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新批评张力论及叙事学的视角相关理论对哈代的第一部诗集《威塞克斯诗集》中的诗歌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张力及视角张力的来源、概念和意义,探讨了这部诗集中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切换,变换式人物有限视角切换构成的张力,赋予了诗歌无限的生命力和深刻的思想性.  相似文献   

2.
人间要好书     
在我已经出版的四本诗集中,《大漠之恋》是印得最“体面”的一本,大32开,全部是压膜软精装;邱云松同志的封面设计古朴典雅,美观大方,尤其富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朋友们得到这本诗集后,纷纷来信祝贺,一位诗友在信中很动感情地说:“诗歌已多年遭厄运,许多出版社只顾对赵公元帅礼拜,把排斥诗集作为减亏增盈的重要经营方针,而四川民族出版社重义轻利,竟出版这般‘庄严'的诗集,实在是对诗坛的一个莫大鼓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四川民族出版社  相似文献   

3.
间两侧的颂辞>是撒玛尔罕(韩文德)个人出版的第三部诗集,也是撒拉族诗人出版的第七部诗集.撒拉族作家为数实在太少,而在有限的撒拉族作家群中,诗人却占有着多数比例.撒拉族文化人容易形成特殊的诗性心理气质,与其活过两次的民族命运和充满悲壮传奇色彩的民族历史不无关系.因为,"置身于这样一种特殊历史大背景中的民族文化人,他们对自己民族历史和家园的追念情感,一开始便具有着天然的诗歌特质,也使他们拥有了接近诗歌本质的先天性."(燎原语)  相似文献   

4.
就仁学起源于东夷族,孔孟思想是对先秦时期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总结;儒学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孔子没有删<诗>、<书>,作<春秋>等三个问题作了论述.认为儒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当前儒学文化研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哈森 《中国民族》2012,(8):41-43
苏德新不只是一个翻译家,还是一位诗人,著有诗集《浑圆的沙城》、《一束光流过时间的痕迹》。"你看不见,你体内的月光……/心中燃烧的是你的孤独"(《一棵树的见证》)——他这样描写一个体内有着月光的"诗树"。每每静读其诗集《一束光流过时间的痕迹》,我总能体味到一种对信仰的坚守和追随。  相似文献   

6.
盖双 《回族研究》2007,(3):136-138
在对“阿拉伯古籍中的中国”这一专题的相关史料进行梳理和译注过程中,有关公元14世纪初叶一部阿拉伯诗集———《中国集》之文字记载的发现,应当说对阿拉伯乃至世界古代文学史以及中外文学与文化交流史等研究领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尽管阿拉伯古代诗歌里不乏涉及中国的诗句,有些甚至篇幅很长,但作为以独立的“书”的形态出现、其内容全部围绕中国的诗集,《中国集》无疑是迄今所知阿拉伯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也是直到20世纪50年代前唯一的一部。至于它是否是世界上最早关于中国的诗集,则须向专家学者再作求证,以期确考。当代东西方学者公认阿…  相似文献   

7.
"删诗书、定礼乐、著春秋、系易辞,此千秋大业孰能抹杀?"乐经散亡于秦,后世书籍中也并未存留,历代统治者都期望制定和恢复制礼作乐的标准.文章将从《总目提要》中乐类评论的考证、编纂态度以及四库馆臣、分纂馆乐评思想等角度,明辨清代官方学者收录"乐类"的"有用之文",从而品《总目提要》"经部·乐类"之评价.  相似文献   

8.
印尼巴厘岛见闻了十娃子的两部诗集。1960年他出版了《春天的风》,1974年出版了《我的春天》。1979年又出版了《春之曲》,这部诗集还被译成吉尔吉斯文出版。亚瑟尔·十娃子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由于他有伟大社会主义变革前后的生平经历,他目睹了革命前后东...  相似文献   

9.
他,14岁时发表第一篇处女作,29岁时已经出版6本个人诗集,并编撰出版了《西部名城——利川旅游诗词选》(与人  相似文献   

10.
安南文豪阮攸,为区域互动历史中越关系产物,其汉文诗集<北行杂录>撰于1813~1814年出使清廷期间.从边缘看中心,诗中阮攸以一介蛮夷身份,从想象中华与现实清廷的差距、东汉及明朝与安南关系出发,于政治层面拒斥了两国间宗主与附属国关系;同时,经对中国历史上儒、道、释三家人物及唐宋文坛杰出文人的批评赞颂,认同了两国间文化与文学层的传承关系.<北行杂录>为考察安南文人看待两国关系提供了一个参照,其最大文献价值在此.  相似文献   

11.
有关对勘方法 如上所述,对勘底本与诸参校本逐字对勘后,其衍文、阙文和不同点等三种结果均在对勘注中体现出来,对勘底本保持原文不作任何增、删,诸参校本中多出的法品和函部均增编在正文或对勘底本中,并作有说明。欲知详情,请参阅对勘本。  相似文献   

12.
林松 《回族研究》2006,(4):20-22
去年在银川参加纪念郑和首航600周年国际研讨会,承宁夏回族自治区马启智主席题签赐赠初版诗集《大地行吟》。友人曾建议,能否写几句书评或感想,当时我既没有允诺,也没有推谢,尽管很有拜读的兴趣和愿望。因为这毕竟是回族地区党政领导人心灵中对人生宇宙、周围事物的反映,而不是一般专业诗人或骚人墨客抒发消遣之作。在返回北京的机舱中浏览一通,回家后又放在枕边偶或挑灯夜读,陆陆续续也有些启迪,但看了著名作家张贤亮的卷首前言,即便残存些许收获,也鼓不起絮叨的勇气,真觉得“心有感触道不得,贤亮作序在前头”。于是,将诗集珍藏在书橱里,准…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的长河中,蒙古民族形成了特有的民族精神。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第一女诗人那逊兰保虽从小生活在北京,并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但蒙古民族精神影响着她的生活、心理及创作。其诗集《芸香馆遗诗》,就保留着浓郁的蒙古民族特色,渗透着强烈的蒙古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孙士毅所撰《百一山房赴藏诗集》,多角度、多层面摄取了"驱廓保藏"战争时藏区政治、历史、社会生活的画面,客观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和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演进,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具有不容忽视的史料价值。这百余首咏藏诗作在艺术上也独具特色,充分体现清代前期咏藏诗创作之繁荣。  相似文献   

15.
柳森 《中国藏学》2013,(2):106-111
位于北京南苑地区的德寿寺,是乾隆帝与六世班禅在北京会晤的第一站。之前学界关于与六世班禅朝觐相关的寺庙研究,均集中于须弥福寿之庙、西黄寺、宗镜大昭之庙等,对于德寿寺的关注极少。本文利用相关档案史料、诗集、方志等,在考证德寿寺的建造时间、布局、碑文的基础上,拟对其与六世班禅的关系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删诗书、定礼乐、著春秋、系易辞,此千秋大业孰能抹杀?"乐经散亡于秦,后世书籍中也并未存留,历代统治者都期望制定和恢复制礼作乐的标准。文章将从《总目提要》中乐类评论的考证、编纂态度以及四库馆臣、分纂馆乐评思想等角度,明辨清代官方学者收录"乐类"的"有用之文",从而品《总目提要》"经部·乐类"之评价。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作家协会与国家民委共同举办的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于2002年8月揭晓,张承志散文集《一册山河》、杨峰散文集《托克马克之恋》获该奖项中的散文奖。同时获奖的穆斯林作家作品还有:马知遥的长篇小说《亚瑟爷和他的家族》,汪玉良的诗集《水磨坊》。  相似文献   

18.
<正>侗族诗人姚茂椿那些歌咏侗乡生活的诗篇,不仅能让你欣赏到古老侗乡奇异的风俗和迷人的风光,而且能让你感受到一种侗乡文化生生不息、挫而弥坚的活力和坚韧如钢、永不屈服的生命意志。茂椿像一个激情澎湃、生命飞扬的运动员,用活力涂抹山水,用青春点燃希望,用汗水谱写乐章,选自他的诗集《放飞》中的诗作《闯滩》,就是一篇凝结智慧、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又有毕业生自身的心理原因,还有大学生就业体制不完善、人事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等原因.为此,应教育大学生抓住机遇,提高素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加强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同时尽快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形式、多渠道就业.  相似文献   

20.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晓雪作者简介:晓雪,白族,原名杨文翰。1935年生于云南大理,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的著作有诗集《采花节》、《爱》、诗论集《生活的牧歌》、《诗美断想》、散文集《雪与雕梅》、《晓雪序跋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