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银行并购是目前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业已入世的中国银行业必须思考、面对的问题。国际间银行业的并购浪潮汹涌而来,势必对中国银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并购,以其复杂性、风险性向中国银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主要是从四个部分来论述的:简要分析了国际银行业间并购的状况和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内在问题,推论出并购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业已入世的中国银行业,面对并购浪潮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目前已步入一个重要关口,2007年我国银行业将全面对外开放,海外银行将享受完全的国民待遇,国外银行资本可以通过本土化,收购兼并等策略,直接参与到中国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外资银行资本选择以新一轮城市商业银行改革、重组的历史机遇为切入点进行投资,将是现实和有效的选择,尤其是以东部五市地区为突破口和落脚点,将会最有效发挥外资资本进入中国银行业经营竞争的“投资小、易准入、政策宽松、竞争优势特征明显、较易形成后发优势”的先天条件。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国际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必然趋势。国际化经营,作为九十年代银行发展的主要特征,其发展状况十分引人瞩目。特别是八十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金融体制的变革,银行国际业务规模的不断加大,全球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债券市场国际化、金融交易全球化以及资金融通网络化,使银行的国际化经营得到迅猛发展。跨国银行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国际间资本的往来和流动,而国际本市场的发展也为跨国银行的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面对经济、金融发展的新格局和当今国际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中国银行业走向世界,进行跨国经营,能够使中国银行在更高层次开展合作,已成为中国金融改革采取以市场为取向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金融国际化经营,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历史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中国银行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两次世界大战间尤其是 1 92 7年至 1 93 7年 ,是中国银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银行制度的演变、银行业法规的建设、银行家队伍的成长以及近代中国银行业经营运作理念和方式的变化等等 ,是这期间银行业快速发展的内因条件。从数据变化和内在因素出发进行分析 ,不仅可以了解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状况 ,还可以看出 ,中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 ,是多种因素特别是内在因素发挥作用及金融界、政界、理论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银行业目前的状况及其与国际同业的差距的具体分析 ,指出加入 WTO后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提出中国银行业应采取的对策 :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 ;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 ,加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合作 ;完善银行功能 ,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银行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金融领域主体的中国银行业,经过三十年改革发展已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作体系.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不能简单接受国际经验,而要立足国情注重吸收他人经验,这才有助于实现我国银行业的平滑转型.我们若以量的变化与质的差异为标准,可把中国银行业1979~2009年这三十年的改革发展时期划分为起步、探索和深化三个阶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进式改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外资为进入中国银行业,大力实现低成本扩张和本土化发展战略,纷纷参股并购中资银行。这给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为解决外资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应尽快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采用国际通行的资产评估办法,摆正政府在并购活动中的位置,同时要加强对并购的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8.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中国银行业的x-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的运营效率,无论是贷款效率还是利润效率,都呈现出不断改善的趋势.但中国银行业的整体利润效率并不高.对于贷款效率,国有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而利润效率,股份制商业银行则高于国有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中国银行业还普遍存在x-非效率情况,因此提高银行的内部管理水平,减少由于内部管理因素而引起的运营低效率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判断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测度、判断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水平,是确保我国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发展、稳定与安全的前提和基础。为达此目的,本文首先给出了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能全面、准确衡量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测度模型;借助于该模型,本文对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进行了测度与判断。研究结果表明:与自身相比,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水平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且在入世过渡期间上升幅度迅速加大;而与成熟的美国银行业相比,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水平还不高,仍有较大差距。最后,基于本文对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水平的判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发展融资租赁业的国际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融资租赁业在世界上以年平均30%的速度增长,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国际经验是:国内工业化的推动与拉动,融资与融物结合的独特的经济功能,不断实现资本结构多元化及运行方法创新,规范的法律和制度的基础以及有力的政府政策扶持,健全的行业协会的管理与协调。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是中国金融史上不同寻常的一年,中国银行业开启利率市场化破冰之旅,迎来了市场化变革中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关键时刻,宣告了中国银行业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也同时宣告了中国银行业利率管制红利时代的结束。数量众多、扎根基层的中小银行需要在这场历史性变革中攻坚克难、转型升级,用信心和智慧继续谱写发展的崭新篇章。  相似文献   

12.
山西票号是中国银行业的开山鼻祖 ,曾执中国近代金融业之牛耳近一个世纪之久。它之所以有这样的业绩 ,应归因其较完备的制度性因素 ,即顶人身股理念的应用、严格的人事管理制度及灵活的经营管理策略 ,等等  相似文献   

13.
黄隽 《江汉论坛》2008,(5):50-52
本文对中国银行业1978-2006年改革开放的结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发现这个阶段中国银行业在市场竞争、稳定和效率等方面达到了共赢,这主要得益于根据中国国情、循序渐进的开放方针.随着2006年银行业对外资的全面开放,中国银行业要达到稳定与效率的均衡,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困难.本文提出了防范金融风险的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完善国有股份制银行内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相继成立,我国商业银行加快的改革的步伐,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把重组后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办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服从制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5.
银行业资本结构决定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对企业资本结构问题展开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相应的银行资本结构的研究仍是相当匮乏.基于成本和收益分析的权衡理论是银行业的资本结构决定理论的集成,但在实证研究方面并未得出统一的结论;对于税收和成长性在银行资本结构中作用的研究更是严重缺乏.本文拟对国内外银行资本结构决定的理论与实证文献进行梳理,以期为中国银行业的资本结构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文献基础,并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应重点研究的方向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1988年推出的《巴塞尔协议》是国际社会认可的银行业监管标准,但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进入高潮,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需要进一步强化对银行风险的监管,为此巴塞尔委员会推出了新的《巴塞尔协议III》。《巴塞尔协议III》中,除了加强原来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以外,引入了新的杠杆率要求。为什么巴塞尔委员会决定引入杠杆率指标来控制银行的风险?而这个杠杆率指标是否真的能控制银行的资产质量?本文旨在通过理论分析,并与中国银行业实际情况相结合,探讨杠杆率指标对银行风险资产的影响及其在中国的适用问题,尤其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巴塞尔协议》在中国银行业的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存款保险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三大法宝之一。世界上很多国家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通过对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管理方式、费率类型、计价基础的国际比较,结合中国银行业和居民储蓄的特点,中国存款保险基金制度的改革包括: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应该是以中央财政拨款和参保银行认购股票、债券为主;应该由政府来经营存款保险公司;应该采取变动费率方式;存款保险应该以存款人在全部银行的存款为基础。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美、日等国先后改革了其分业经营模式,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国金融业面临着国际金融业的激烈竞争,中国金融业必须尽快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金融混业势在必行。《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的推出,扫除了商业银行不得直接投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法律障碍,为混业经营打开了一扇门。它的出台允许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这也是构建银行持股公司的一种形式,是混业经营的有益探索,不仅使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也意味着我国金融综合经营空间的进一步扩大,既给商业银行提供…  相似文献   

19.
美国银行业不恰当的薪酬制度及其导致的激励失控是次贷危机的重要诱因.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来看,中国银行业的薪酬激励也存在单边激励倾向突出、激励机制背离安全稳定等内在缺陷.中国银行业薪酬激励机制改革应当引入风险防范目标,以期在诱正利益相关者动机的同时规范其行为.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加入WTO后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探讨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