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征稿启事     
正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刊物。《船山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湖湘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  相似文献   

2.
征稿启事     
正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船山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湖湘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经中外学者百年精心耕耘,已成为弘扬船山思  相似文献   

3.
征稿启事     
正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船山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湖湘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经中外学者百年精心耕耘,已成为弘扬船山思  相似文献   

4.
征稿启事     
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余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船山学刊》以研究船山思想、弘扬湖湘文化、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学术新人。经中外学者百余年精心耕耘,已成为弘扬船山思想的学术重镇,成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津梁。  相似文献   

5.
征稿启事     
正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船山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湖湘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经中外学者百年精心耕耘,已成为弘扬船山思  相似文献   

6.
征稿启事     
<正>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船山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湖湘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经中外学者百年精心耕耘,已成为弘扬船山思  相似文献   

7.
征稿启事SSCI     
《船山学刊》2017,(2):113-113
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国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  相似文献   

8.
征稿启事     
《船山学刊》2020,(3):F0002-F0002
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余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船山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国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经中外学者百年精心耕耘,已成为弘扬船山思想的学术重镇,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津梁。  相似文献   

9.
征稿启事     
《船山学刊》2019,(4):F0003-F0003
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船山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湖湘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经中外学者百年精心耕耘,已成为弘扬船山思想的学术重镇,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津梁。  相似文献   

10.
征稿启事     
正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船山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湖湘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经中外学者百年精心耕耘,已成为弘扬船山思想的学术重镇,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津梁。近现代许多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1.
征稿启事     
《船山学刊》2019,(5):113-113
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船山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湖湘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经中外学者百年精心耕耘,已成为弘扬船山思想的学术重镇,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津梁。  相似文献   

12.
征稿启事     
正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余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船山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国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经中外学者百年精心耕耘,已成为弘扬船山思想的学术重镇,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津梁。近现代许多著名学者如刘人熙、张岱年、萧萐父、  相似文献   

13.
征稿启事     
<正>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船山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湖湘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经中外学者百年精心耕耘,已成为弘扬船山思想的学术重镇,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津梁。近现代许多著名学者如刘人熙、张岱年、萧萐父、成中英、张立文、杜维明、陈来、郭齐勇、  相似文献   

14.
<正>在创刊百年到来之际,《船山学刊》杂志社隆重推出《〈船山学刊〉百年文选》,收录了《船山学刊》(《船山学报》)自1915年8月20日创刊以来刊登的一批学术成果。该文选从约3000万字文稿中精选而出,从选编校对到最后出书前后历时一年有余,分为《船山哲学卷》《船山史学卷》《船山文学卷》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正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国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近现代许多著名学者如刘人熙、张岱年、萧萐父、成中英、张立文、杜维明、陈来、郭齐勇等对刊物关爱有加,并撰文投稿和组稿,海外汉学家特别是日本、韩  相似文献   

16.
征稿启事     
正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国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近现代许多著名学者如刘人熙、张岱年、萧萐父、成中英、张立文、杜维明、陈来、郭齐勇等对刊物关爱有加,并撰文投稿和组稿,海外汉学家特别是日本、韩  相似文献   

17.
征稿启事     
《船山学刊》2020,(2):F0003-F0003
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余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船山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国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经中外学者百年精心耕耘,已成为弘扬船山思想的学术重镇,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津梁。近现代许多著名学者如刘人熙、张岱年、萧菱父、成中英、张立文、杜维明、陈来、郭齐勇、杨国荣等对刊物关爱有加,并撰文投稿和组稿,海外汉学家特别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汉学界,十分关注刊物并惠寄大作。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事     
《船山学刊》2021,(2):F0003-F0003
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余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船山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国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经中外学者百年精心耕耘,已成为弘扬船山思想的学术重镇,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津梁。近现代许多著名学者如刘人熙、张岱年、萧萐父、成中英、张立文、杜维明、陈来、郭齐勇、杨国荣等对刊物关爱有加,并撰文投稿和组稿,海外汉学家特别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汉学界,十分关注刊物并惠寄佳作。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正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余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船山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国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经中外学者百年精心耕耘,已成为弘扬船山思想的学术重镇,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津梁:近现代许多著名学者如刘人熙、张岱年、萧萐父、成中英、张立文、杜维明、陈来、郭齐勇、杨国荣等对刊物关爱有加,并撰文投稿和组稿,海外汉学家特别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汉学界,十分关注刊物并惠寄佳作。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正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余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船山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国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经中外学者百年精心耕耘,已成为弘扬船山思想的学术重镇,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津梁。近现代许多著名学者如刘人熙、张岱年、萧萐父、成中英、张立文、杜维明、陈来、郭齐勇、杨国荣等对刊物关爱有加,并撰文投稿和组稿,海外汉学家特别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汉学界,十分关注刊物并惠寄大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