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于右任 ,原名伯循 ,字诱人 ,1 879年 4月 1 1日生于陕西三原东关河道巷。 1 90 5年在《新民丛报》著文时始用“右任”之名。于右任不满两岁即丧母 ,其父外出谋生 ,由伯母房氏独力抚养。于右任 7岁 (虚岁 )时 ,进了私塾。 1 1岁时 ,入三原县毛氏私塾读书。自此 ,于右任就师从关中名塾师毛班香 ,治学 9年 ,习经史、诗文及书法。于右任后来勤学苦练 ,以草书闻名于世 ,成为现代的“草圣” ,诗文上亦有相当成就。1 896年 ,于右任应岁考而名列三原县榜首 ,成了秀才。 1 898年 ,于右任的文章得陕西学政叶尔恺赏识 ,誉之为“西北奇才”。于右任声誉…  相似文献   

2.
刘勰的诗论     
诗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体裁,贯穿着古代文学的始终。因而中国古代文论主要的是诗论。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文”,尽管是泛文学的,但其主干则是诗赋。“文心”,相当一部分是诗心。刘勰提倡“宗经”,其一是《诗经》。根据五经总结的“六义”,其中如“情深而不诡”,“风清而不杂”,也可以说是诗的义则。“文之枢纽”中的《辨骚》篇,第一次全面阐述了屈骚的艺术价值。风、骚并峙,在理论上揭示了古代文学的两大源流。“论文叙笔”中,《明诗》篇论述了诗的历史、诗的特征。《乐府》篇论述了诗与音乐的关  相似文献   

3.
《复旦学报》去年第一期发表了傅德华同志写的《于右任与复旦》一文,这是一个很好的题目,惜乎傅文只提到于右任协助马相伯创办复旦公学时的事例,很少论及以后他与复旦的关系。笔者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一些校史资料,愿作一点补充。于右任自1905年与马相伯、叶仲裕等人创办复旦公学开始,终其一生,除其在西北和北伐时的一段时间与复旦稍为疏远外,一直与复旦休戚与共、甘苦备尝,每遇复旦有危难  相似文献   

4.
《辨骚》篇在《文心雕龙》全书中的地位,刘勰自己在《序志》篇中说得很清楚:“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但是,由于《辨骚》篇放在“文之枢纽”即总论的五篇之末,同下面“论文叙笔”的二十篇相邻接,又曾有人把“骚”单独看作一种区别于诗和赋的文体,所以《辨骚》篇究竟属于总论还是属于文体论,就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争议。六十年代初,段熙仲和王运熙同志,  相似文献   

5.
《报任少卿书》是我国古代散文的名篇,历来很受传诵。自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全文刊布以来,历代著明的文章选本如《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古文观止》、《经史百家杂钞》都先后将此文选入。解放后的古文选本及大专院校的古典文学教材也纷纷选编注释了这篇文章。不仅如此,“后人口沫手胝,遂多仿构。李陵《重报苏武书》……实效法迁此篇而作。杨恽《报孙会宗书》亦师其意。……南北朝江淹《报袁叔书》、王僧儒《与何炯书》、魏长贤《复亲故书》皆拟议之篇。……明人为古文,尸祝《史记》,并及是《书》;所见如康海《与彭济物书》、王廷栋《答徐懋昭书》、又《答舒国裳书》、王九思《与刘德  相似文献   

6.
“民国奇才”于右任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 ,他一生致力于民主主义革命的宣传和斗争活动 ,其间十分关注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提出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思想 ,开展了多姿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 ,形成了他以爱国主义为教育事业的主线、通过报纸进行社会教育、以诗歌为教育媒体实施诗教等一系列特征。这些都体现了于右任不仅是一位革命家、宣传家和书法家 ,而且还是一位教育家 ,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应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刘勰论《诗》、《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和《楚辞》,有如两颗各具异彩的明珠,两千多年来,一直在我国文学史上大放光芒。《离骚》是《楚辞》中的代表作,故人们以《诗》、《骚》并称。这两部艺术珍品,不仅以其不朽的艺术生命,给历代人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养料,而且为我们总结古典文艺理论,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有价值的依据。我国古代卓越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他的杰作《文心雕龙》中,对《诗》、《骚》作了多方面的评论,并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在今天还具有借鉴的意义。他说:“若能凭轼以倚《雅》、《颂》,悬辔以驭楚篇,酌  相似文献   

8.
从文体学的角度看,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篇具有特殊的意义。它第一次将"骚"单列为一种文体,萧统的文学观显然受到刘勰的影响。《昭明文选》按文体编排,将"骚"单列,在"赋"、"诗"之后,位居第三。《辨骚》篇中由于刘勰的宗经思想带来了理论上的矛盾,并对楚文化及战国文化对楚辞的作用论述不足。  相似文献   

9.
于右任一生为国家、为人民、为家乡父老做了无数功德,在文武两条战线,功高齐天,英名盖世.于右任作为早期追随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的先驱之一,一生坚守孙中山提倡的新民主主义思想.从于右任受关中农民朴素的民族精神的熏陶,"关学"前贤的影响,投身民主革命大潮的锻炼,对托尔斯泰思想的崇拜情怀以及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的影响等,详述其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原因;揭示于右任从青少年时期早期的反清排满意识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再进而把中国人民的命运与世界人民的命运融为一体的思考;在此基础上,于右任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形成了具有强烈中华民族主体意识与世界人民和谐共处的民主革命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0.
研究《文心雕龙》的人一般都认为自《原道》至《辨骚》五篇是全书的理论基础,是总纲。但也有一部分持不同意见的论者认为《辨骚》一篇不属于总论部分,而是专论楚辞的,应当属于“文体论”,与《明诗》以下二十篇同列。到底哪一种意见正确呢?当然是前一种正确。有什么根据?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中早就作了回答: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刘勰把《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等五篇作为“文之枢纽”,并没有  相似文献   

11.
研究《文心雕龙》的人一般都认为自《原道》至《辨骚》五篇是全书的理论基础,是总纲。但也有一些持不同意见的论者认为《辨骚》一篇不属于总论部份,而是专论楚辞的,应当属于“文体论”,与《明诗》以下二十篇同列。到底哪一种意见正确?当然是前一种正确。有什么根据?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中早就作了明确的回答: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帅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  相似文献   

12.
2004年8月10日发表于《中国教育报》的文章《教育是诗性的事业》是作家梁晓声第二篇关于“教育的诗性”这一主题的文章,他的第一篇文章发表在《光明日报》(2000年4月13日),题目是《论教育的诗性》。通过这两篇文章,梁晓声以作家特有的敏感  相似文献   

13.
于右任与复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被复旦校友誉为“复旦的孝子”的于右任先生,为复旦大学的创建有过重要的功绩。一九○四年,于先生赴河南开封参加会试。这时,他的两位好友孟益民、姚伯麟将他所作愤时排满的诗篇集辑付成册,题名为《半哭半笑楼主诗草》。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先秦文学作品的《诗》、骚对汉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影响的表现又有不同。《诗》的影响主要在精神上,骚的影响主要在抒情上汉人在感情上,对骚的接受更自然一些,而对《诗》形式上的学习相对于骚来说,更自觉一些骚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对汉代诗歌创作群体的影响,远没有《诗》的影响大。《诗》骚又对具体作家、作品同时起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于右任先生以革命者、书法家、诗人立名,同时他还是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他重农兴教,建树颇丰,为我国近现代农业教育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农业教育奠定了基础。文章分析了于右任农业教育思想的渊源和形成过程,总结了其农业教育思想的特征,对于右任教育思想的研究做了更加深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于右任不但是著名的爱国诗人,更是近代书坛最有传统功底及创新精神的书法革新大家。从1929年成立“草书社”起,于右任先生在应用文字与书法艺术的实践中身体力行,不断使用、推广、完善标准草书。以汉字草书规范化、实用化为目标的草书标准化大课题正是凭借右老神妙的书法艺术而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重视与青睐。对于《于右任书杜甫诗》可以从研究右老“试验之字”入手,学习右老对草书标准化的思考,研究右老“随便写字”中自然流露的对草书笔势、字势的审美意识。“草书标准化”的首要问题是“草书溯源”与“确立标准”,而对草书标准化的标准草书的研究正待深入。  相似文献   

17.
黄宝华点校任渊《山谷诗内集注》的印行出版,对黄庭坚研究无疑有着推动作用.然而,在其《内集》校注中,黄校随意改变书中原文,虽然纠正了任注中的一些错误,但率意处甚多.对任注中的一些错误和可疑之处,黄校也未能予以校正或说明.  相似文献   

18.
《遗歌》是于右任先生催人泪下的国殇绝唱,作于1962年,2014年11月10日是于右任先生辞世50周年祭;通过对《遗歌》的阐释,表露出于老作为民主革命的先驱、伟大的革命家、爱国者、书法大师、诗人的遗愿,倾诉着对祖国和故土的深深的眷恋和深情;同时,面对先生的墨迹,读着他深情凄婉、词淡意远、大朴不雕、自然泻出的心声,也在默默地接受着不同凡响的心灵洗礼.  相似文献   

19.
于右任是国民党元老,曾担任过34年国民党监察院长;他还是一位大书法家,被称为"当代草圣"。这样一位权高位重的杰出人物,按理说应该恃才傲物才对,其实恰恰相反,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于右任总是处处替对方着想,从而留下了许多佳话。  相似文献   

20.
总论,是贯穿于整部《文心雕龙》的指导性观点。《序志》说:“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这段话是对《文心雕龙》总论内涵的概括。刘勰在全书的开头五篇专门地具体地论述了上述指导性观点。在五篇总论中又有主从之分,以《原道》、《征圣》、《宗经》为主,在这三篇专论中,刘勰明确地提出和论证了文学创作必须遵循自然之道、以圣人为榜样、以经书作范本的理论主张。《正纬》、《辨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