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由于用人观念和制度安排存在欠缺,仅2005年一年,我国就有2500万人因没能“尽其才”而无端消耗。盲目追求高学历的人才使用情况,被一些专家称之为“高学历运动”。这一“运动”在全国催热了一波“人才高消费”狂澜。人才使用畸形消费人才资源是十分珍贵而稀缺的社会资源,人才浪费是最大的社会浪费。然而,近年来我国的人才使用走入了一个畸形消费的误区,为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人才高消费,大材小用。近年来,人才高消费趋向越来越严重,在许多地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普遍提高,出现了大材小用的现象。人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曾长期被贫究困扰的国人相继实现着脱贫致富的宿愿,随着收入的增加,许多人仍然坚贞格守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也有相当部分人以高消费为时尚,然而,在五花八门的高消费背后,却是形形色色的愚昧消费。  相似文献   

3.
“消费”一词在诞生时就带有一种奢侈化色彩,指过度消耗。由于经济发展和消费活动在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层意思渐渐消失。然而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再次烙上了“高消费”、“享受型消费”的印记。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国消费者的消费突破了功能性消费的框架,进入炫耀性消费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随着大批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出一种“供大于求”的状态。用人单位相互攀比,以高文凭、高职称为条件,出现了“大材小用、高能低用”的现象。尽管这种现象一出现就受到舆论质询甚至谴责,但“人才高消费”现象并未因此而销声匿迹。相反,在一些地方或单位,“人才高消费”还呈汹涌澎湃之势。  相似文献   

5.
一些贪官被“收监”后仍气焰嚣张,公然表现出对刑罚的蔑视。记者在对“落马”贪官的消费状况进行调查时获悉,已被判决并在监狱服刑的沈阳“10.18”大案中的两名重犯——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贾永祥和原副院长梁福全,当年刚被判刑尚被羁押在看守所时,其高消费令人咋舌:两人与前来会见的亲友大吃大喝了15天,日均消费千余元(新华社1月25日报道)。“落马”贪官竟能自由出入监号、呼朋唤友、大吃大喝,简直将看守所视作自家“后花园”,着实令人惊奇。而当其面对前来提审的专案组,态度蛮横,拒不配合,足以表明其“威风八面”已成习惯,即使“落难…  相似文献   

6.
陈光标 《经营管理者》2010,(8):37-37,40,41
调查发现,至少有60%左右的“富二代”过着奢华、高消费的生活,他们依托上辈财力仅仅满足于开好车、住豪宅、痴迷奢侈品的消费,与生俱来的富足,使他们对宽容和感恩理解得不多,对勤勉与节约实践得很不够  相似文献   

7.
事实证明,我国奢侈品消费已经进入了黄金期,我国的奢侈品消费为世界所瞩目.而海南“离岛免税”所带来的十分罕见的抢购现象,掀起了又一轮的奢侈品消费高潮.为什么国人会对这些价格高昂的奢侈品如此钟情,本文从这种现象背后的奢侈品消费者心理方面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8.
章明 《经营管理者》1994,(11):16-17,19
<正> 高尔夫球,这种由英国贵族兴起,后又在欧美国家上层人士中流行的贵族运动,国人过去大概只能在电影或电视中一见;如今,高尔夫已一杆打入了中国,部分国人现在对高尔夫运动已不再“可望而不可及”了,于是,“高尔夫”在中华大地上一时被闹得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9.
<正> 也许大家还记得,80年代国人为了买一台“日本制造”的家电而找熟人、托关系的情景。到了90年代初,国人不仅要买“日本制造”,而且还要加上“原装”两个字。同样的日本品牌,中国人、东南亚人装都不行,还  相似文献   

10.
精神消费     
<正>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了一条来自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闻,表明中国人在进入新世纪倒计时时,全国各大都市、乡村除了吃穿用的消费外,经济上还有较大的积余,国人开始渴望一种高于吃穿用的求知、求智、求乐、求新的生活,精神消费这种新的消费时尚逐渐占了上风。经济学家分析指出,精神消费将是新世纪的消费热点——  相似文献   

11.
胡滨  崔海凡 《经营管理者》2013,(26):138-139
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出并积极落实的勤俭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实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些人盲目追求高消费、不合理消费,淡化勤俭观,造成的浪费现象已十分严重。因此,引导人们在全社会践行勤俭观的基础上合理消费已显得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消费税为何频频对成品油“动刀”
  2014年11月29日和12月13日,我国成品油消费税连续两轮上调。这是继2009年之后,我国再度启动成品油消费税上调机制。
  一般而言,我国消费税仅对部分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费等特点的消费品征收。对成品油征收消费税,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抑制对能源的过度消费,是国际上比较普遍采用的做法。近年来,我国大范围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愈演愈烈,而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元凶”之一。与此同时,随着机动车保有量不断上升,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愈加突出。  相似文献   

13.
解读"一村一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起重复建设,人们往往如履薄冰,生怕跌入泥潭。可在不知不觉中,用九牛二虎之力搞来的贷款或外引内联资金又在一时的“惊喜”(其实是冲动、盲动)之中陷入重复建设的“沼泽”。国人中不少人常有“重复”的嗜好。拿穿衣戴帽来说,十几年前的“清一色”之风人们记忆犹新,那时“的卡”中山装及灯芯绒制服可谓主宰消费新潮流。谁家要是没有“中山装+解放鞋”,恐属“孤僻一族”,要遭“千夫所指”。如今,消费市场琳琅满目,色彩斑斓。然而,与欧洲人“不穿同样的衣服”的求异心态相比,我们的消费者总是有意无意地追崇“流行色”。“流行…  相似文献   

14.
<正> 人老了,生活保障来自何方? 这个实实在在的问题无情而又客观地摆在国人的面前,特别是现已中年,即将进入老年的人来说,加强“自我保障”的意识,拿出“自我保护”的措施,老有所养。人寿保险,—个关系国人未来的命题,期待着国人行动越来。 对中国老百姓来说,商业性的人寿保险完全是一个新生事物。长期以来,在国家庞大的社会福利网络下,企业职工们都习惯依赖政府和自己所在的企业,对如何有  相似文献   

15.
<正> “消费无热点!”是近来常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据认为,这是“短缺经济”结束的原因。由于缺乏“消费拉动”,市场疲软已非一日。 但是,只要厂商抱定“市场无底”、“创造无限”的经营理念,就一定能在局部市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消费热点。试看两例: 食品市场可以说已是“拥挤不堪”,好像没有多大潜力  相似文献   

16.
<正> 寻呼机以它的方便、实用而赢得国人的喜爱。庞大的需求,炽热的利润,形成了一个红红火火的寻呼市场。在这市场角逐中,不正当竞争应运而生。 华夏处处闻“机”鸣 “众里寻他千百度,一机在手人易呼!”香烟盒大的BP机,以它的方便、实用而赢得国人的喜爱,使茫茫人海觅知音成为现实。 自1984年上海开通中国第一家寻呼台后,“BP”机犹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有消息说,中国大陆的无线寻呼网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腕”。目前,全国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消费和理财的现状 目前,存在着一个广受社会关注的问题:许多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普遍存在着冲动性或盲目的高消费、追求个性时尚、相互攀比等现象。同时他们的理财意识薄弱、理财规划不明确,对各种投资理财产品了解甚少。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拥有两类投资者的模型:一类具有“内在性消费习惯”,该习惯依赖于其自身的消费,投资者在进行消费选择时均要考虑内在消费习惯的影响;另一类具有“外在性消费习惯”,该习惯依赖于总的消费水平但不影响消费决策.用这种模型来分析异质偏好对资产定价的影响.发现在通常情形下,内在消费习惯增加股权溢价水平,而外在性消费习惯对股权溢价...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  相似文献   

20.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异化消费、生态危机与社会主义构建之间关系的考察,认为当今社会的经济无限增长模式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人的异化消费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引发了生态危机。进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出把生态原则与社会主义结合,倡导构建生态社会主义,其论及的某些思想观点与理论问题尤其是绿色社会主义范式的提出对于当代社会主义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