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天气炎热,人在白天大量出汗,晚上睡觉又因呼吸和皮肤蒸发而失去一些水分,最容易引起体内缺水。老年人一般对口渴不太敏感,常常不能及时补充水分。还有的老年人怕外出上厕所或夜间起解麻烦,虽然口渴也不愿喝水,甚至连汤菜也不敢多喝,这更会造成体内严重缺水。缺水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危害很大,尤其是患有高血压、脑血管硬化的老年人。体内缺水会使血液黏稠度增高,造成血液循环不良,甚至会形成小血栓。如果动脉已经发生粥样硬化,血管狭窄,小血栓就可能阻塞某一支脑血管而发生意外。每当盛夏时节,不少老年人会不同程度地感到头昏、胸…  相似文献   

2.
夏天炎热,出汗多,容易失水,糖友千万别忘了喝水。有些糖友担心喝水会引起多尿,口渴了也不敢喝水。殊不知,糖友多尿是因血糖引起的渗透性利尿,并非喝水所招致。而如果机体缺水,会造成有效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浆渗透压增高,体内代谢产物难以排除,容易诱发酮症酸中毒昏迷、非酮症高渗透性昏迷、脑梗塞、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3.
老人刚洗完澡不宜马上喝水,更不能一次性大量喝水,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出浴室就喝水,很容易诱发此类疾病。  相似文献   

4.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10,(9):58-58
洗完澡不宜马上喝水 北京大学老龄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姜德珍说:老人刚洗完澡,不宜马上喝水,特别是不能马上大量地饮水,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5.
办公室气温较高,在人体的降温排汗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体内血液分布不平衡,大量血液滞留外周,大脑血液供应相对不足,白领们经过一上午的繁忙工作和学习,普遍会感到疲乏和精神不佳.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国家,而成年子女是老年人家庭照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子女对老人照顾的看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目前城市老人家庭照顾过程中的问题和需要。本文通过焦点小组的方法,从对部分老人子女的访问中得到有关子女对“孝”、老人照顾需要的看法,以及老人与子女之间的代际关系等定性资料。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城市里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在老人照顾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同时反映出以女性照顾者为主的性别化趋势和照顾过程中出现的资源不足及冲突。基于研究资料,作者初步讨论了未来城市老人照顾服务发展应注意的问题和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7.
台湾的老年人照顾和长期照顾政策,始于1998年医疗卫生单位推动的《老人长期照护三年计划》,以及社会福利主管单位推动的(《加强老人赡养服务方案》。此后,台湾最高行政部门有鉴于老人照顾相关内容同时涉及了医疗卫生与社会福利部门,于是从2000年起逐步将长期照护与照顾服务福利整合,在2007年开始推动《长期照顾十年计划》,并自2008年陆续拟定了《长期照顾服务法》和《长期照顾保险法》,而台湾的老人照顾服务即在上述法规、政策以及第一线社会工作者的投入下逐渐建构。  相似文献   

8.
正从冬季到初春,空气特别干燥,这时喝水自然很重要。不过,有不少人表示,喝水根本不能解决干渴的问题。这时候就要分一分情况,看看干燥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疾病状态造成的身体干燥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喝水不妨加点料如果身体干燥只是单纯因为缺水,那么就要考虑调整补水的方式。纯水的补水效果并不是最好的,因为它会很快地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中,然后从肾脏排出去,滋润身体的时间很短。相比而言,含有少量碳水化合物(比如糖、淀粉、各种植物胶质)的水就要好得多。如果它们具有低于血液的渗透压,就能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有的人明明感到口渴却并不想喝水,还有的人即使喝了不少水却总觉得不解渴。其实,口渴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体内缺水,及时补充水分即可缓解口渴;二是体内并不缺水,而是由于瘀血阻滞使得水液无法正常输布到身体所需要的地方去,津液不能上承至口,故而口渴。中医认为,人体水液的输布主要依靠肾气的蒸化和调控、脾气的运化、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和三焦的通利等脏腑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导刊》2011,(11):18-19
如果说老年人是弱势群体,那么,失能老人则是弱势中的弱势。 刘起钎,95岁,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名誉学部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大学者,有一独生女儿。这样一位有身份、有地位,有孩子,也有退休费和国家津贴的老人,在失能老人照料呈现“有钱也做不到”的当下。在自己高龄失能.女儿年老体衰的时候,也只能蜗居在缺乏专业人士照顾的“托老所”。得不到有效的照顾,晚景凄凉。而在江西吉安县,我们看到更多的失能老人和失能老人家庭的无助。“一人卧床全家忙”成为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1.
刘艺聪 《职业》2010,(2):22-22
办公室气温较高,在人体的降温排汗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体内血液分布不平衡,大量血液滞留外周,大脑血液供应相对不足,白领们经过一上午的繁忙工作和学习,普遍会感到疲乏和精神不佳。  相似文献   

12.
有些人很注意养生保健,但在生活习惯上却存在一些误区,像下面这些“亡羊补牢”的做法,不是尤未为晚而是为时已晚了,这已经对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饿了才吃:生活中许多人不是按时就餐,且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吃早餐,其理由之一就是“不饿”。其实,食物在胃内仅停留4-5小时,感到饥饿时胃早已排空。胃黏膜这时会被胃液“自我消化”,引起胃炎或消化性溃疡。饮食规律、营养均衡是养生保健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渴了才喝:平时不喝水、口渴时才饮水的人相当多,尤其是青少年和“大忙人”。他们不了解渴了是体内缺水的反应,这时再补充水分为时已晚。水对人…  相似文献   

13.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车亚华夫妇15年来不辞辛苦的照顾着生病卧床的两辈老人。他们用自己的孝心和无微不至的关心陪伴着三个老人度过他们的晚年.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群体日益增加,农村空巢老人规模越来越大,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出现行动照顾支持不足、物质及精神支持欠佳等问题。从社会支持角度分析当前农村空巢老人社区照顾困境并提出可行性对策,提升老人晚年生活幸福度,促进社会健康和谐。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易发生中暑,是因为老年人的心血管及汗腺功能减退,对高温气候的适应能力差,体内积热不能及时散发。老年人神经中枢对缺水反应不太敏感,常因“不渴”而不愿喝水,而夏季多饮水正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中暑的轻重程度和临床表现,一般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中暑的先兆症状是大量出汗、口渴、头昏眼花、心慌、乏力。轻症中暑者除出现上述症状外,还会发烧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一旦有中暑先兆或发生中暑时,首先应迅速将老人安排到阴凉通风处。如果病人干热无汗,可用冷…  相似文献   

16.
据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统计,2010年末全国城乡重度失能老年人已达1080万,占老年人口的6.23%,这还不包括大量需要居家照顾的半失能老人和病人,长期照顾和护理的问题已十分突出. 面对1000万需要照护的失能老人,养老床位不仅总量不足,而且其中能用于护理的床位严重短缺.据民政部统计,全国近4万个老年福利机构有床位314.9万张,收养老年人242.6万人.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长期照顾的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而日益突出。在80岁以上年龄段中,许多老人有着很高程度的残障,因此,老年人的长期照顾也被推到了政府社会福利政策的最前沿。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政府对老年人的照顾开始日益强调“社区照顾”和“家庭照顾”。  相似文献   

18.
眼下,许多失能老人已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由于护理难度较大,他们想进养老机构却往往会遭到“婉言拒绝”。一些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照顾失能老人工作量大,特别是容易出现意外,大多数养老院不愿意接收他们入住。失能老人一旦发生意外,家属一闹事,赔偿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对民办养老机构来说,.也许几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相似文献   

19.
文远 《老年世界》2009,(12):44-44
喝水,我们每天都会做的一件事,殊不知,喝水得当能打败多种疾病! 一、感冒:要喝比平时更多的水 因为当人感冒发烧的时候,人体出于自我保护机能的反应而自身降温,这时就会有出汗、呼吸急促、皮肤蒸发的水分增多等代谢加快的表现,这时就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身体也会有渴的表现。多多喝水不仅促使出汗和排尿,而且有利于体温的调节,促使体内细菌病毒迅速排泄掉。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意外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脑部疾病.临床上以急性发病居多,而其中约有70%到80%的患者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残疾,在程度不同的残疾中,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导致吞咽困难、喝水呛咳,常引起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脱水、心理障碍等并发症,甚至窒息死亡.为此,笔者将如何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行吞咽和进食功能训练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