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立强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7(3)
关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研究,当下已到了紧迫阶段.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在于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企业、农民工、培训机构各自的利益、目标、行为严重不一致.解决的对策在于:建立覆盖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基金,形成"五险二金"制度;明确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多元化投入机制;确立培训市场主体,逐步形成国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大政府监管力度,保障农民工培训市场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2.
李期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6):81-85
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陕北地区返乡农民工数量增加,一定程度影响着农民的创收致富。要提高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再就业能力,增强其从业技能和市场意识,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是必然的选择。陕北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区域内成人教育机构的作用,使其在在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和创业。 相似文献
3.
4.
针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未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技能水平总体偏低、就业能力较差、难以支撑新型城镇化跨越发展的问题,提出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要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推动培训内容、方式、主体多元化,推行就业导向的培训模式,推动跨区域联合培训项目,推广教育培训券和民间培训机构认证制度,完善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技能水平不高等特点,这极大地制约了经济发展和农民工就业。安徽省逐渐加大了对农民工培训方面的投入,但通过实际调研和政策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安徽省农民工培训方面还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及针对性不强,培训效果不明显,培训机构操作不规范,接受培训率不高,政府管理部门缺乏统一协调等问题。针对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培训机构、用工企业、农民工四方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制度、管理和政策建议,通过建立良好的培训工作机制,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就业准入制度,整合培训资源,加强监督和反馈等措施来提高农民工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广慧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104-115
本文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应用二元逻辑模型分析了基本技能对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了职业技能培训对其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确实存在“基于个体能力的选择”现象,即在其他控制变量相同的情况下,基本技能高的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概率显著高于基本技能低的个体。研究结果还表明,当个体基本技能变量被控制后,虽然职业技能培训总体上能够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但是其对于参与和不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提升效果明显不同。对于那些已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群体而言,培训并没有使他们的工资水平得以显著增加;而对于那些未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群体,如果使他们接受培训则会显著提高其工资水平。但是由于培训参与决策存在选择性,基本技能较低的农民工接受培训的概率显著降低,因此如何提高该群体培训参与率,应当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制定相应政策或者开展培训之前需要重点关注及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部地区农民工培训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部地区农民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农民工承担不起培训费用、政府投入不到位、对农民工培训的宣传力度不够。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部地区农民工培训的发展,必须认真分析影响农民工培训的各种因素,提高认识,根据农民工的特点和要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大政府对劳动力培训的力度,以促进农民工的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8.
运用2008年《教育救助与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流动》专项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具有较高的收益率,甚至高于学校教育的收益率,但只有中高等级培训才会产生显著的收入效应;(2)培训与否以及不同层次的培训,对农民工城市就业的稳定性均未带来显著影响;(3)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城市适应。 相似文献
9.
10.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能力与素质的提高不仅对自身有利,更对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特征和素质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制约其就业培训的因素,提出促进就业培训的若干建议,以期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教育培训中政府应然角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忆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8):29-32
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开展离不开政府支持,现阶段政府已成为推动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主导力量,但也出现了角色越位、角色缺位、角色冲突和角色履行困境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迫切需要明确政府在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应然角色扮演,政府既是资源的配置者、整合者,也是培育者,还是教育培训市场机制的维护者、社会公平的守护者,更是政策、制度障碍的消除者。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文化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文化环境原因,提出了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文化环境的若干对策:(1)帮助农民工确立自我认同感,创新自我认同方式;(2)将农民工文化生活纳入政府公共文化管理范围;(3)加强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增加社会的认同度和包容度;(4)推进体制改革,确保农民工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权利;(5)加强法律教育培训,增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3.
从治理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返乡农民工培训,其内容主要集中于培训主体、培训主体间关系以及返乡农民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个方面。当前返乡农民工培训存在着主体残缺(主要是非政府组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民工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等弊端。应该通过吸收非政府组织参与,强调主体间互动协商等方式来完善返乡农民工培训的治理结构,从而提升培训绩效。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农民工问题突出.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私人成本和公共成本进行测算,通过分析认为应当加快构建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四位一体”的成本分担机制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如何引导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向市民转变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从社会流动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几个方面探索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的各种途径,对于消除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障碍,尽早实现农民工城市化,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莫艳清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31-34
通过对目前学术界关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的文献分析,总结了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以及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最后指出了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黄丽云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2):31-33,81
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引导是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具体实践,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中价值观的阶段性状况,剖析了其矛盾冲突特征,提出了通过利益调节、价值观引领机制建设等实现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现代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琦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57-60
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和城市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这一群体由于制度与非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在社会融入过程中出现了障碍,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对策,以期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实现他们由城市"边缘人"向城市市民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采取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对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运用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理论进行研究,最终从提高立法位阶、完善立法体系、加强执法力度三个方面提出了关于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分层:中国城市化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谢建社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0):44-49
中国农民工是当代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农民工的社会分层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现象,更是中国特殊的社会背景的产物。中国农民的市民化,首先是要解决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但人数过亿的农民工又不可能同步市民化,或者同时融入城市,它必须经历一个渐进地、分期分批地进入过程。为此,文章运用代理论与社会分层理论来分析农民工分层,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将进城的农民工大体上分为准市民身份的农民工、自我雇用的个体农民工、依靠打工维生的农民工、失业农民工、失地农民工五个层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