晚练摊儿,或者去新开张的店铺“打劫”,又或者到咖啡馆里小情小调一把,他定要问好是AA制还是有人请吃。若是大家分摊,他会再三犹豫,搬出小学生扯谎请假的本事,忽而身体不适,忽而赶急做活。但如果有人热情洋溢地要请大家吃饭,他定能推开一切事务,欢天喜地地准时赴约。  相似文献   

10.
讽刺与幽默     
《今日南国》2010,(11):62-62
不在“人事” 企业人事部的员工李某,最近被调到楼下的公关部。这天,他朋友打电话到原部门:“李某在吗?”李某同事答:“他已经不在人事了。”朋友:“啊?他什么时候去的?”同事:“上礼拜。”朋友:“我都不知道……也没送他一程……”同事:“没关系啊,下去找他不就好了?”  相似文献   

11.
为父亲理发     
我所在单位的一位同事会理发,因为经常看他给别人理发,时间一长,我也学会理发了。在我工作的三十多年中,同事之间相互理发也是很平常的事。我给不少人剪过头,有的是单位的同事,有的是邻居,可他们不是每次理发都找我,不知是他们不好意思总找我还是觉得我的手艺太一般。只有父亲,我给他剪  相似文献   

12.
辛丽 《社区》2009,(18)
李乔山是四川省宜宾市某社区居民,是社区里出了名的老实人,可他有个人人皆知的"毛病"——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犹犹豫豫,家人和同事经常因一些小事和他起急,家人教也教了,骂也骂了,但李乔山就是改不了这犹豫不决的"毛病"。两  相似文献   

13.
幽默二则     
《老友》2014,(6)
正不在人事了小王在10楼人事部工作。一个月前,他被调到9楼行政部去了。小王的同学打电话到人事部找他:"小王在吗?"接电话的同事说:"小王已不在人事了。"小王同学:"啊!什么时候的事啊,我怎么不知道啊,还没来得及送他呢!""没关系,你可以去下面找他啊。"  相似文献   

14.
《社区》2004,(21)
小林是一家公司的职员,平时他总是不苟言笑,同事请他出去喝一杯,他总是婉言谢绝。其实,他也觉得与大家开开心心地谈天说地很好,但就是没有兴趣。为此,他找到心理医生,以求得到帮助。其实,每个人都希望生活中的一切明亮欢快,并融入集体中去。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关心他人,同时  相似文献   

15.
我和他是同事,在一间办公室里工作。但他从不多看我一眼,我也对他冷若冰霜。因为,我们为人主隔壁那间经理室已暗斗了三年。为了达到目的,我不择手段,有时连自己都觉得太卑鄙。他在审查即将送交的文案时,我便走进卫生间,学着总经理助理的口气拨通他  相似文献   

16.
向斌南先生去世时,父亲曾惋惜地说,向斌南生不逢时啊,可惜了. 向斌南先生是我父亲的同事,也是我的发小向学余的父亲.他是一位我非常尊崇的建筑声学工程师,也是中国建筑声学界的权威.喜欢观看音乐现场演出和去影院看电影的北京朋友们,在迈进各式音乐厅、影院和礼堂观看、聆听高水准的音乐会、艺术演出和电影时,都应该对向斌南先生和他的建筑声学专家同事们心怀感激.正是这些建筑声学工程师们为观众设计、营造出了科学、舒适和美妙的视听音响环境.  相似文献   

17.
智慧九老师     
九老师姓孙,因为名字里带个“九”字,年纪大的同事称其为小九,年纪小的则叫他老九,而他的学生则张口闭口“我们的九老师”,话语中充满了敬畏之意。九老师人高马大,嗓门更大,课堂上的  相似文献   

18.
好人郭明义     
沈佳音 《社区》2011,(2):15-15
他未想过出名,但他的行为注定与众不同。受助者说他是“活菩萨”,同事们说他是“活雷锋”。更多不了解他的人.则说他是“一个不开窍的傻子”。他叫郭明义,一个好人。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我同事刘某急用找我借了2万元,约定1年后偿还,当时没有立字据,也没有其他人在场,只有一位同事李某听我说过这事。事隔2年多,刘某拒不还钱,称2万元早已偿还,我打算起诉他,他却说到了法院他还是这话,李某表示愿意出庭说明他确实听到我说过刘某借我2万没还的事,但又告诉我,起诉要在2年内进行,还要有借据才行。请问我这官司能打赢吗?  相似文献   

20.
李耿源 《今日南国》2007,(20):73-73
以前的同事小陈,最近老打电话向我诉苦,说我从原单位跳槽后,科室的重活累活都是他干,科长还成天挑他的毛病。小陈认为科长在压他,怕他干出成绩威胁科长之位。那天路上遇到小陈,他又拦住我说:"我实在受够科长了,我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他只会在那指手画脚,今年单位评先进竟然是他而不是我。你说,我哪点不如他?在这儿干没前途,我要辞职!"小陈越说火气越大,我赶忙给他降温:"要辞职,也得等你先找到个好单位呀。其实,这单位挺好,待遇不错,又能发挥你的专长。而且,在任何单位,都有人际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