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命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阐述,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完整学说.在当代中国,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人的发展理论.江泽民阐述了社会主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这一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使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护理伦理教育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伦理教育是对护理人员施加道德影响的活动,是对护理人员的品格进行陶治和塑造,提高护理道德境界,加强自我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稳定的个性,是为气质,气质是一种风度,也是一种人生的价值。先哲云:"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然而气质有文野之分,如果不幸属于"野"的范围,则坏习惯岂非要相伴终生?还好,先哲又云:"读书可以变换骨相",通过读书获取了知识,"能够塑造人的性格"。气质作为高级神经活动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中的表现,于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因读书而使气质脱胎换骨,达到高雅、理性的境界,应该是文明社会人们的追求。读书对人气质的改变,或可用"乐  相似文献   

4.
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干部的形象问题。在民族工作系统,江总书记、朱总理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要不断提高民族干部队伍的素质,要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较高政策文化水平的民族干部。在认清了民族工作的地位,检讨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了解了树立新形象的重要性后。我们就应当不断地在社会实践中去塑造自己的新形象。那么,新世纪的民族工作干部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新形象呢?(一)新世纪初的民族工作干部必须境界高尚所谓境界高尚,主要是指一个人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思想作风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我们是党的民族工作干部。要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  相似文献   

5.
人生如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你展示的是什么,留给人们、留给历史的就是什么。王国维说得好:“有境界则高,无境界则低”。  相似文献   

6.
诸葛亮是人们所熟知的人物,其在《三国演义》中形象突出,且受到大家的敬仰。诸葛亮在入仕之前,一直居住在南阳卧龙岗上,其身上所表现出的"淡泊和宁静"人生境界充分体现了道家的思想。本文通过分析道家思想对诸葛亮伦理思想、人生境界以及军师形象的影响,进一步说明道家思想与道教外衣在诸葛亮身上的体现,以期进一步对掌握诸葛亮形象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7.
诸葛亮是人们所熟知的人物,其在《三国演义》中形象突出,且受到大家的敬仰.诸葛亮在入仕之前,一直居住在南阳卧龙岗上,其身上所表现出的"淡泊和宁静"人生境界充分体现了道家的思想.本文通过分析道家思想对诸葛亮伦理思想、人生境界以及军师形象的影响,进一步说明道家思想与道教外衣在诸葛亮身上的体现,以期进一步对掌握诸葛亮形象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刘智是明末清初中国伊斯兰汉文译著的杰出代表,他的思想深受 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重人"精神的影响。他以伊斯兰为体、中国传统哲 学为用建构了以"人"的学说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他提出"人为万物之灵"的观 点;全面揭示了人的属性、规定了人的本质;在肯认人生价值的基础上,从宗教 和道德相结合的高度构想了人生境界。其人学思想是中伊文化融合的结晶,反映 了中伊两种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相融互通。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主席200年51月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学习班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这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因为,和谐社会作为一种思想理论的提出和诞生,既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发展创新了中国传统文化;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又发展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既来源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又发展创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改革开放的思想理论。现实和未来都将证明,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化社会的的最高价值核心和最高社会境界;和谐社会思想理论是中国人民在21世纪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继续改革开放,实行中…  相似文献   

10.
应试教育使语文教育走入了“死胡同”。根本原因在于狭隘的教育目的,脱离语文学科固有的人文意义,没有发挥它对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所起的特殊作用。孔子的教育价值观重视对人的塑造,重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既是实用主义的,又是超功利的。同时,孔子强调学习是渗透于生活中的,提倡面向人生、面向生活的“大教育观”。他的这些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的语文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广西壮族"布偏"支系的原始宗教"做天"仪式之执仪者"天婆"展开全景式(外观境界与内观境界)调查研究,通过搜集天婆们人生经历及个体感受的各种信息与数据,并作以相互间的比较,以图揭示天婆"神灵使者"特殊身份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2.
晁补之咏物词数量并不多,但在继承传统题材和歌咏方式的基础上也不乏拓新之作:其咏梅词常常表现自我深刻的人生体验,物我合一,提升了咏物词的境界 至于咏海棠词及其他咏物词篇多因袭传统而成就不高。  相似文献   

13.
做学问与做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一个学术工作者,在我几十年的经验中,觉得首先最重要的事情是学术品德。我过去读书时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也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争论的问题——这就是朱熹和陆九渊在鹅湖初次会面时的意见分歧:究竟做一个人是“尊德性”,还是“道问学”。陆九渊就认为一个人应该先树立大者,再说别的, 不能老是追求知识,向外发展,应该自己的思想、心态先要好;朱熹就认为一个人要认真读书,追求知识, 对天下事物没有一件不去思索考虑研究的,最后融会贯通,才能了解并达到古圣先贤的完人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从根本上说它是做人的工作,所涉及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少数民族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找准位置,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只有具备良好的素养,才能更好地传播先进文化和塑造美好心灵。作为塑造新时代大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高校少数民族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有较  相似文献   

15.
王绩的适性论既承袭庄子的思想内核,又赋予其独特的义理诠释,形成了典型性的人生实践范式,影响显著。目前学界对此论题已做初步探讨,但还有必要从多角度做深度拓展研究。从探讨其"自适"论内涵及渊源入手,进而从人文生态学视角剖析其构建自我和谐精神生态境界的形成路径,探讨其具有的独特性自我和谐理想人格境界的特性,归结其对于形成的中国古代作家人文精神生态思想传统所确立的独特影响和地位。  相似文献   

16.
《庄子·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开篇之作,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哲学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逍遥游》一文中,作者提出了"逍遥"的人生境界,并借助多个寓言故事进行了具体阐释。研究庄子"逍遥观"对指导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佚名 《民族论坛》2005,(11):64-64
吃的第一大境界当然是“果腹”,俗话说就是填饱肚子,就是一个“吃”字。形式比较原始,只解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这个境界的吃,不需要费心找地儿,商场里的小吃城、街头的成都美食和各种中式快餐店,如各式面馆、永和豆浆等都是,西式快餐的麦当劳、肯德基也可列入其中。一盘宫保鸡丁,一盘白菜豆腐,外加一小碗汤,一碗主食足矣。一个人,两个人,三五人均可。这个境界的吃千万别麻烦,一麻烦就脱离了本质,吃起来也就十分不爽。吃的第二大境界是“饕餮”。吃的是一个“爽”字。呼三五好友去一家稍大众的馆子,稀里哗啦点上满满一大桌菜,价钱却不贵…  相似文献   

18.
要有效地进行创新教育,就必须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能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其教学达到准确、鲜明、生动、富有启发的境界,使学生不仅生动的理解了学习内容,而且给人有享受艺术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对于需要更多感受教育的音乐教育来说,教师对学生的"教"赋予了更多的智慧,显性的音乐学科教学中隐藏了教师更多的"爱"和"善良"的德育教育。教师用心做教育,用"唤醒"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学习音乐、感受音乐,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学习品德和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品德是立身的根本和成才的基础。我国古代圣君贤相在用人问题上都十分重视品德,《易经》中讲到,“君子进德修业”。我们党用人也十分重视干部的道德品质,把“德才兼备”作为考察和使用干部的一项重要原则,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渊源。1998年5月,中组部颁发的有关文件将政治品德和道德品质列入了考核领导干部的内容。要求领导干部做到“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坚持原则,严守纪律,谦虚谨慎,克已奉公,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这是提高干部品德水准,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是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