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由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的学术专著《苗族巴岱信仰研究》,是吉首大学陆群教授20余年来对湘西苗族巴岱信仰考察研究的重要成果。"巴岱"(bax,deib)是苗族东部方言区对主持宗教活动的神职人员的称呼,"巴岱"信仰因其信仰活动的主持人称呼而命名。该信仰是苗族社会自发产生于原始社会并遗存于现代社会的各种原始宗教形式如图腾崇拜、灵魂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总称。主要分布地域在今天的湘西自治州的凤凰  相似文献   

2.
《蒙古佛教史》是蒙古族学者固始噶居巴·洛桑泽培用蒙藏两种文字撰写的一部蒙古佛教史.自藏文本以《霍尔却穹》为名刊行后,先后有德文译本、日文译本问世,国内则有陈庆英、乌力吉的汉译本.《蒙古佛教史》是记述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的早期著作,其史学价值:一是开启了蒙古族学者以藏文撰写蒙古族史的先河;二是承袭了藏族史学传统,以藏传佛教史为主线记录蒙古族历史,续补部分增入的则是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业绩及蒙古高僧大德的弘法活动,由此可见蒙藏文化交流的基础在于共同信仰.  相似文献   

3.
越南的岱族     
岱族是属岱—泰语族的一个少数民族。它在越南各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现约有80万人。岱族是一个十分淳朴的民族。岱是所有岱族人聚居地区普遍使用的自称,仅少数地方有其他的名称,如偏族(居住于平辽、广宁等省的岱族的自称)、岸族(居住于高平省岱族的自称)、土佬族、都依族(居住于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扩大会议,于2006年6月26日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召开,会议由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浩斯编审主持。本次会议,在认真总结近几年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自治区高校学报事业的发展现状,对今后的工作做出如下决议:(一)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自治区高校学报研究会的现状以及研究会的工作需要,对自治区高校学报研究会的工作班子进行了调整补充。经研究,理事长扩大会议一致通过,由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浩斯编审(内蒙古大学)任研究会理事长、原副理事长巴.苏和编审(内蒙古民族大学)任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  相似文献   

5.
1991年8月,西藏社会科学院藏文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隆钦教史》一书,该书的编辑在简要介绍作者历史部分中,充分肯定了此书的作者就是宁玛派著名佛学大师隆钦绕绛巴.然而就此观点教内教外存在几种不同的观点,本文就从“简要介绍作者历史”的几个疑点分析入手,通过研究大师的生事,以及教内的一些观点分析,有理由确信隆钦绕绛巴大师并非《隆钦教史》作者.  相似文献   

6.
香巴噶举派是藏传佛教教派之一,由凯珠·琼布乃觉创建.尼古玛、苏喀斯迪二人在该教派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派因其根本道场雄雄寺在"香"地,其教法以口耳方式相传,故称香巴噶举派.在该派的发展早期,曾出现过"七宝法统"的传承;其后,分裂成以香敦大师修建的甲寺、凯尊·循努珠修建的桑顶寺为标志的甲巴、桑顶两大世系.再之后,该教派又出现了以汤东杰布和觉囊·多罗那他为代表的两个较为重要的世系.香巴噶举派由于其始终未能掌握地方政权,也未能与地方势力之间建立适当的关系,其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衍生出诸多支系,再加之自身组织涣散,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实用的传承体系,因此,随着岁月的流逝,香巴噶举派走向了没落.  相似文献   

7.
杰妮特·嘉措教授的吉美林巴自传研究作为西方学者对藏族自传研究的经典之作,迄今为止国内还未有研究者对其进行详细的解析。文章以杰妮特·嘉措教授的吉美林巴自传研究为切入点,对西方学者的藏族自传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进行了初步的概述和分析,主要从自传起源、自传的界定、自传中的自我陈述方式和自传题材中的社会性别问题等4方面分析了杰妮特·嘉措教授独特的自传研究方法与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8.
邬坚巴·仁钦贝是13世纪藏族的一位伟大的旅行家,其足迹所至,除西藏外,还包括了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以及克什米尔和拉达克在内的广阔的地域。旅程之长,旅途之艰险,前所未见。他走的路线,与我国古代高僧法显、玄奘等人大不相同,亦为历代交通史料所不载。本文利用中、外文材料,对黄颢先生邬坚巴·仁钦贝的旅行路线和若干域外地名作了初步探索,供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将笃补巴·西饶坚赞所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对照、校读,指出其异同.这一部分内容引用佛教经、论很多,笃补巴通过这些印度佛教的经、论来进一步论证觉囊派他空见教义的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笃补巴·西饶坚赞在《山法了义海论》中所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对照、校勘,指出其异同。这一部分内容引用佛教经、论很多,笃补巴通过这些印度佛教经、论中的核心话语来论证心性本净与客尘烦恼所覆之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仲优·昂青嘉布撰述的藏文史书《先祖言教》,记述了黄河南蒙古迁徙、发展、变化的历程,为研究这一支远离蒙古本部、处于藏族文化包围圈中的蒙古族的历史,以及民族杂居地区文化涵化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仲优·昂青嘉布摆脱了藏族史家以及受其影响的蒙古史家,以弘扬藏传佛教为宗旨,以佛教史为主要内容的撰史传统的束缚,以客观诚实的态度,从世俗的角度考察河南蒙古史.  相似文献   

12.
有幸拜读了由三秦出版社出版的陈亚艳、先巴两@位先生合著的<黄教圣地--塔尔寺·鲁沙尔镇>一书,  相似文献   

13.
车王府是清代外蒙古喀尔喀赛因诺颜部亲王车登巴咱尔的府第,其所收藏的影词写本是研究语言、文字及民俗的重要材料.通过对影词写本的统计,发现其中大量使用方框号、钩识号等标点符号,文字书写有合文现象,并大量使用类似“能行”、“走龙”、“流平”等代名词,“能行”、“走龙”指代马;“流平”指代地.  相似文献   

14.
古代巴人的歌舞,在《尚书·牧誓》、《楚辞》、《对楚王问》、《华阳国志·巴志》、《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等重要历史文献中依次可寻。但是,在历史继续演进过程中,巴人的歌舞渐渐变得默默无闻。当艺术不再与战术糅合在一起时,艺术也随之消失了吗?  相似文献   

15.
新红史《新红史》,藏文全称为《王统幻化之钥新红史》,又称《王统幻化之钥》,简称《新红史》。成书于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新红史》的作者班钦·索南查巴,全称泽塘巴夏孜班钦索南查巴。藏历第八饶迥阳土狗年(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生于泽塘,父名囊巴朗巴。班钦·索南查巴幼  相似文献   

16.
陆水林 《中国藏学》2007,3(4):51-57
邬坚巴·仁钦贝是13世纪藏族的一位伟大的旅行家,其足迹所至,除西藏外,还包括了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以及克什米尔和拉达克在内的广阔地域。旅程之长,旅途之艰险,前所未见。他走的路线,与我国古代高僧法显、玄奘等人大不相同,亦为历代交通史料所不载。本文利用中、外文材料,对黄颢先生《邬坚巴行记——古代从阿里到克什米尔印度及乌仗那(阿富汗)的路线》一文中邬坚巴·仁钦贝的旅行路线和若干域外地名作了初步探索,供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引子居住在泰国的各穆斯林少数民族当中,最靠北的是华人穆斯林,当地称之为“钦浩”(Cin—Ho),或简称为“浩”(Ho)。他们在数百年间,陆续从中国西南端的云南省迁到邻国老挝、缅甸和泰国。实际上,“浩”在泰国北部是指所有云南籍华人移民,而无论是否穆斯林。这一点在“浩”穆  相似文献   

18.
在《山法了义海论》的这部分内容中,笃补巴·西饶坚赞引用《大乘庄严经论》《辨中边论》《辨法法性论》《入楞伽经》《大般若经》和《大涅槃经》等佛教经论中的相关话语,深入阐释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的内在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以此来论证觉囊派独特教义"他空见"的合理性和经典性。文章对笃补巴所引用的藏译佛教经论的话语与相应的汉译经论进行了比照和校勘,在此基础上分析藏汉佛教经论译文的特点,并从这些译文的思想与笃补巴对其诠释的内在互动中探究笃补巴对"他空见"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上述诸位官员人等按照他们各自的财力向我广施各种财物。此时,汗王(固始汗)福田施主为催促我返回西藏而派遣的使者哲蚌寺郭莽扎仓卸任轨萨师噶如巴·阿旺班觉和达尔罕囊素二人于二十日从西藏到达岱噶。皇帝派遣护送我返回西藏的以侍卫拉玛和吴达海贝子为首的几位使臣也已抵达。我接见了以苏尼特部丹巴台吉、多尔济台吉和曲什穹公为首的许多朝拜者,还给吴达海贝子等50人传授了三重誓尊牟尼随许法,给青哈特乌喇特部的堆巴衮等两千人传授了观音菩萨和白度母随许法,给托克里章京的夫人等授了居士戒,给以洛桑格隆为首的100名求学僧讲授了《经要三义》,满足了贵贱人等的愿望。  相似文献   

20.
由夏杂·扎西坚参原著刘勇译注的《藏族雍仲本教史妙语宝库》,2012年12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第一部关于本教历史的译著,填补了本教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