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Ahmed青光眼阀植入及其联合手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共40例(40眼),对其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术后并发症及其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40例难治型青光眼实施Ahmed青光眼阀植入及其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或人工晶体植入、玻璃体切割等.总结术前平均眼压为(37.8±2.5)mmHg术后平均眼压(18±5.2)mmHg,视力无变化19眼占47.5%,术后可提高视力的16眼占40%,视力降低者5眼占12.5%.结论:Ahmed青光眼阀植入联合其它手术对难治性青光眼可以达到对部分的有效视力的恢复,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眼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伴高眼压症的近视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报告67例伴高眼压症的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术前准备、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67例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近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结论:对伴有高眼压症的近视患者实施LASIK,除了精湛的操作技术外,全程有效的个体化护理是提高LASIK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1%派立明(AZOPT)联合1%美开朗眼液每日两次点眼对原发性青光眼、高眼压症及抗青光眼术后高眼压的降眼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3例(66只眼)纳入为期1个月的前瞻性研究.停用其他抗青光眼药物足够长的时间后3Pm~5Pm间测量眼压的基础值,用药后每1周在同一时段复查眼压一次共1月.结果:药前眼压为25.41±3.14mmHg,4次随访眼压分别为(18.38±3.29,17.96±3.18,17.84±3.23,17.66±2.9)mmHg,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平均眼压下降7.45mmHg,眼压下降率为26.6%~30.5%.对视力、眼底无影响.结论:派立明与美开朗联合用药具有稳定的降眼压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及疗效评价.方法:总结2006年6月2008年12月的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效果.结果:手术时间60-90min,平均70min;术中出血50-150mL,平均80mL.再出血2例(4.77%),其中1例出血量<10ml,无需再次手术.无术中死亡病人;术后1个月,死亡2例(4.77%);术后6个月随访38例,失访2例,采用COS评分评价.随访病例恢复良好,能正常生活的(GOS评分5分)9例(23.69%);中度病残,生活能自理的(GOS评分4分)23例(60.53%);重度病残.生活不能自理的(GOS评分3分)6例(15.79%),GOS评分2分以下病例0例.结论:小骨窗开颅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止血可靠、疗效好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鞍区脑膜瘤比邻关系与显微手术技术和预后.方法:对10例鞍区脑膜瘤采取一侧额下经纵裂入路,肿瘤包膜囊内手术切除,6例鞍区脑膜瘤采取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完整切除肿瘤.?# 结果:肿瘤全切16例,术后高颅压症状完全消失,术后12例视力障碍者明显改善,4例视力障碍者无明显变化;术后多尿或尿崩者3例;4例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术后恢复正常;术后3例临床出现脑血管痉挛剧烈头痛;1例术后出现精神症状.结论:向鞍上、向前方生长以及鞍内甚至向蝶窦生长的鞍区脑膜瘤,采取一侧额下经纵裂入路.向鞍上、向侧方和后方生长、蝶骨嵴内侧、鞍膈脑膜瘤向侧裂、颞颅底生长,采取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肿瘤包膜囊内切除,优于肿瘤完整切除对脑神经功能的保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2例伴有屈光间质混浊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对完全丧失视功能和手术失败者给予270度睫状体加全视网膜冷凝术,对存在部分视功能者给予180度睫状体和全视网膜冷凝,加二期小梁切除术,即可以减少房水的生成,又可以促使房角与虹膜新生血管退化,使眼压维持在正常水平.结果:本组病例在冷凝术后2周内,新生血管全部或部分消失,眼压不同程度下降,小梁切除时有3眼发生少量前房出血,无一例严重球内出血影响手术进行者.手术有效率50%.结论:采用部分睫状体冷冻和视网膜冷凝加二期小梁切除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这一难治眼病的治疗,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手术是其最佳选择,但因其临床检查及CT都缺乏特异性,常常被误诊为鼻息肉,当确诊后常需行毁容、毁功能性鼻侧切开根治性手术,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目前由于内窥镜的临床应用,加之常规的病理检查,本组16例病人均较早得到确诊,再行内窥镜及柯—陆氏手术.其中,随访5年者5例,3年者8例,1年者3例,无复发、恶变和并发症.故作者认为,此方法切除彻底、损伤小、痛苦小,是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2008年收治的5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5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全切除3例,2例鞍区部分残留,无1例死亡.结论:对中年女性在中颅窝底或海绵窦有肿瘤时,应考虑系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术中严格按界限整块切除,禁忌分块切除,对较小者或术后可疑残留者可辅以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纹状体内双靶点注射6-羟基多巴(6-OHDA)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制备组50只,正常对照组6只.应用立体定向仪将6-OHDA分两点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术后以阿朴吗啡检测旋转行为.术后1个月处死大鼠,行纹状体和黑质的HE染色和TH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50只模型制作鼠中,共有38只在阿朴吗啡多次注射后,恒定地转向左侧,每分大于7转,为成功模型.光镜下,HE及TH免疫组化染色可见模型组左侧黑质内有胞浆浓染、形状不一的DA能神经元存在,数量较多,呈带状斜行排列.右侧SNc区内DA能神经元几乎消失,残存细胞萎缩.左右侧黑质内DA能神经元数目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纹状体内注射6-OHDA是一种有效的制备帕金森病模型的方法,模型制作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0.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中的脑池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脑池的解剖方法,研究脑池解剖对保证手术成功及改善预后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65例70个脑动脉瘤.手术采用翼点入路,进行彻底的脑池解剖,应用常规技术处理动脉瘤后,反复脑池冲洗,置换血性脑脊液.结果:出院优良者50例,轻残7例,重残5例,死亡3例.Hunt-Hess分级0~Ⅲ级者无死亡;通过脑池解剖发现5例影象学检查漏诊的多发动脉瘤.结论:充分的脑池解剖能够减轻对脑的牵拉,发现术前漏诊的动脉瘤.脑池冲洗,置换血性脑脊液后,恢复脑的生理环境,可预防或减少术后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垂体泌乳素腺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垂体泌乳素腺瘤手术疗效,并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明确垂体泌乳素腺瘤经鼻蝶显微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垂体泌乳素腺瘤经鼻蝶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者36例,近全切除者2例;治愈31例(81.5%),缓解3例(7.9%),进步2例(5.3%),无效2例(5.3%).随诊期内没有肿瘤复发病例.用卡方检验分析术前病程、PRL水平(分为<1388nmol/L和≥1388nmol/L两组)、术前服用溴隐亭情况、肿瘤质地、肿瘤是否卒中、术中鞍膈下降程度等与垂体泌乳素腺瘤经鼻蝶手术术后疗效无关(P值都>0.05).结论:经鼻蝶手术治疗可以作为垂体泌乳素腺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脑室出血并脑室铸型14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脑室出血并铸型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行双侧脑室引流,术后灌注尿激酶,并腰穿置换血性脑脊液或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以及其它综合治疗措施.结果:恢复良好者(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或生活自理)3例,生活部分自理5例,卧床4例,死亡2例,成活率86%.结论:脑室穿刺引流术、脑室内尿激酶(U K)灌注引流、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或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辅以其他综合治疗措施.对于提高重症脑室出血的治愈率、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胶质瘤患者术后应用替莫唑胺进行化疗,并检测其肿瘤组织中MGMT的表达水平来观察替莫唑胺的临床化疗效果并分析化疗耐药与MGMT表达的关系.同时对MGMT高表达的胶质瘤患者,开展了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的治疗观察.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脑胶质瘤标本检测MCMT,对术后胶质瘤患者应用替莫唑胺进行化疗,并对MGMT高表达的胶质瘤患者,开展了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结果:随访的56例病例中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17例,好转8例,稳定13例,病变进展10例,因该疾病死亡2例.客观有效率为41.07%,疾病控制率为85.71%.56例标本中MGMT阳性表达率46.42%(26,56),客观有效组中MGMT阳性率为19.23%(5/26),无效组中MGMT阳性率68.18%(15/22).MGMT的表达在不同的临床效果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MGMT阳性患者,在放疗同时应用TMz口服.结果1例肿瘤全部消失,3例种瘤体积消失在50%以上,4例肿瘤体积消退<50%.有效率达50%.结论:恶性胶质瘤应用替莫唑胺进行的化疗效果与MGMT的表达相关,MGMT阳性比阴性者有明显耐药性.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脑胶质瘤具有协同作用,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4.
巴桑旺堆 《西藏研究》2006,(3):F0002-F0002,F0003
列山古墓葬群位于西藏林芝地区朗县金东乡列村,距金东乡政府所在地东北约2公里,距县城48公里,是西藏至今发现的气势宏大、保存较完好的最大古墓葬群。墓地分布在列山前沿一片较为平缓的坡地上,其墓葬群分布在东、西两区的坡地上,主要部分在东区,约160多座封土墓葬散落在一座座高坡上,依地势而建,背山临河,坐东朝西,或坐南朝北,自然有序,基本布局呈伞形状。其正面沟底是由南流北汇入雅鲁藏布江的金东河。东区还有房屋和祭祀场所的遗址以及一处石碑座。西区面积小,约有数十座封土墓葬。多数墓葬有被盗痕迹。列山墓葬基本形制有2种,即夯筑墓和封土墓,墓的形状以梯形居多,藏语形容其状为“博喀布”,意为“藏斗”倒扣状。其他形制有圆形、塔形等。根据墓葬封土堆面积的大小,墓葬可分为大、中、小3类。封土边长在40米以上、占地1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墓约有10座;封土边长在40米以下、占地不足1000平方米的中型墓有90余座;封土边长在15米以上、占地150米以下的小型墓有80余座。墓葬封土最大者,其正面一侧的边长可达66米,封土高达15米,面积近3000平方米。这类封土墓葬前宽后窄,平面呈正梯形,两侧收分明显。封土边长最短者仅2-3米,封土高出地表仅几十厘米。墓葬构筑技术主要采用夹石、夹木夯筑方法,这种方法直至今天仍是藏式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如编号为M2的封土墓属分节夯筑,每节约90厘米,夯土上以石板作隔垫,共有9层石板隔垫(见封二图)。另外小型封土墓多为石土混合堆筑。从东区墓葬群的布局来看,依山而建的墓群中,大墓居高或位于显著位置,最大的几座墓依次坐落于山坡的高处,小墓排列在其前处和左右两侧,右边的小墓葬群临一大块南高北低、走势平缓的坡地。从列村方向顺着乡间小路往东南爬上此坡地,就能从远处看到规模壮观的墓葬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