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文化因素与话语风格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性别差异是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但初期的研究大多是从语言的结构和形式入手对男女语言使用上的差异进行观察和研究,有较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重点逐渐转移到了交际中的话语风格方面,力图在更高的层次上较为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语言使用与性别差异的关系问题。本文从话语风格角度探讨男女在交际过程中的语言差异,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根源,指出社会文化因素是导致男女话语风格差异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所创生的网络空间,使得网民成为"隐身人",网络行为、网络关系和网络社区都被虚拟化。这就使得现实世界的道德规范失去原有的效用。从而导致网络不道德行为盛行,"网灾"十分严重。那么构建一套符合网络时代特性的网络伦理学就迫在眉睫。虚拟界的道德与实在界的道德,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前者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因此在构建时既可以参照后者,继承传统美德、推广道德教育、培育"慎独"意识、确立道德金规则,又具有创新性与独特性,大胆地进行方法论创新,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寻求可行的"以网治网""借实治虚"模式,塑造出一门新的伦理学理论范式与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3.
社会网络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统计描述、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等社会统计方法,依据广西的调查数据,对社会网络的性别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存在性别差异,并且男性的社会网络要优于女性的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4.
网络人际互动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概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社会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促动下变化着人际之间的交往实践形态.作为构成网络社会基础性关系的范畴与概念,网络人际互动是网络社会空间环境中网民之间网络社会关系的表征,是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网民个体与现实个体高度融合互渗的背景下,交往双方借助数字化符号化信息中介系统而进行的信息、知识、精神的共生、共享实践活动.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在极大程度上得益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现实的人、多维社会关系以及现实生活世界思想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从技术到观念:网络环境下的纪录片创作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带来的不仅是媒介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媒介内容与形式全方位的变化,为包括纪录片在内的各种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与想象空间。由于互联网的深度介入和参与,基于网络传播环境之下的纪录片创作,与传统创作形式相比,正在发生从创作理念、创作形态到运作方式的全方位变革。个性化的创作理念与多元共生的创作形态成为网络纪录片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现代化背景下,作为一种赛博记忆,弥漫于互联网空间中的乡愁情绪呈现出留白田园想象、追忆童年时光、仿拟家庭结构的虚拟书写,其生发逻辑契合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产业振兴的战略需求,是想象共同体的网络化迁移,因媒介技术迭代而呈现多元化表达形式。网络乡愁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复兴传统文化却悖逆进步理性,重构身份认同却助长反智情绪,疗救情感失落却陷入商业泥淖。网络乡愁的引导策略是:面向当下,回归真切的社会生活;保持理性,寻求乡愁的合理表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追赶时代,积极适应现代生活,增强社会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科学引导网络乡愁的情感抒发。  相似文献   

7.
杨树 《云梦学刊》2014,(5):147-150
网络评论与网络舆情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二者都属于网民就中介性事项发表的主观性信息,反映了网民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网络评论是网络舆情表达的主要方式和渠道,是分析研究网络舆情的主要样本。网络评论在数量上的增长推动着网络舆情的发展,与此同时,网络舆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网络评论的理性发展倾向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二者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8.
鲁子问 《东南学术》2012,(2):206-214
"社会主义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运动,"四清"是从群众对基层领导干部进行经济清查而发展形成的从经济为主的"小四清"到政治思想为主的"大四清"的运动。从开始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国家政治话语,经过把农民政治话语"四清"纳入国家政治话语"社教",最后逐渐发展为"四清运动"国家政治话语,这一发展历程构成了一个典型的政治话语的互动建构模式。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从"社教"到"四清"的国家建构农民、农民建构国家的互动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9.
网络社区作为政府和民众的中介发挥着极其重的信息沟通作用,并且呈现超越传统媒介的趋势。在网络的进一步推动下,网络社区逐渐成为民众参与政府管理的一个途径,尤其是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方面,网络社区发挥着越来越重的作用。网络社区和公共政策的特点鲜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通过分析二者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为今后相关政策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0.
精短、轻松的博客写作正在渐渐取代网络文学,成为网络阅读的主要内容之一。正是基于网络阅读的特性,博客所提供的轻松又不失理性的内容,更适于网络阅读。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网络中上演了多起与网络道德追杀相关的“人肉搜索”及“网络追杀令”事件。在每一起网络道德追杀事件的背后,都有成千上万的网民参与其中,对网络热点事件进行积极的公开讨论和持续的公共参与。然而,网民在网络空间中的集聚,是一场有关正义的华庭盛宴,还是一起聚沙成山的网络骚乱?本文从几起具有代表性的网络道德追杀事件入手,试图对此做较为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柯一鸣 《理论界》2013,(8):68-70
世界范围内的市场化与民主化浪潮使得市民社会作为实体及理论概念得以复兴,目前我国的市民社会理论发展经历了由良性互动说到分类控制论的转化,伴随着行政吸纳社会作为一种理论推演的出现,该理论发展的悲观主义色彩日益浓郁。究竟这一理论谱系在延伸中有何问题,又或者它恰是对当下强国家而弱社会,甚至无社会的现实的理论映射,这是学者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5,(2):34-39
道德是一种"自我"与"他者"相融合的存在,具有"工具性"与"价值性"等多重意义。道德主体话语的范式主要有"独白"和"对话"两种。当前道德主体话语陷入了"人"的遮蔽、"善"的迷失、"言"的缺场等"独白"式困境。道德主体实现"对话"式诉求,使"人"的遮蔽转向"人"的复归、"善"的迷失转向"善"的确证、"言"的缺场转向"言"的出场,是当前道德主体从"独白"走向"对话"的话语转换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边策 《理论界》2007,(1):182-182
信息网络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使许多网络行为失范现象随之出现。新的生活方式需要新的道德,网络伦理应运发展。而网络生活的特殊性使得外在规范的效用难以发挥,于是转而寻求个人内部的道德自律。传统的“慎独”思想开始在现代网绔环境下彰显其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   

15.
“网络社会”道德建设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在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历史机遇的同时,抵御其消极作用;如何加强“网络社会”道德建设,还人类一个健康、清新的“网络时空”,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当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社会管理创新正成为全国各级政府和干部努力破解的重大课题。为此,各地掀起了一股社会管理创新的热潮,产生了一大批崭新的工作方法和举措。胡锦涛同志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与此要求相对照,各地出现的具体性创新措施虽然有助于推动政府工作的局部改善,但局限性却也非常明显:难以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再加上各地的创新历来就存在着的各自为战、难以持续等问题,社会管理创新着实尚需要一个通盘的考虑和规划。  相似文献   

17.
殷辂 《中州学刊》2023,(2):97-103
依靠技术嵌入形成的网络话语空间突破了时空限制,将公共场域的边界放大到极致。然而,这只是信息技术中内嵌的属性,不可能自发、自主地重构公共性。若停留在技术的自在状态,社会关系、理念机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革,这只是新(网络媒介)与旧(现实社会)的简单叠加而已,公共性的本质不可能展现。网络话语空间与多中心治理有着天然的亲和性,但实现两者的融合却是自觉、自为的过程,这既是对技术革命的顺应,又是对它的超越。网络话语空间公共性重构是治理语境下的命题,是与构建国家与社会新型关系、建设治理共同体联系在一起的。以主体间共治取代主客体管制,构建平等、理性、公开的沟通互动机制,实现网络大众向网络公众的转变,是网络话语空间治理的本然之义,也是公共性重构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朱骅 《兰州学刊》2008,(8):194-196
赛珍珠作为一个伟大的跨文化作家,对西方的中国观曾产生巨大影响。有人认为其作品的独到之处源于自觉运用中国小说的叙事传统与社会功能,有人认为源于对普遍人性的把握。文章通过历史分析指出其作品的特点在于将西方知识话语中的“农业中国”原型与美国海外扩张的“新边疆”梦想相结合,麻醉了美国读者的时代伤痛,并在不自觉中迎合了海外殖民的国家意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很多国内小众景点成为社交媒体新的流量高地,大量青年用户在图像社交中进行“乡土发现”,在这个过程中美化图像类APP的滤镜扮演了重要角色。滤镜作为数字演算的视觉预设,凭借便捷的风格生产,重构着乡村场景的视觉表达,为处理后的图像赋予互动界面更佳的社交反馈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滤镜修辞。它通过感官关联、视觉说服和认知重塑等功能对乡村场景进行空间收编,体现了社交媒体中审美话语权和空间阐释权支配下的视觉施魅。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媒介与我们始终形影不离。传统媒体时代媒介依赖的典型“电视人”是媒介依赖现象的理论基础,它同样适用于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依存现象的理论分析。新媒体依存症是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网络和手机本身的特性是新媒介依赖的客观基础,同时,“网络人”和“手机人”的主体是受众,因此受众的心理因素是新媒介依赖的主观基础。通过“电视人”到“网络人”、“手机人”的变化发展,着重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依赖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