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白是盛唐时代的伟大诗人.千百年来,其佚闻趣事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普遍知晓的历史名人,颇具有传奇色彩。然而,这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卓越成就和影响的诗人,其家世却一直存疑至今。历代研究李白家世问题的学者,经过无数考证,辨析,问题依然存在.照常理讲,李白本人应是最清楚自己的家世,其自述竟是言而不详。他人如李阳冰、魏颢、李华等与李白从游密切,相交莫逆,是能够真切了解李白家世的同代人,可是他们为李白所作的序文,墓碑志,叙及其家世却颇不一致,留下许多今人似乎难以理解的疑点.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问题,是应该填审地加以探讨的必须弄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关于李白的家室子女,自王琦《李太白年谱》至詹锳先生《李白诗文系年》皆有所考,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从军先生《李白考异录》对此又有专章述及。本文只对诸家所考做些拾遗补阙,也不免重复旧说。又,文中顺便旁及章培恒先生最近发表的《被妻子所弃的诗人——〈南陵别儿童入京〉与李白的婚姻生活》,并无商榷之意。  相似文献   

3.
李白卒年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人人皆认为李白卒于宝应元年, 1983年李从军先生首先提出李白不卒于宝应元年说。本文从对李阳冰《草堂集序》的辨析,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及李白《为宋中丞自荐表》的考辨,论证了李白不卒于宝应元年, 而卒于永泰元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唐代社会经济,特别是当时蜀地经济情况中有关内容的重新检核,考论了诗人李白两个阶段的经济来源问题:出蜀以前其父贩卖丝绸,因之致富;出蜀后先是自己也从事这种利润丰厚的经营活动,长流夜郎被赦以后则主要靠着朋友们的周济维持生活  相似文献   

5.
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遨游南北,到过很多地方。历代研究者通过年谱的修订和事迹的考证,已整理出一条可以连贯起来的线索。不过,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不能说已经全部完成,因为有些经历尚没有完全搞清楚,又有些经历看起来似乎已无异议,实际上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根据李白及他人的有关诗作,结合当时的历史地理,对李白前后三个阶段的行踪依次加以考辨。这些考辨只是初步的,有待于今后补充和纠正。现在把它写出来,以就教于专家、读者。  相似文献   

6.
就李白初入长安在何时的问题对前人的推论提出质疑,根据一些记载李白生平事迹的"碑"、"碣"、"序"透露出的消息,与李白的相关诗句相互印证,并与后人对李白事迹的考证相联系,得出李白并非如前人所说在二十五岁以前未出过川,而是在开元三年至五年间就已经到过长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李白一生的行踪和事迹,王琦和黄锡珪的两个《李太白年谱》(以下简称“王谱”、“黄谱”),以及詹鍈先生的《李白诗文系年》(以下简称“《系年》”),都曾做过许多考订工作,贡献卓著。但它们之间出入很大,而且至今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弄清楚。例如,关于李白出川前后的事迹,两谱说法就不一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拟对李白出川前后的事迹进行初步的探索和考辨,向学术界请教。  相似文献   

8.
李白家世之谜破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白生前笔述口授其家世的有关材料,真实可靠。李白为凉式昭王李暠之孙李重耳的后裔。李白曾祖李贞为李虎玄孙。李白祖父为李暠九世孙,李白为李暠十一世孙。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李阳冰<序>、范传正<碑>作了新的解说.认为范<碑>的"隋末"暗示武后建周.李<序>用"复指李树而生伯阳"之典,暗示李白先祖有一次"指李树"--即得李姓,后因罪,恢复原姓.神龙之初,又复李姓.并考得李白先祖的李娃是赐姓而来.认为李白为李勣的裔孙,由于受李敬业倒武之祸,成了"绝嗣之家".李阳冰、范传正在述说李白先祖之时,不得不用曲笔.杜甫、元稹、<旧唐书>称李白为山东人,就有根据了.  相似文献   

10.
据康熙、雍正间文人詹贤之《詹铁牛文集》,考得其时江西曲家三人:何圣符、谢士鹗、詹贤。何圣符曾作传奇《缘外缘》;谢士鹗曾作传奇《快目前》、《玉蝴蝶》、杂剧《情文种》,另有《愤商山》一种,不明是杂剧还是传奇;詹贤曾作杂剧《一线春》、《画中缘》、《同林鸟》、《女锺期》。詹贤为何圣符、谢士鹗剧作所写的序,可补《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之阙,充实中国古代戏曲理论。邓长风在《明清戏曲家考略三编》中,将江苏兴化人李雨商误作《镜中花》传奇的作者、河南人李雨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两序一碑”以及近世李白研究成果中不实之处的重新检核,否定了上述史料的权威性。并从不同的视角对李白与汉族儒家文化的关系,别有隐衷含混不清的家世,至少通晓一门“外语”以及具有西域人种特征等四个方面进行考证,肯定了“非蜀中说”完全可信,得出了李白无论心理上还是生理上本非汉人、亦非边疆民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一、《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诗系年考辨 《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一诗,就其艺术价值来说在李诗中并不是太重要的作品,但对于了解诗人的一段行踪却是很重要的资料。 詹鍈英先生《李白诗文系年》系于乾元二年己亥,并注云:“《唐会要》卷七十一:“太平县开元二十三年六月置,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巴东县。’此诗之作当在天宝以后。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对李白与汉族儒家文化的关系,别有隐衷含混不清的家世,至少通晓一门“外语”的原因以及具有西域人种特征等四个方面进行考证,并对“龙功之讹”的逻辑联系作了辨析。肯定了“非蜀中说”完全可信,得出了李白无论心理上还是生理上本非汉人,亦非边疆民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九江庐山脚下的“岳氏名园”进行考证,指出它就是岳飞在庐山的家园遗址,与史书所载“岳家市”吻合。  相似文献   

15.
明代散曲家薛论道生平考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薛论道生卒年的推论比较盛行的一种观点是谢伯阳在《全明散曲》中提出的约生于嘉靖十年(1531),约卒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说。根据对清代地方志《定县县志》、胡汝钦《林石逸兴序》、新安吴京《林石逸兴引》以及《明史》中有关许襄毅公许进及其子恭襄公许论和戚继光等人的有关传记和薛论道《林石逸兴》中有关其年龄记述的考证,认为薛论道约生于嘉靖十年(1531)一说,存在许多值得商榷之处,其生年应在1520年左右。  相似文献   

16.
李白天宝六年曾入越,已为研究界所公认。本文试对其证据加以充实整理,并分析李白当年入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李白有《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宋十六璟》一诗,宋蜀本于题下注云:“疑乌江及宗字误。”为此注者可能是曾巩。他不了解宗璟乃李白妻弟,胡震亨已辨之甚详,兹不赘。曾巩持巫山遇赦之说,李白从流放首途至于巫山,有无乌江其地,确属可疑。而这一问题,从此遂成千古疑案。 王琦云:“按《浔阳记》载九江之名,一曰乌白江,三曰乌江。张须元《缘江图》载九江之名,四曰乌土江,六曰白乌江。《太平寰宇记》引《浔阳记》云‘九江在浔阳,去州五里,名曰乌江,是大禹所疏。’知此诗所谓乌江者,指浔阳江耳,非和州之乌江县也。”此说一出,后之注释者及研究者均翕然从之,似乎这一疑案已彻底澄清。  相似文献   

18.
“更衣之室”的形象,在古代文献中略有记载,经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印证,发现它主要有三种类型:一为大型墓葬发现的以矮墙相隔的厕室,其隔墙外侧多置有盥洗设备;二为独立的厕室,即院落住宅中的单室厕间;三为带厕畜圈,其结构由厕室、畜圈棚和围墙组成,便于积肥,这种形式与汉代以农立国的政策是一致的。在建筑技术上,“更衣之室”基本上完成了木构架的构架体系,庭院式布局与建筑单体等也都与后世非常接近;在实用功能上,已考虑到使用、清洁、除臭、盥洗乃至休息诸方面;在空间布置上,主从关系协调,构图对比和谐统一,其形体显示了一种简单的几何关系,符合建筑形式美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诸家在《论语》“先进”章的分歧体现于字词意义、句式结构、语句内涵等方面。细致考辨之后,清人刘宝楠《论语正义》之说,在上述三个方面皆最为可信。今人杨伯峻依其所作的翻译也甚为可取。然而,刘、杨之说确实存在与史实不合之处。不过,只要将其中的“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与“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 修正为“先学习礼乐而后有资格做官”与“先有资格做官而后学习礼乐”,即可圆满融通。  相似文献   

20.
李白父为任城尉问题李白卒后之五十五年范传正为作《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据李白子伯禽手疏,称李白"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林泉,不求禄仕".五代时刘昫的《唐书·文苑列传》不知何据,称李白"父为任城尉";宋钱易《南部新书》一袭《唐书》,也说李白"父为任城尉".后代的人们大都依范碑而弃《唐书》,认为所谓李白父为任城尉的说法是不可信的.范碑是,《唐书》非,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查《唐书》之虽无实据,却也恐事出有因.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说自己"乃杖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