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行》有一个重要范畴“和”,“和”又有一个等值的范畴即“时”。二者关联的是,仁、义、礼、知(智)四种德之行跃升为“善”,仁、义、礼、知、圣五种德之行跃升为“德”,以及德行达到最高境界时的践行方式。“和”一般被解释为“和谐、协调”,这种认知有悖于《五行》体系给出的界定,也背离了该范畴的历史渊源。《五行》之“和”乃取义于跟《洪范》“五行”中的五味关联甚深的“和羹”、“和五味”,以及由此滋生的“和五声”等观念,意指参与其中的各元素的个别存在被超越而生成新的同一体,因此并无“和谐、协调”可言。《五行》“和”(或“时”)深刻继承了《洪范》“五行”说蕴含的五味和的结构框架和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西汉今文三家《诗》中,齐《诗》最能反映汉代诗学的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阴阳五行思想对诗学的影响,其代表性思想就是齐《诗》的“五际”说。“五际”说与律历、性情等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其具体内容应该指仁、义、礼、智、信“五性”,这与《诗纬》中的“四始五际”说是不同的。二者虽然都运用了阴阳五行学说,但侧重不同:齐《诗》“五际”说的根据主要是阴阳说,《诗纬》“五际”说的基础则主要是五行说。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指出:从《易》学与儒学的关系来看,先秦儒学可分为人学与天人之学两个时期;孔子《易》学在楚地有多种传派,帛书《易》学为别派之一种;帛书《易》学偏重术数的倾向,应是其幸免于秦大的原因;帛书《五行》篇仁、义、礼、智、圣与帛书《周易》五行说天、地、民、神、时均与思、孟五行相合,不仅是马王堆帛书研究、而且也是把握儒学与《周易》两者关系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4.
简帛《五行篇》的出土,给荀子在《非十二子》中批评子思、孟子的千古之谜提供了答案。荀子所谓的思孟五行应是仁义礼智圣,而不是如后人猜测的仁义礼智信或金木水火土。通过对《孟子》的解读,发现“五行”的具体所指及《五行篇》与子思、孟子学说的关系,就可以佐证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5.
简帛《五行篇》的出土,给荀子在《非十二子》中批评子思、孟子的千古之谜提供了答案.荀子所谓的思孟五行应是仁义礼智圣,而不是如后人猜测的仁义礼智信或金木水火土.通过对《孟子》的解读,发现“五行”的具体所指及《五行篇》与子思、孟子学说的关系,就可以佐证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6.
荣辱观念古来有之,古代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荣辱观念。先秦诸子的“四维”(礼、义、廉、耻)与“五德”(仁、义、礼、智、信),就是中华传统“知荣明耻”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7.
“仁、义、礼、智、信”五常是我国伦理型文化的一个重要道德伦理范畴,这一概念经历了先秦孕育至汉代形成的过程,在汉代又有“下落以后而再向上升起以言天命”、“内收以后而再向外扩充以言天下国家”的过程,即“仁、义、礼、智、信”孕育时,由“天道”下落、内收到“人道”,后又经过董仲舒的神秘化、扬雄的道德化和《白虎通》的法典化,形成了以“天命”言天下国家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作为《荀子》核心思想的礼治主义,实非孔子路线,乃直接承传于西周文化而另辟蹊径。孔孟由“礼”及“仁”及“性本善”,为封建主义创立伦理基础。荀子则融“法”于“礼”,系统强化礼治的整合规范。《荀子》直接影响了秦汉儒家政治。《韩非子》的权术主义乃承继于《老子》。先秦有五种社会政治思想:老申韩客观理性的功利主义,孔孟历史理想的道德主义,墨子平民理想的实用主义,荀子先验理性的礼治主义,庄子理想人性的批判主义。《荀子》理想的贡献在于这种开创性,但它的本质缺陷在于礼治作为外律手段而其本身缺乏外律保障。  相似文献   

9.
郭店楚简《五行》包含两条线索:天道与人道之别,思的问题。天道与人道之别又可表述为五行与四行之别,其细微之处在义与仁的差别,而思作为心的能动能力贯串于上述问题的发展中,构成了五行德目相生的动力。在此基础上,《五行》篇展示了“五行皆形于内而时行之”的君子形象,从而与《孟子》中“集大成”的“圣之时者”形成了关联。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中“情”彰显丰厚意蕴,并常与人之“性”关联,同时不失“理”之调适。先秦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注重于以性说情,或以情释性,主张性、情一体;同时又主张以理调情、节情、制情,或以礼挈情、导情,而“礼也者,理也”。孔子“仁”学兼性与情,以孝弟(悌)的自然亲情为始,推己及人而泛爱众;主张以知利仁、因情以礼,以礼挈情。孟子以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说仁义礼智四端性善,“心统性情”,四端之性亦为四端之情,并以之为人之“大体”;主张反求诸己求放心,理义调情,立“大体”之德以控制“小体”之情欲。荀子认为情不可免,从人的自然情感说性;主张以理节情,使情中理、中流,并主张化性起伪,称情而立文,以通“理”之礼养情、饰情、导情、兼情。先秦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有关性、情、理的思想构成儒家伦理中性情论与理情说的源初型态,其后儒学家大多专注于性、情、理阐释及其关系探究,由此影响着中国传统哲学的学术脉路,通情达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和国民性格的独特印记。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素被誉为“大仁大义”的民族。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稍后的孟子创立“性善论”,将“仁义礼智”四德并提,并作了集中的充分的阐述发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孟子的“四德说”,评论者多半简单冠以“地主阶级先验主义道德论”,作具体分析评论的并不多。伦理道德既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也是民族精神的基础。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12.
荀子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思想家。他把人们的思想意识,人们的社会活动,都引导到社会的现实的需要中去。让人们的视听言动都符合时代的需要。有力地批判了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的禁锢人们思想的守旧原则。从而给儒家思想以新内容。本文仅就“仁”与“义”,“义”与“利”,“礼”与“法”等问题,简要的论证一下荀子思想的现实主义精神。“仁”与“义”“仁学”是我国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随着奴隶制的解体,人的地位不断提高而产生的一种新思想。因为他专门论述人的问题,所以受到了思想家们的特别重视,伴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仁学也不断的具有新内容。荀子首先将孔子的仁学分为三个层次。“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孔、孟的仁政,荀子的政治哲学体系则可称之为义政."义"是荀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主要具有"仁"和"中庸"两个方面的含义.在其"隆礼重法"的制度设计中,"仁"和"中庸"具体化为民本、尊君、人治与制度公正四个方面的制度伦理蕴涵.四者既彼此制约,又交互补充,共同维持着荀子礼法制度设计与运行中的价值均衡与和谐,是其义政思想的主要体现.因此,荀子的义政思想实质是一种和谐政治思想,对今天的执政制度伦理与和谐政治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孔子称管仲“如其仁”,按孟子、荀子与朱熹的解释,并非真“仁”,而属“以力假仁者霸”。这是符合孔子原意的理解。所以,孔子才批评管仲“不知礼”。孔子对管仲的批评集中于“仁”(博爱)与“礼”(制度)的关系:“克己复礼为仁”意味着“礼”是“仁”的必要条件;“人而不仁如礼何”意味着“仁”也是“礼”的必要条件。因此,从管仲“不知礼”必然推论出管仲“不知仁”;反之亦然,从管仲“如其仁”(即非真仁)必然推论出管仲“不知礼”。孔子并不是说管仲不进行制度建设,而是说他不懂得制度伦理学的原理,因而其所建构的并非孔子所主张的儒家“周制”的制度,而是法家“秦制”的制度。儒法关系的历史大致可以这样勾勒:孔孟时代的儒法对立;帝制时代的儒法合流;未来可欲的儒法再度分途。  相似文献   

15.
读《荀子》札记(续)李中生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平诵经,终乎该《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劝学》)杨注:“数,术也。”梁启雄:“数字是指《书》、《诗》、《礼》、《乐...  相似文献   

16.
《论语》是一部统领中国思想界几千年的著作 ,其中关于君子的论述一直是中国文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但语言发展到今天 ,“君子”这一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从《论语》有关君子的论述入手 ,力求探究君子的本来“面目”。文章认为 ,《论语》对君子这一角色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即必须做到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德才兼备”。  相似文献   

17.
“人学”是关于人的存在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 ,人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人的本质是什么及人应如何才能成为人。孔子人学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是孔子描述人的一切美好品德的统率。孔子预设“仁”为人的本质 ,“礼”和“义”则是人之为人的途径。“仁”决定了“礼”和“义” ,“礼”是外在的社会行为规范 ,“义”是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 ,“礼”与“义”相辅相成 ,为人通向“仁”指出了一条明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儒家道德思想对当前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儒家学说从性善的人性假设出发 ,以和谐为价值观念 ,为实现圣贤的理想人格 ,建构了一套以仁、义、礼、智、信“五常德”为基本原则的道德规范体系 ,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留下了丰富的道德精神财富 ,这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仍有借鉴作用。有必要引入儒家“仁”的思想 ,养成大学生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习惯 ;引入儒家“义”的观念 ,建立大学生现代义利观 ;引入“礼”的观念 ,树立大学生文明健康的道德形象 ;引入儒家强调“仁且智”的观念 ,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化人才 ;引入“信”的道德观念 ,提高大学生自我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9.
性恶论是荀子思想的理论根基,源于孔子对人性的潜在看法。“义”是荀子思想体系里至高无上的道德形态,而且他充分肯定了“利”以及人的“欲利之心”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客观合理性。义与利总体上呈一种相克相生的辩证统一关系,具体的伦理规定为:先义后利,以义制利。关于形成正确义利观的途径,荀子提出“学”、“行”、“积”、“尽”,并强调了精神激励和礼、法于此的强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三纲”是可变的伦理制度,“五常”是稳定的道德原则。“五常”中的仁、义、礼、智、信今天仍然没有过时。即使是“三纲”,也不全是提倡尊卑与服从,在《忠经》、《孝经》和《礼记》等经典中可以看到双向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五四”新文化运动攻击“三纲五常”这一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是理所当然的,但新时期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复兴,尽管对传统还要批判地继承,但不能只破不立,只见糟粕,不见精华,将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