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都习惯把校长、行政干部、教师、后勤人员看作为学生提供服务的主体,而忽视了家长,甚至把家长排除在外。其实,家长才是我们教育事业最需要的合作伙伴。作为一个班主任,面对几十个学生,他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学校和家庭联合起来,教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厦门实验小学有一个优良的传统,  相似文献   

2.
英语学科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在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依旧是教师的满堂灌、学生听,结果是费时多、收效微。如何引领学生真正地喜欢英语。让英语教学有效、高效?笔者就小学英语教学实施自主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一门艺术。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艺术美,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语言富有艺术性,体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把新课改的理念渗入到言行中,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发展了智力,培养了思维能力,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本文重点论述了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含义及其特征,并针对当今教学口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阐释,期望对广大小学教师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已成为学前教育的顽疾,政府多次出台相关政策进行专项治理,但成效有限。幼儿园“小学化” 治理政策在执行过程涉及多个利益方,因此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应对这一问题具有很强的契合性。研究发现利益相关者分别 是政府部门、幼儿园、家长、小学一年教师及媒体与社会公众等。通过访谈并结合文本分析得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结合 利益诉求分析出政府部门与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幼儿园与家长、家长与政府部门、家长与小学一年级教师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据此,提出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观;幼儿园及小学应积极与家长配合,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充分 利用媒体资源,宣传正确的育儿知识;扩大普惠性幼儿园的覆盖率等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如同家庭教育中的父母和子女一样,存在着教和学的相互关系。要教育好孩子,教师和家长还必须先做好自身的修养,具备良好的素质,这是每一位教师和家长教育好孩子的前提。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孩子从小学跨入中学的大门,正是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候,这一时期会发生变化,可能向好的方面迈进,也可能向差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2011年5月4日下午.南京天景山小学与金陵科技学院亮睛行动启动暨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天景山小学隆重举行。仪式上.眼保健专家与学生、教师、家长共同交流经验.分享儿童眼保健秘诀.呼吁大家关注儿童眼部健康。  相似文献   

7.
任黎霞,女,1975年生,小学高级教师,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岗位能手、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现任杭州市余杭区育才实验小学语文教师。任老师关爱每个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她从事小学语文教学10个春秋,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从一名普通的师范毕业生到一位深受学生爱戴,深得家长信赖的老师,她付出了很多。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台北市立教育大学附设实验小学学生家长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常务委员会会议纪录文本分析发现,家长委员会以学生和学生家长为本,关注学生权益和教育,关心学生家长成长和沟通,强调学校工作监督与参与,注重家长委员会组织自身发展。清晰的目标意识、相对的独立地位以及规范的操作程序,构成了家长委员会建设的具体思路,也为大陆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建设提供了借鉴范例。  相似文献   

9.
教师、家长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教师与家长关系的存在是以学生为纽带的,因此,发生在家长与教师相互之间的社会行为对正在成长的学生必然会产生影响。由此从生态学的视角探讨在亲师关系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两个微系统(教师与家长),从而挖掘出对青少年的发展造成潜在影响的环境因素,并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把握这些因素,寻找出它们变化、发展的规律,同时运用这些规律促进青少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学校办学,教育价值观至关重要。它是引领学校发展的风向标和导航仪。作为校长应引领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德育观、教学观、学生观,科学的质量观、评价观,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严格执行教师专业标准,把学校打造成共性与个性兼具,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的优秀学校。思想引领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于2008年由原来的一所初中和一所小学合并组建而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倡新课程标准下的合作精神,对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 家长之间的合作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2.
真正的语文能力必须通过课外阅读这一应用环节才能获取。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大力开展课外阅 读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大多数中学生及家长、教师没有深入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语文教 师要重视课外阅读的开展、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学校,经常可以看到批评学生的通告,经常可以听到从教多年的教师发出“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而面对苦口婆心的老师、满脸无奈的家长,受训的学生却依然是满不在乎、无动于衷。这类学生由于他们学习表现差,得不到同学、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赞许,自觉不自觉地成了班级里的“特殊分子”,自惭形秽,自暴自弃,散漫无纪律。这些学生让教师看了头痛,让家长见了伤心。  相似文献   

14.
笔者采用《教师-学生评定量表〈T-CRS-C〉》2.1中文版与《家长参与儿童入学准备的调查问卷》,考察了兰州市安宁区215名一年级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入学适应状况。研究表明,一年级流动儿童总体适应良好,但在行为控制与同辈社交能力方面适应较差。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在任务取向、自表能力、同辈社交能力三个方面存在差异。一年级流动儿童的入学适应与就读公办性质的幼儿园、家长较高的参与儿童入学准备水平、担任班干部、就读Y小学与K小学积极相关。  相似文献   

15.
如何改变广大贫困地区的办学水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一直是党和政府特别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国家也投入了很多财力、物力和人力,加大了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但越是贫困的地区越难改变教育落后的局面。在贫困地区开办小学寄宿制学校,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是巩固普九、调整村小布局、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师整体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贫困地区开办小学寄宿制学校,需要国家、社会和家长等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论教师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 ,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 ,也影响学生的言行和学习质量。在教师身上的任何心理衰弱的因素 ,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一个家长心理的健康至多影响一两个孩子 ,而且孩子不只一个家长 ,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还可以得到其他心理健康家长的促进或补偿性影响。而一个教师 ,特别是一个班主任教师 ,心理如有缺陷会影响一个班级甚至几个班级。在生活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 ,有些学生在学校里接受了教师的某种心理影响 ,终生都打着这种影响的烙印。为此 ,我们认为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因素 ,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会造成学生心理、品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失衡发展。所以 ,保证教师心理健康就显得极为重要。它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 :一方面是社会环境对教育产生的作用决定了教师心理健康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具体的教育环境直接影响着教师心理健康的形成 ,还有教师本人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构成其心理健康的直接动力。社会和学校是外因 ,是条件 ,教师本人则是内因 ,是根据 ,二者是构成教师心理健康的客观条件和主观依据 ,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7.
建构主义是指导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的理论基础之一。在选取小学科学教材的内容时,应该用建构主义知识观和教学观,运用关注学生的前概念选取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素材深层挖掘核心概念等原则,这样才能使教材真正成为课标理念的传递者,成为教师的好帮手,发挥其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考资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正确认识初中一年级新生过渡性的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问题,应当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对中学生的教育管理,不论是班主任、教师,还是家长,最感头痛的难题之一,莫过于管理初一新生。这些学生在小学期间认真、听话、成绩好。可进了中学,大了一  相似文献   

19.
一度盛行的体罚遭到批判后,英国先后在不同学校废除了体罚。体罚被废除后,英国学生的不良行为日益严重,教师却不敢教育惩戒行为失范学生。后经过充分调研,英国政府开始出台法律与政策正式赋予教师教育惩戒权,并确保其顺利实施。目前,我国不少教师因缺少相关的法律支持、学生及家长对教师教育惩戒的不实指控以及家长对教师教育惩戒权的不支持等,不敢也不愿教育惩戒行为失范学生。英国在完善教师教育惩戒权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应实施细则,慎重调查指控、保障教师权益,加强家校联系、赢得家长支持等方面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为我国有效解决教师不敢教育惩戒行为失范学生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家访,是教师联系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同时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情况,共同教育孩子的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是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纽带。在传统的家访中,多数是教师一个人去学生家了解情况。但我觉得,教师如果组织合适的学生一起去家访,让同学参与发言,对被访学生进行评价,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因为教师不一定能全面掌握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家长也不一定能了解子女户外活动内容。而朝夕一起学习、生活的同学却相互了解甚深。教师、家长不了解的情况,同学大都能知道。所以同学作出的评价大多数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