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高粱》从小说文本到电影,再到电视剧,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经典化。在两次传播的经典化中,由于叙事媒介的不同,其叙事话语、审美视角、审美方式等均发生了嬗变,呈现出差异化的审美特征。在从小说到影视的文本转换之间,"红高粱"这个"元故事"在不断的改编过程中,形成了多样化的阐释。从这个意义上说,改编事实上完成了对文本的一次艺术重构。  相似文献   

2.
李宗刚 《河北学刊》2005,25(6):80-83
李宗刚认为,"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是中国革命这一宏大历史的缩影,其中隐喻着中国革命在艰难曲折中最终走向更伟大的胜利;同时,英雄叙事还契合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需求,满足了主流意识形态对"个人魅力型权力"的眷恋.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始终坚守着自身文化立场的导演,陈凯歌电影的发展历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精英主义立场者在30多年的社会变迁中的坚守与突围、裂变与重组,成为中国精英话语与主流意识形态、市场意识和社会变革的关系演变与精英话语走向的见证。陈凯歌注重人物关系的改编策略使得其电影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他通过在影片中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历史经验,表达自己对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经历的历史反思和文化批判。从20世纪末以来,陈凯歌开始了商业化电影的探索与转型。由于投资方和商业因素的牵制,其精英话语有所裂变和分化,但仍然坚持着精英话语的知识分子姿态和立场。  相似文献   

4.
张艺谋执导的<英雄>作为一个英雄的话语,一方面反映了当今世界求和平发展与统一安定的主流意识形态,另一方面透露了突出的求生意识、帝王崇拜情结与法西斯强权逻辑等暧昧不明的意识形态内容,可谓是一个崇高与崇高暧昧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5.
解伟 《东岳论丛》2011,32(2):55-58
由于内在机缘和外在契机的双重影响,"红色经典"的改编与重拍在近年来出现热潮,但改编后的影视剧却未能重现昔日的"经典"。故事模式、人物形象和爱情戏的掺入,使其与原著在精神内涵上相差太远,并在商业运作的导向下,呈现出媚俗化倾向,越过了观众的接受底线,从而招致非议,这不利于影视剧自身艺术的健康发展。"红色经典"的改编和重拍是必要的,但是在提防媚俗化商业倾向的同时,如何再次成为经典,这是其作为艺术自身价值最重要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张兵娟 《中州学刊》2005,(2):190-195
电视剧作为"一种社会象征行为"以其特有的形象的、生动的影像语言,"真实""自然"的情节叙事,为人们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世俗神话".然而,这种"现代神话"不过是一个"表象的叙述"和"浪漫的谎言",它不但扭曲了女性的真相,也遮蔽了某种社会、历史的真实,因此,站在现代人文主义价值立场,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揭示其虚幻性、欺骗性及叙事背后权力操纵和意识形态话语的本相,是当代大众文化批评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7.
张艺谋执导的《英雄》作为一个英雄的话语,一方面反映了当今世界求和平发展与统一安定的主流意识形态,另一方面透露了突出的求生意识、帝王崇拜情结与法西斯强权逻辑等暧昧不明的意识形态内客,可谓是一个崇高与崇高暧昧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以90年代以来大众影视创作中的女性表达及文本中的性别形象与性别叙事为研究对象,以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视点,解析滋长于男权文化之上的电影/电视剧文本是如何实施对女性主体意识和女性个人话语的消解来建构当下男性霸权话语体系和男权中心的深层意识形态,探索一种符合女性利益和女性意志的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9.
由于种种原因,红色经典剧改编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变得越来越模糊。通过对《沙家浜》的考察,一方面说明作为样板戏的《沙家浜》是“三突出”、“主题先行”的产物,以郭建光为中心的故事线本来就乏善可陈;一方面是要论证作为电视剧的《沙家浜》因其绝对忠实于原著,而使原来的老问题暴露无遗。这些问题既使有关红色经典如何界定、主流意识形态能否自圆其说陷入困境,也会使以后红色经典剧的改编继续尴尬。  相似文献   

10.
塑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英雄形象成为十七年作家们自觉的创作追求。在强大的意识形态规约下,复杂暧昧的民间英雄一步步地沦为不情愿的反英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注定要强势崛起,在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理念关照下,这一"拥有本身话语类型的叙事陈述",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神话的另一再造之途。  相似文献   

11.
王姣 《重庆社会科学》2011,(11):104-110
从建国初期到新世纪十年,从最早的电影《我这一辈子》到热播的电视剧《茶馆》,老舍作品深受影视界人士的青睐而被改编成了诸多电影、电视剧。这种经久不衰、"前仆后继"的改编成就了"影像老舍"现象,对当下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下很多农民工影视的出现,与中国当下社会改革进程中一定的意识形态话语力量相关。不同的话语形态,决定了影视创作中不同的文化符码及其背后的价值取向。底层关怀和人性拯救最大限度地呈现了农民工的苦情符码,他们的身上负载了不平则鸣的批判精神与内在的抗争力量,呼唤主流世界的关注。传统的诗意人文传统决定了其中拒绝与拯救城市欲望化的诗意符码,将现代都市诱惑的复杂,简单拉向乡村的诗意伦理,化作当下民众普遍存在的乡愁情结。市场欲望与消费伦理,则将农民工及其生存场景整合成商业电影中的消费符码,其背后的精神的力量逐渐被消费话语悄悄溶蚀。这三种影像符码,构成了当下农民工影视创作的三种基本倾向,也体现了不同的导演的不同文化追求。  相似文献   

13.
在山东“十七年”的小说中 ,英雄主题的小说创作异常引人注目。山东作家们在经过现代文学漫长的沉寂之后 ,在“十七年”里有异军突起之势。他们塑造的一系列的英雄形象 ,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这些英雄形象的塑造 ,与当时的权力话语和意识形态有着直接关系 ,但刻在他们身上的传统文化的烙印也是很明显的 ,即在他们身上隐含着独特的英雄原型。本文对这些隐含的原型作了分类剖析。  相似文献   

14.
红色经典中的英雄之死是英雄形象塑造的重要表现内容,是革命者英雄人格的最终完成、革命理想价值的最高体现。红色经典中对英雄之死进行了价值替代和有意义补偿,个人价值被融入了集体价值,肉体的湮灭意味着精神的永生等崇高意义的诠释。红色经典还对英雄之死的描写采取特殊的叙事策略,使用了“观看”模式和仪式性话语,这对当时人们的思想情感产生重大影响,但也形成对死亡的单一价值判断和僵化的写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东岳论丛》2018,(2):118-126
好莱坞从诞生之初就开始持续、大量地改编经典童话,形成了十分值得分析的文化现象。作为文化工业的代表,好莱坞经典童话改编电影压抑了存在于经典童话故事中的乌托邦冲动,使得童话中的反抗性和代表希望的"尚未"被电影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对当下的确认所取代。不仅如此,好莱坞的经典童话改编电影还不断将童话中的幻想工具化,使之物质化为一种可以贩卖的商品,通过这一过程,一方面让人们借由电影占有幻想,另一方面又通过电影的虚构性使这种占有落空,从而激发人们的欲望。但好莱坞的童话电影中仍蕴藏着乌托邦精神,这种乌托邦精神既来自电影文本本身,也来自观看电影的受众。寻找文本与意识形态之间的裂缝,重审视觉奇观中感官体验的价值,考量新媒体语境下观众的能动接受等方式有利于重审好莱坞童话改编电影的价值,发掘其中的乌托邦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一、全球化已不可避免,主流意识形态角力加剧 任何社会都有它的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了一个社会精神文化的中枢与灵魂.在我国封建社会,儒家文化就是它的主流意识形态.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思想就是它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无疑占有主导地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决定着中国话语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中国话语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最重要的是大力推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嬗变,从最初符合时代政治要求的"理想女性"逐渐转变为女性主体意识觉醒后的"女性理想"的追求者,而在社会发展、电视等传播技术普及之后,又逐渐"退化"为符合男性审美期待和心理期望的新一类"理想女性"。这种与社会进步同时出现的女性形象的"反动"值得进一步研究。即便是专门由女性编导为女性观众创作的女性题材电视剧和电影,也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主流男权话语中的女性形象妥协。而塑造健康而富有时代感的女性形象,必须认识到健全的男性和女性形象都应该兼备"双性"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以知识分子为叙述核心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中,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同样遵循着"英雄成长"的基本范式,但是,被压抑的"个人无意识"与"英雄成长"的叙述逻辑构成了某些矛盾、龃龉,形成话语"裂缝",知识分子形象形态则出现了"伤残性"、"碎片化"的美学特征.从<青春之歌>这一经典作品的解读,可以看出,"人"的解放(阶级的)与"人"(个人)的压抑并存交替.在宏大叙事中,知识分子自我(个人)形象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淹没下以一种"潜叙事"和"碎片化"的方式被叙述出来.  相似文献   

19.
由于依托于民族国家话语和主流意识形态,"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功能和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对于文学的审美评判转向了对于文本和创作主体的政治批判,并衍生出了具有高度规范化和裁决力的规训与惩罚功能.对那些不符合意识形态规范的文奉,主流批评家进行了干预和批判.作家依照批评意见修改文本,努力使其变得"清洁"和纯粹,并做出了检讨和自我批评,但他们并未因此而重新被意识形态话语所接纳.文学批评的规训与惩罚功能使作家作为写作主体的独立性和思考能力日益衰竭,也造成了"十七年"文学作品某种程度的相似和一致.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红色经典”系列小说在描写男女爱情关系时,都具有“女追男跑”的特点,究其原因,一是受传统小说中“英雄”形象的影响,作家自觉塑造为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所企求的当代英雄形象;二是因为“女追男跑”作为一种原型意象,早已存在于作家的无意识之中,遇合五六十年代特殊的创作环境,因而本能的被“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