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消费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人们消费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为个人或非生产经营目的的单位(法人),客体为信息产品或信息服务。随着信息消费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消费者也逐渐形成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日常消费的信息化消费习惯,而且其依赖程度将随社会经济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而不断加强,因此,文中所提出的信息化消费特征与影响因素等8个主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鲍德里亚认为,当今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成为消费社会。消费已经从物品消费转变为符号消费、图像消费。消费是一种操纵符号的行为,人们对符号的追求是无穷的。要成为人们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变成符号、图像。人们通过符号建立差异,通过符号获得拯救。  相似文献   

3.
在物质富裕的社会中,人们固然消费各种生活必需品,但是除了消费这些消费品之外,人们还把这些东西作为符号来消费。不仅如此,在消费社会,人们不会局限于物品的消费,还把其他一切东西都纳入消费的范围,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东西都被人们当作符号来消费。比如,劳动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在消费社会中已经成为一个被消费的符号。而人的身体本来是进行消费的,如今也成为人们的消费对象,这是因为,身体在现代社会也成为一种时尚品。当人们追逐时尚并按照时尚的方式进行各种符号消费的时候,人们就完全丧失了自我,这个时候即使人们想摆脱时尚消费也是不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杀”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4.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不同的社会时期以及不同的学术视角使得人们采用不同的分层标准。随着社会从以“生产”为主导的生产社会进入到以“消费”为主导的消费社会,致力于分层研究的学者们开始考虑把消费作为阶层划分的一个重要依据——消费开始成为社会分层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消费是由不同的消费群体构成的 ,其中某些消费群体的消费增加能够直接影响社会消费总体水平 ,只有促进这些消费群体的消费 ,才能有效拉动社会生产 ,促进经济的繁荣。而能够持续推动社会生产的消费群体 ,是占人口多数的普通消费民众。因此 ,目前刺激消费 ,促进生产 ,关键是要面向普通民众构筑我们的消费政策 ,把普通民众纳入到消费者大军之中。  相似文献   

6.
消费系统现代化——一个扩大消费的社会学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社会学角度反思消费市场扩大的问题.文章认为,当一个社会实现了生产现代化(工业化)以后,生产过剩与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便成为社会的一个关键问题.从历史上看,工业化国家首先是通过消费市场的地理扩张来解决这个矛盾.但是,随着海外市场的饱和,一个社会必须开辟新的扩大消费市场的途径,为此,就必须实现消费系统的现代化.消费系统的现代化包括消费工具现代化、消费制度现代化和消费人口现代化三个方面.与它们相对应,在消费市场的地理扩张之后,出现了三种消费市场扩大的途径:心理扩张、制度扩张和生活方式扩张.文章据此分析了中国的消费状况,并认为,中国的消费系统现代化滞后于生产系统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有赖于消费系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反思波德里亚:我们如何理解消费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已成为国内批判性理解消费社会的理论基础,但他不是从对社会体制的合法性及其规范论证的角度去讨论消费社会,而是从符号学的经验分析和人的本真性诉求去批判消费社会。这样的思想样式注定了他对消费社会的否定是非法理性的;他对消费社会的批判是传统批判理论之审美主义批判的延续和变种。鉴于审美主义批判已在国内的思想界演变成为一种阻碍社会理性批判的文化氛围,应谨慎对待波德里亚并进而廓清他在国内思想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机器大生产为标志的工业文明将人类推向了一个物质发达的社会。工业技术的革新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力发展,人类的消费逐渐趋于奢侈和浪费。与此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生产的扩大具有盲目性。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将批判视角从生产领域延伸到消费领域,马克思由此提出了异化消费理论。异化消费理论为当代消费群体的各种不当消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伴随而来的奢侈消费、享乐消费、符号消费盛行,导致一些错误的消费价值取向产生,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负担。因此,推动异化消费向生态消费的转型尤为重要。生态消费是促进社会的生态化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适度消费、有限消费、低碳消费、可持续消费和需求性消费,需要政府的“引导力”、企业的“推动力”、社会媒体的“宣传力”、社会公众的“内在动力”等合力而行,共同构建生态消费社会对于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有的社会理论多在生产社会的基础上形成,对消费社会的不平等与抗争行为难以提供有效的解释。基于中国迈向消费社会过程中的山寨现象,从全球消费社会的结构性背景以及消费政治与生活政治的阶级斗争逻辑出发,分析了底层消费者反抗魅力意识形态和争取文化领导权的实践,对新马克思主义从物质不平等到符号不平等的理论演化进行了进一步讨论,提出反抗符号霸权是山寨消费的核心。新的社会不平等需要从消费政治角度出发理解,底层消费群体的山寨消费是全球化消费结构转变过程中符号神化与去魅过程的深刻体现。  相似文献   

10.
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型是一种基础性秩序变迁,意味着社会运行结构性条件的重构。面对新的社会转型,注重生产的传统社会学理论已经无法对当代社会的巨大消费差异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批判理论为我们诠释消费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符号消费、异化消费、拟像消费作为鲍德里亚分析消费社会的概念工具,为我们揭示了基于象征性权力的当代消费社会的运作逻辑。  相似文献   

11.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鲍德里亚认为,当今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成为消费社会。消费社会导致本真生存的失落,诸如日常生活的商品化、神圣意义的隐匿、符号对人的操控、主体的消失、人被塑造成完美消费者。我们必须摆脱消费逻辑,寻求本真生存。  相似文献   

12.
消费的一项系统论分析——兼论建立消费生态学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不是一种孤立的、单一的行为。消费作为经济活动四个环节中的一环,它是一种经济性行为;同时,消费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也是一种社会性、生态性的行为。因此,必须从经济、社会、生态不同的角度来系统地研究消费,由此而产生消费经济学、消费社会学、消费生态学。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以及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研究的又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深受异化理论的影响,提出了异化消费的概念。弗洛姆看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社会中,异化非但没有减轻和消除,反而愈演愈烈,人性非但没有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反而更加扭曲。消费让人异化,成为消费的机器。他提出,人应该走向人道而健康的消费之路。  相似文献   

14.
体育消费作为人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随着人们体育需求的增加而在不断增长,已慢慢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对居民的体育消费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征,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居民文化生活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影响体育消费者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该通过提高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转变居民体育消费观念、提升体育消费服务质量、加快各类体育设施建设等措施来提高广大居民体育消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发展低碳经济、挖掘低碳消费潜力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IGDS调查数据,从行为、认知、态度和责任四个维度对西南地区包容性低碳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并对西南五省(自治区、直辖市)低碳消费行为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川、重庆和云南在低碳行为和低碳态度方面显著优于贵州和西藏;而在低碳认知和低碳责任方面,贵州和西藏落实效果更佳。选取重庆市作为代表省份对低碳消费社会特点进行案例研究,并从政府宣传、低碳行为、低碳认知、低碳责任和碳普惠路径等五个角度提出西南地区构建包容性低碳消费社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 ,发展高新技术 ,解决产业结构升级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增长的矛盾的关键。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 ,高等教育消费已成为居民的新一消费热点。我国应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充分满足居民高等教育消费需求 ,引导社会消费 ,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建设低碳消费模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国外已采取多种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消费模式是推动低碳生产发展的根本力量。中国建设低碳消费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对低碳消费模式的引领作用,其次要大力强化企业、社会组织对建立低碳消费模式的推动作用,最后要全面提高居民对建立低碳消费模式的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18.
消费社会学研究近年来成为发达国家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的相关研究则相对薄弱。就消费社会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来看,该分支社会学在研究理论方面的主要视角有玛丽.道格拉斯的消费的文化意义、鲍德里亚的物品消费的制度与符号、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布丢的区隔与文化资本等。文章认为,现代社会的大众消费包含的社会意义,即形成"我们"的共同生活方式,从而维持与整合群体特征和认同感,以及展现某种"标志"和培养阶层归属意识的功能,应当成为消费社会学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消费社会是后工业社会的重要表现,后现代社会理论因对消费社会的批判而风靡学界。虽然当代中国社会主要表现出生产社会的特点,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也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消费社会的端倪。西方消费社会的种种弊端在我国亦开始显现,表现为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对人的个性发展的不利及文化的媚俗等。在这种背景下,从后现代理论视角对消费社会进行分析,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体育消费的基本特征,在社会消费视域下,体育消费显现出群体性特征。虽然体育消费在经济、社会地位两方面体现出不对等的一面,体现出独立性,但是不同阶层的群体平等地享受着体育运动的快乐;人们在体育消费中,喜爱品牌体育用品,并成为该品牌的传播者,但不存在炫耀性、奢侈性。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已养成塑造“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体育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