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本刊特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就“文化自信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主题进行笔谈,本期推出三位湖湘学者的见解,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建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体系的有机土壤之一,虽然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存在着科学与理性精神的缺失、法治传统的缺位、公共伦理原则的缺乏等理论缺陷,但其伦理原则中体现的自强不息精神、和谐发展思想、和平发展思想、注重人格道德修养等内容完全可以实现理性的现代转换,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的有机内容.  相似文献   

3.
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当代处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当代处境任剑涛(中山大学博士生)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指的是以儒家伦理为观念架构,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社会依托,予传统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的道德抉择以导向性作用的伦理体系。在此,讨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当代处境,问...  相似文献   

4.
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弘扬当代中国民族精神刘培华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出现过三次全盘否定(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大规模批判运动。第一次发生在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中,知识界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极其猛烈的批判;第二次发生在文革...  相似文献   

5.
<正>周发源:《船山学刊》是1915年8月创刊的,2015年是创刊100周年。我们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走访了解到,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学术史上,出版时间如此之长,始终如一地坚守学术文化的家园,《船山学刊》是较少的硕果之一。近代中国著名学者王闿运、文廷式、赵启霖、陈三立、欧阳中鹄、周逸、杨昌济都曾为该刊  相似文献   

6.
马涛 《河北学刊》2002,22(5):41-43
经济伦理是一种契约化的行为约束机制。人类如果没有偷懒和损害行为,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而且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契约将是多余的,早期的启蒙思想家们也想不到要去追索“契约精神”。然而,这个现实的世界从来都是残缺不全的,随时都可能发生损人利己的行为。所以,人们才崇尚和追求契约精神和契约社会。契约有两种,一种是成文的,一种是不成文的。成文的契约可称做显性契约,不成文契约可称做隐性契约。诸如公司……  相似文献   

7.
生态伦理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伦理是人类对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而提出的新的伦理规范,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对建构生态伦理道德规范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立完善、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深厚博大的文化背景的支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阶段社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发挥其对市场伦理建设的纠偏矫正的导向作用,形成“以义统利”“见利思义”的市场价值伦理;确立诚实守信、务实求真的市场信用伦理;倡导“以和为贵”、“立己立人”的市场经营伦理。  相似文献   

9.
面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 ,应联系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现实实践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本文主要结合当代市场经济社会体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际 ,简要分析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应有的时代创新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文化传承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文化传承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上。当代中国人际关系从根本上说,仍是以重人伦为本,是“亲缘”关系的扩展,人情是维系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主要纽带,“面子”具体地调节着中国人际关系的方向和程度,重“信任”与“和谐”是中国人际关系建立的心理起点,整体主义原则在处理人己、群我关系中仍发挥着潜在的作用。中国文化传统对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不能简单地一概肯定或否定,必须作具体分析,采取扬弃态度。中国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在对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改造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在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封建社会,以儒家为代表的伦理文化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儒家为代表的伦理文化不断自我更新,一旦儒学自我陶醉,走向教条、僵化,将对社会发展起消极作用;当儒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作为意识形态的儒学也就终结了。中国新文化的建构,应立足于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指导,从现实的社会运动出发,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动中寻找新道德、新文化的生长点,同时吸取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包括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来构造社会主义中国新文化。  相似文献   

12.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与周边国家和民族的统合过程中 ,在其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有的精神品格。它源于自然 ,经过儒家的总结与提炼 ,在与外族入侵的不断抗争中得到升华———由对自然的朴素的爱转化为一种对祖国、对民族的深深眷恋之情 ,它为维护华夏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今天弘扬它 ,目的是使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无论是传统的“实用理性,”还是近代为救亡服务的文化,都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实用主义文化是和以生存或救亡为主题的时代相适应的。在以建设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实用主义文化的消极影响日益显现。当前的文化建设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实用主义传统的影响,这需要使文化与现实世界保持适当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传统孝道的传承、弘扬与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民间社会对传统孝道的肯定重视、弘扬推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文化现象呢?第一,回家的客观需要;第二,亲情的精神呼唤;第三,传统文化复兴的必然结果。孝作为一种传统价值和道德,它对我们现代社会生活有哪些价值和助益呢?在我们看来:第一,有助于当代社会养老问题的解决;第二,有助于亲子关系和代际关系的和谐,进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第三,有助于推动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第四,有助于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传统孝道的创造性超越,最重要的就是正确处理传统伦理的角色等级秩序和现代伦理的自由平等精神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自由平等的新礼治秩序。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与东方伦理型市场经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认为,市场经济不仅有其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而且必须以本国的民族文化为根基。基于此,作者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深入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传统文化网络与作用机制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结构、伦理道德等对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的基础上提出,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现代市场经济原则三者融为一体,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与伦理道德基础,从这种新发展观所产生出来的市场经济,必然是既不同于西方式的也不同于日本式的市场经济,它的性质由其与社会主义原则、中国文化特质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规定,作者把它称之为“东方伦理型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主张人类要仁爱自然万物,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用物有节;取物有时;保持人口与自然资源适度平衡.这些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代艺术设计创新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的艺术设计要创新,必须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传统文化中开启智慧,在传承中体现传统文化的创作原则,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元素。  相似文献   

18.
东西方文化交流历史悠久。近现代以来,西学东渐,对我国文化乃至社会结构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认识当代西方哲学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摈弃其糟粕,借鉴其积极的合理因素,创建21世纪我国新文化,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为此,本文拟从宏观比较的角度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对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要正确认识它的当代价值,必须从它的作用方面有所区别地具体分析。对西方发达国家,它具有文化交流的作用;对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它起着道德教化的作用;对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而言,它发挥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这包括: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文中,作者对文化冲突论、文化本土化、文化保守主义等观点作了分析与批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思考张利痒8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在学术界热了起来。观点不外乎三种:一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农业——宗法”的社会土壤,与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格不入,应彻底否定;另一种认为,世界性的精神文明的失落呼唤中国传统文化的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