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民政治参与是指公民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方式,对国家的政治构成、政治运作、政治决策、政治结果的关心、利益表达和施加影响的行为及过程。在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同时也要兼顾有序,“扩大”和“有序”两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存在经济、文化和体制上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保证“有序”和“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前提下,对公民政治参与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统一战线的存在和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全面建设统一战线.其目的就是增强统一战线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服务的功能.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上来.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新的社会阶层在自身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的同时,也逐步进入了国家的政治生活.由于他们参与政治的根本动因是追求其经济利益,目前参政渠道又不够畅通,这使得他们的政治参与呈现出功利性、不合法、非理性等特点.因此,扩大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途径,引导他们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的制约,目前公民的政治参与习惯于传统方式,即直接诉诸于政府部门,甚至有部分公民选择一些影响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非常态的方式。既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因此,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才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根本途径,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才能既顺应公民政治参与的要求,又有利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研究认为,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的公民,客体是公共领域,方式是多样的,并且政治参与仅限于参与。而有序应表现出和谐的状态;有序应该既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又符合本国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这是判断政治参与是否有序的重要标准;有序内涵着自由。扩大,即在完善现有的公民政治参与方式的基础上,要不断探索出新的政治参与形式和政治参与方式,它既有“量”上的要求,也有“质”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任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既要不断加强党和政府的合法性建设,又要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要努力培育公民文化从而推进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7.
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平台和渠道。基于人民政协的公民有序参与形式多样,特点鲜明。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不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界别特色优势,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覆盖面;其次,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完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运作机制;再次,切实推进人民政协“三化”建设,强化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保障;最后,积极培育民主协商文化氛围,增加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深层养料。  相似文献   

8.
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与民主发展的标准与尺度。在某种程度上,政治参与已经成为衡量一国政治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当下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的分析,阐述了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建构。  相似文献   

9.
人民政协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制度化的渠道,具有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使命。目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水平较低的现状使人民政协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上大有可为,但人民政协构成的草根性不足、开通的群众参与渠道较少、政协委员的管理有待加强等现状,使人民政协仍需从增加人民政协构成的涵盖面、建立健全普通群众常态化参与的机制、加强对政协委员履职的管理等方面努力,从而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0.
有序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重庆,公民政治参与失范、失序现象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有现实、历史、地缘等方面的因素.因此,应不断完善公民政治参与机制,积极推进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制度精神与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家总体政治制度中的部分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认识不到位,将导致法理定位的虚悬,降低国家政治制度的运行效率和实际功用。人民政协的界别设置,为社会各界的利益表达提供了制度保障。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场所,是国家政党关系的制度体现。人民政协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纵横交织,为执政党提供坚实的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任务、职能、方针、主题、自身建设、党的领导等作出了巨大的理论创新,形成了完整的人民政协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化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基础上,阐明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积极意义,并就如何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本质属性,坚持团结民主是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是人民政协继往开来的方向和使命.  相似文献   

15.
人民政协参与基层协商民主可激活宪政体制内的协商民主资源。在现行宪制框架内进行法治整合,将政治协商制度与相关政治制度有机衔接,是人民政协参与基层协商民主法治化的必然之路。但是政协参与基层协商民主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与制度衔接不畅、基层组织不健全和纵向系统不完善、代表性偏低与实效性不足、协商内容不确定与协商程序不规范等法治障碍。应当明确政协参与基层协商民主的法律地位,加强多种制度之间的衔接,并且健全基层政协组织机构,优化政协委员的代表机制以及规范政协参与的程序性机制,以期在人民政协的体制框架内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16.
1945年10月,国共双方通过重庆谈判达成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解决中国政治走向问题的协议,这对一直呼吁通过召开党派国是会议解决党派政治争端的黄炎培来讲是一个好消息,他对这个会议充满了期待。会议召开后,他多次发言,在国计民生、政治体制、政治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体现了他追求进步和民主的政治理念。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对人民政协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政协理论。首先,他作出统一战线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其次,对人民政协的性质作出了高度概括,指出人民政协是巩固和扩大我国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再次,明确了人民政协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后,强调了政协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政治参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无序参与的状态。这给政治参与的有序化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扩大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最佳模式是以均衡、合范、可控、稳定为内容的有序化的政治参与发展模式,即建立在公民主体意识确立基础上的均衡的政治参与主体、政治参与规则与政治参与控制的和谐内在的统一,这是扩大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诸多事件的组合以及各种历史片段所形成的力量的斗争与力量的消长,最终促成了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通过对此会议前后所绽出的各历史片段所形成的诸多力量的分析,说明何种力量才是当时国家发展最需要的力量,为什么这一力量所支持的建国模式以及在实践中形成的法律系统与法律传统会继续发展与延续。同时据此指出,面对今天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什么才是最合适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十六大报告提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点出了未来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那么何谓政治参与?政治参与的价值何在?又为什么政治参与必须有序化?如何界定"有序"政治参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究竟怎样?如何落实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本文初步探讨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