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读苏格拉底之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敏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9(2):6-12
通过分析古代雅典城邦直接民主制、苏格拉底个人自由的命运与其极权主义信仰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 ,指出苏格拉底之死这一历史文本所蕴含的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二者尖锐冲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3.
储诚喜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32-39
在尼采宣称"上帝之死"以及福柯欢呼"人之死"之前,黑格尔其实已经宣告了超验的、彼岸的老上帝的死亡.与此同时,在黑格尔的"死亡哲学"那里,"上帝之死"亦同时伴随着"人之死".本文力图考察黑格尔、尼采与福柯各自的"上帝之死"与"人之死"的思想意蕴,考辨其深刻差异,以期梳理西方现代性思想的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4.
戴月华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9-12
哲学教育是情感体验与思想实验的教育。苏格拉底对话方式是苏格拉底思想探索的内在形式,而他的思想探索活动即是哲学情感体验性与思想实验性教育的展开。其对话方式表达了哲学探索与哲学教育的内在统一性,对哲学教学具有鲜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红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3):22-26
苏格拉底方法是西方哲学践行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哲学咨询就是在苏格拉底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场哲学践行运动。苏格拉底方法是苏格拉底对话的基础,通过对话方式获得已有的经验知识,洞察与哲学有关的真理。 相似文献
6.
曾裕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2):11-16
苏格拉底的审判被视为一个有着独特意义的思想文本,对于这个文本的研究蕴涵着人们对于哲学性质与哲人命运的深度思考。在处理苏格拉底审判这个论题时,方法上应该对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基本对立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死亡作为人生命的终结,人如何看待死亡,如何看待死后的未知状态,如何进行死亡的价值和其他价值的比较,都构成了任何空间里的人类智慧所要讨论的主题之一。本文通过探讨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之被钉十字架,来追溯这种走出死亡的智慧。 相似文献
8.
胡祎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3):32-35
苏格拉底是西方思想界向死亡索取生命意义的典范.苏氏之死,引发了两千多年哲学史上持续而热烈的讨论.这一死亡事件折射出人类生存中的道德信仰-理性在人的生命存在中的意义.即人们之间道德冲突的原因不在于对所持道德原则上的不同,而在于对道德原则的感受与认知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梁晓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01-107
传统美德向何处去 ?这是智者时代城邦的根本问题 ,也是苏格拉底的问题。从制度的本性上说 ,曾经繁荣的雅典城邦是不可避免要灭亡的 ,除非它能够在开放的意义上落实其德性。而苏格拉底的高明之处就是发现了这条道路 ,智者却只从非道德的法律制度上探寻出路。苏格拉底与智者的冲突实质上是德治与法治之争。苏格拉底在与智者的冲突中高尚地死去。 相似文献
10.
苏格拉底与孔子——中西古典哲学人物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一平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4(1):15-19
孔子与苏格拉底分别是中西方古典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两人皆以人生伦理为其思想主题,故而一向被称之为中西方人本主义的思想始祖,但两人的性格、生活方式的不同,造成了他们在思想的具体风貌及实践方式上的差异。对二者进行比较,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因而意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释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1):18-2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核心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全球传播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实现民族性与时代性发展相统一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这将为后工业时代全球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新的哲学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2.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2-76
《金瓶梅》关于"色空"观念的阐释,对《红楼梦》有着很大影响。两者均通过与世人密切相关的"钱财""情色"书写,阐证"万物为幻""一切皆空"的思想,旨在劝诫世人莫要放纵自己的欲望,沉迷于浮华的表象。《红楼梦》在汲取《金瓶梅》思想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这可以通过"子虚之死"与"贾瑞之死"——两处死亡叙事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3.
金立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3):113-120
话语交际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许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如格赖斯立足于合作原则传达了合作交际的思想,周礼全立足于交际图式提出了成功交际的理论,此外,修辞学界结合不同的语境状况对得体交际也进行了充分的研究.着眼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话语交际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进而甄别"得体的交际"、"成功的交际"和"合作的交际"等相关概念,对话语交际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毅青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4):189
当代中国的西方哲学翻译坚持“信”(直译)为翻译中无可动摇的原则,与此不同,西方汉学家强调翻译的创造性及其意义。从德国汉学家施益坚有关牟宗三的研究可以看出,经由中国学者翻译的西方哲学不能仅仅被视为西方思想,而应从中国思想的脉络进行考量;翻译不但涉及向中国介绍西方,更涉及通过翻译重建中国哲学和思想,翻译是以汉语接纳乃至消化西方哲学的基点,这就是翻译中的“语义倍增”。由此,有必要对中国学者以“信”为中心的异化翻译立场进行反思,这种翻译妨碍我们对不可译性进行反思,造成原作与译作的同一性幻觉。绝对的异化或归化都是不可取的,在翻译实践中也难以做到,这两者之间应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学史进入课程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数学史则是最具权威的课程资源,具有明理、哲思、求真三重教育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从数学到教育数学:隐匿数学思维的本源结点;(2)从绝对主义到拟经验主义:折射数学是发展的科学与假说;(3)从概念思维模式到实体世界:隐喻数学是科学的基础和语言. 相似文献
16.
祁程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马克思在《手稿》的[共产主义]这一片断中,从哲学层面对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内容进行了论述。本文按照马克思对第三种共产主义论述的逻辑进程,从异化扬弃的形式、共产主义和人的本质关系、人的社会性本质、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关系、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等几个角度,以期对马克思这一时期共产主义思想给予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17.
张文刚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7(5):560-565
戈麦把自己的诗歌自喻为“黑雪的文字”,这些文字既沉重又轻灵,既忧郁又快乐,是一种矛盾的存在,一方面浸透了诗人的向往、梦幻和全部生命的能量,成为了一种充满生命气息的存在,另一方面又是一种沉重的舞蹈,烙上了痛苦的底色。这是一种美丽的文字,也是一种绝望的文字。在“黑雪文字”的背后诗人大量描写“死亡”,并由“死亡”意象串联起生命幻象、人世图景和心灵的追寻,用诗歌、用生命弹唱了一曲“世纪末”的哀歌。 相似文献
18.
法律条文的抽象性、原则性,必然要求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对其具体含义进行解释.我国目前关注较多的是法律的解释方法问题,而很少关注法律解释的启动问题.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性权利,赋予公民此项权利有利于扩大公民民主参与性,有利于为公民权利提供另一种新的救济手段,也有利于法律的进一步完善.但现行法律中缺乏对公民该权利的具体规定,应在《立法法》及相关法律中明确赋予公民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并建立健全公民启动法律文件解释的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19.
杨光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3(1):42-46,51
对儒、道、佛的 "生死哲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考察与"另类"解读,并得出结论儒家是"社会化"的生死哲学,强调"入世"作为,其对生死的基本态度是"仰视"之,对生死之认识有着极深的"唯物主义"情结;道家是"自然化"的生死哲学,强调"合世"而行,其对生死的基本态度是"平视"之,所用的认识论具"唯识主义"色彩;佛教则是"宗教化"的生死哲学,强调"出世"超越,其对生死的基本态度是"俯视"之,用完全彻底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