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我们国家的政治分配体制,如果我们要给与外来人口和本地居民近似待遇的话,就会形成难以控制的局面。比如说外来人口子女入学的问题,广州市三百多万外来人口,如果他们的子女在本地能够享有本地教育,就会起到示范作用,很可能就会吸引大量的外来孩子拥进来,广州是负担不起的。所以,我们必须考虑我们能承受的负担有多重。  相似文献   

2.
孝心"减负"     
我有三个女儿,大女儿、二女儿已另立门户,小女儿定居美国.因此,我和老伴成了"空巢"老人.三个孩子都很孝顺,对我们的生活照顾得很周到.大女儿、二女儿奔走于家庭-单位-老人这三点一线之间,又忙又累.小女儿每周从美国打来一次长途,一打就一个钟头,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每年暑假,他们一家回来探亲两个月,尽女儿之孝.  相似文献   

3.
许多父母一旦发觉孩子交上来历不明的新朋友,便会暗自担忧,怕孩子因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但大都不敢干预他们的交往,担心伤害同子女的感情。也有一些父母采取强硬手段,逼迫孩子与新朋友断交,这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那么,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4.
刘慧芹 《家庭科技》2010,(12):41-41
老年人大多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减轻子女的经济和生活负担,成了老年人的共同愿望。几年来,我通过科学理财,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从不让子女负担一分钱的赡养费。我有三儿一女,五年前,他们便已先后成家另过,只有我和老伴住在一起。老伴无工作,无养老金,所以一直为养老发愁。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老年学会和华东医院最近联合对上海50名百岁老人作了一次调查。这50名老人。男性15名,女性35名,年龄为100~108岁,其中已婚有子女48名,已婚无子女有养女2名。他们的职业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家庭主妇.以知识分子居多。目前,这些老人的衣食住行都能自理,生活有一定的质量。通过调查,找到了这些老人长命百岁的秘诀。专家认为,如果能掌握好这六个秘诀。那就有更多的人能活到并超过100岁。  相似文献   

6.
试论代际冲突与沟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试论代际冲突与沟通金勤明我们将两代人之间的交往与沟通称为代际交往,它包括儿童与成人、年轻一代与年老一代的交往。本文主要论述后一种交往,由于两代人之间存在着生理的、心理的以及社会地位、价值观念、思想方法等诸方面的差异,因而他们之间的交往常常会出现各种障...  相似文献   

7.
有一次去拜访朋友,当我们坐在朋友家的后院吃东西聊天时,他们的大女儿回家了.她跟着她的同居男友一起走了进来,两个人手上各拿着一支烟,穿着很新潮,身上都有刺青.两个人窃窃私语,有说有笑,但对外人都露出很不屑的眼神.这让我很感慨.我突然领悟到一件事,那就是其实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有“有效期限”.  相似文献   

8.
许多青年朋友,他们心目中的恋爱总是与黄昏中的漫步、月夜下的私语联系在一起。可是,当他们真正步入恋爱的季节,与一个他们很想了解但尚未完全了解的异性相处时,他们会碰到一个苦恼的问题,那就是吵嘴。他们怎么也无法想象,一个惯常对自己说出甜言蜜语的嘴,怎么一下子说出了伤害两个人纯真感情的话语!“怎么了,我们为什么要吵嘴?”许多人都禁不住难过地自问。 吵嘴的原因很复杂,双方性格  相似文献   

9.
案例"我女儿今年考上大学了,我们全家人都很高兴。但是学校在外地,我们很不放心。"一位母亲跟心理医生说。"您不放心什么?还有什么让您担心的事情吗?"医生问。那位母亲沉吟片刻后说:"我最担心她谈恋爱。她就要一个人去外地上大学了,现在好多年轻人一谈恋爱就住在一起。要是不成,女孩子不就被白占便宜了吗?""看得出来,您是一位细心的母亲。您女儿对谈恋爱是什么态度?""她表示不会谈恋爱,但谁知道呢?她拍毕业照时,还和几个男生单独合影呢。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里,当要求对方安静下来时,至少有如下几种表达法:1.YoursilenceIsrequested.ZBequiet,please.3.Shutup.4.Pllt11SOCklflIt.5‘Dropdead!这五个句子都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或者说都是正确的英语,但使用起来却大有讲究。第1、2句是很有礼貌、很客气的请求;第3句就显得不耐烦了;最后两句,特别是第5句则很难听了,相当于汉语里“闭上你*])的臭嘴!”如果家庭成员争吵不休,作父母的听得心烦了,要求子女们停止争吵,他们决不会使用“Y0lllSilCflCCiSICqllCStCd”这样的句子。而在某个正式会议上,当主持人要…  相似文献   

11.
如果仔细观察80后的婚姻状况,我们会发现这里面常常出现一些杂音,并不都是来自80后自己,而许多是来自他们的父母。当独生子女一代面临结婚生子等情况时,80后的父母往往要把自己的愿望实现在子女身上,特别重视包括房子、彩礼等婚姻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第一个问题是教育问题。教育问题是农民工问题当中的一个大问题,因为在珠江三角洲,农民工的规模大,农民工的子弟规模也相当大。广州市那个幸福教育集团,主要招的是外来工子弟,仅仅一个教育集团,从幼儿园到中学就已经有超过一万人了。按我们国家的义务教育规定,广州的每个本地学生都是有教育经费的,那对农民工应该采取什么方式收费或者给予经费呢?现在有这么一个情况,就是农村的九年义务教育的费用全部减免,那么农民进城务工以后,他们子弟的教育费用是否能够减免呢?如果可以减免的话,那么经费从何而来?如果有了经费,那么怎么样去实施?这里有一连串的问题一经费的来源、管理、实施。如果教育费用不能减免的话农民工就很惨了。因为本身农村的免费义务教育他们的子女享受不到,然后城市给城市子弟的政策也享受不到。农民工自己这一辈人可以做出牺牲,但是他们后一代的教育就很重要。因为他们的后一代就很可能成为本地居民,如果不加强教育他们的后一代,将来就会把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平均教育水平拉低。美国的政策也是这样子,第一代移民它不管,移民的下一代就可以享受免费的教育,它所持的理念就是移民的下一代是美国的公民,美国的教育水平不能被拉低.。我们现在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一代农民工可能会回去,但是他们的下一代可能就会在这里扎根了。所以,我认为教育问题就关系到一个长治久安的问题,而且现在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参加过一些论坛,当地的居民都提到不愿意跟外来工的子弟同校,也就是外来工很难利用已有的各种教育设施、现有的体系,他们只有在体系以外来完成教育。反过来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对民办的教育的各种服务不是那么顺畅,而且设立了很多门槛。比如说现在很多子弟学校是租地方办学,有一个政策说民办学校要有一定的规模才健协。  相似文献   

13.
印象中,我的父母勤劳简朴,个性隐忍,他们一生辛苦劳作,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尽可能地为我们姐弟几个的成长准备物质基础。他们很少抱怨,很少争吵,很少训话,很少向我们说及他们的辛苦,在我们懂事和不懂事的年龄段,总是有求必应。所以,我的家虽然很简陋,但很温暖。  相似文献   

14.
如果我们注意一下某些贪官的言行,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贪官最"恨"腐败;如果再仔细地分一下,便会发现他们"恨"腐败一般分两个阶段:一是在他们的腐败行为还没暴露前,一是他们的腐败行为暴露后.  相似文献   

15.
《家庭科技》2011,(11):9-9
不谈钱 在很多家庭,父母不向子女解释家中经济状况,也不告诉他们钱到底有什么用,有的甚至告诉孩子,谈钱是一件很粗俗的事。  相似文献   

16.
正养老已成为当下热门话题。各个国家都会依据自身国情,制定相应养老模式和体制。本文给大家推荐德国备受欢迎的"同居式"养老模式,相信您看完后会有感悟和启发。前段时间,我去德国看望孀居的姑妈。德国姑父前年去世,只留下姑妈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守着一间大房子生活。姑妈虽有一个儿子,但他早就搬出去居住。在德国,子女结婚后一般都不和父母住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和从小就在城市就读的孩子们所存在的差别便日益突出。怎样让这些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怎么样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英语学科的兴趣就成了困扰我们老师的一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晓培  阿辉 《家庭科技》2000,(12):4-6
◆他们年轻,共同的特征是Double income no kids(双收入无子女),因此他们被称作“丁克”(DINK)家庭。 ◆他们不愿像上一辈那样过“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生活,他们讨厌“一地鸡毛”。 ◆“家”的概念对他们来说,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他们有我行我素的行为方式,因为他们首先为自己活着。 ◆他们活在现在,活在当下,但谁也不能保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是否会折回父母一辈的老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目前的学术界的确是热闹得很。且不说印着各种标志的旗帜漫天飞舞,就说现在还能拿起笔"码"字,在文坛上冲锋陷阵的也该是好几代人了吧。有学者提出,中国目前的学术界,构成知识分子梯队的大致有四个年龄层:70~80岁一代、60岁左右一代、40岁左右一代,以上三代之间的年龄相隔20岁左右,30岁左右一代的年轻学者被认为是学术上尚在生长的一代。这四代学人之间不是正常、稳定发展的社会中的年龄差异,他们实际上是由不同的经典(canon)培育起来的、有着完全不同的知识谱系和为人处事传统的几代人。他们各持己见、将自己完全封闭在自己…  相似文献   

20.
我有一朋友,一年前购买一套二手房,当时双方签有购房协议,付费50%,半年后,付清余下的。现在房屋装修已完毕,但该套房原主是一老太太,丈夫已经去世,房产过户部门要求,原房主夫妻都要到场。据该情况,此房就成了遗产房,须其子女全部到场(购房前不知道情况)。同时他们家庭内部就有约定,谁养老,谁就拥有该房所有权,其中有一子女,不愿意养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