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的传播思想源远流长,属于政治传播及控制范畴的观念、主张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信息监控、信息调控及信息规范控制三大政治传播手段来看,古人提出的一些信息控制思想、主张并不逊于现代传播学。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具有阴阳组合特质的话语"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是中国古代政治传播的纲纽性认识。另外,中国古代政治传播制度与西方学者的"传播制度类型"观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在传播学家拉斯韦尔看来,传播的第二项社会功能就是"协调关系".从理论上看,在中国古代王朝政治中,"协调关系"功能同样可以表现为"协调"、"调节"、"说服"、"论坛"、"联系"等几方面,但这些"协调关系"的具体功能在中国古代王朝政治中存在明显的缺失.中国古代谏议传播虽然对政治权力--皇权(王权)有一定的制约、调节.但它只是在专制政治秩序、结构及观念内的有限调节.谏议传播制度总体上并不是君主政治的对立物,而是君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可以引入传播学的视角,从而形成政治传播制度研究的新课题。只有全面、准确地把握传播学中“传播”概念的内涵,才能拓宽传播研究的视野,确立“政治传播制度体系”的研究框架才有理论依托。同时,也应界定“政治传播”与“政治传播制度”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从传播学视域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看作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信息流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分为现实环境和拟态环境两个部分。网络拟态环境作为拟态环境的时代性产物,是网络对各种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其信息传播的广泛化、构建主体的多元化、形成主题的多变化、控制主体的大众化等特征分解和消融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中心性”、“主流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参与网络拟态环境的议程设置,加强对网络拟态环境的“把关”,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来重构其在网络拟态环境中的传播效度。  相似文献   

5.
传播学应当从传播学家的书斋、课堂里解放出来,成为造福于天下普通老百姓的有力工具.只有把传播学解放之路的起点从"信息"、"符号"退回到人类为何需用传播的原发点"传播的基元",点中普通老百姓理解传播学的"灵犀",传播学才易于为广大民众所了解、掌握.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是指以培养和训练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以思想的、道德的、政治的内容为核心的信息流动过程和活动。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定的传播,它同其他任何一种传播活动一样,都包含有传播者和受众两大参与者,其中,受众也同样具有客体和主体两种地位。而且,其主体性在  相似文献   

7.
崔林  朱玺 《社会科学》2020,(11):150-159
中国近现代报纸并不是在中国古代报纸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是自西方"舶来",由此引发了"中国古代报纸是否是报纸"这一经典论争。中国古代以官方邸报为主、民间小报为辅的媒介系统绵延一千多年,前者的信息传播主要限于官僚机构内部,后者则受到官方严控且信息常常失真,二者都不同于作为新闻媒介的现代报纸。同时,相较于近代以来日益加速的媒介更迭,中国古代报纸在形式、内容和技术应用等各方面又呈现出相对静态的媒介特征。从总体的媒介范式上看,中国古代报纸是服务于朝廷政治需求而形成的组织传播形态,其基本诉求和功能都是维护朝政,与近现代报纸的大众传播模式有着明显差异。在宏观历史视野中整体把握中国古代报纸的媒介范式,有助于更为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播传统。  相似文献   

8.
《讲话》之变:传播学范畴中的文学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是文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是实现文学作品社会属性和"审美现实"的关键环节.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着眼于文艺的社会属性(政治属性),围绕文艺为什么传播、对谁传播以及如何传播等问题展开论述.政权的保障使政治意识形态对作家的"征询"成为强制性力量,作家必须自觉接受<讲话>的指导.用通俗易懂的文学形式表达"政治议程"设定的主题.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政治启蒙".宣传党的政治意识形态.解放区和十七年文学创作实践了<讲话>精神,"为政治服务"的传播目的、广大读者低下的文化水平和特殊的社会心理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特殊传播环境决定了这一时期文学通俗化、大众化以及创作模式雷同化的特点,具有工业社会"文化快餐"的典型症候.  相似文献   

9.
仪式戏剧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仪式的展演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伴随着信息交流的传播现象,石龙村的乡戏不仅是地方戏曲艺术形式的重要起源,同时还是乡村仪式的典型的代表.本文以石龙"乡戏"为个案,在对石龙"乡戏"的田野调查基础上,主要从传播学的视角切入,对石龙"乡戏"的传播要素、传播特征、传播模式和传播启示等方面逐一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传媒兰州特有民俗信息传播内容为对象,以大众传播"议程设置"为理论基础,从特有民俗大众传媒信息传播的议程选择、把关、表现形式、表现风格以及传播学角度探索推动民俗文化实现良性传播与传承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新闻传播具有社会管理功能,这是由新闻传播的构成要素及其所具有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新闻传播的这一功能,既要得到理论的印证,又要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充分地发挥。本文从传播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出发,从理论和事例上说明新闻传播具有社会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2.
李丽芳  邱昊 《学术探索》2013,(2):126-130
民族文化传播学扩展了现代传播学的研究范围,从历史、文化、技术发展的角度对民族文化信息传播的行为及活动规律、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进行现代建构。本文试图从民族文化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视角、类型描述以及民族文化传播的多重深层因素等方面详尽阐释民族文化传播学作为传播学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孟伟 《河南社会科学》2011,(5):117-121,219
微小说自诞生至今只有一两年的时间,是随着微博的盛行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网络文学文体。微小说就其文本特征而言,与传统小说比较起来,具有"短"、"简略"、"碎片化"、"即时性"和文学"信息化"等五大显著的文本特征;微小说的传者和受者身份也发生了趋同性转换,呈现出多层次的互动合作可能;微小说的传播模式也呈现出开放性和集成性以及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诸种特征。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微小说,可以发现微小说流行的内在原因、存在的意义。目前我们尚无法估计微小说是一种"短命文体",还是小说的"革命文体"。  相似文献   

14.
传播的“四功能”说是目前绝大多数传播学教科书沿用的关于传播社会功能的经典理论。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传播革命的迫近,大众文化的形成.信息传播的经济功能正不断显现。信息传播的投资功能、分配功能、交换功能与消费功能正在不断拓展,从而使传播的作用贯穿了整个经济生产过程。因此将传播的经济功能作为传播的第五大社会功能来加以研究,完全是必须的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先秦法家往往视社会为政治组织,将信息控制的思想应用于社会,其政治思想具有明显的行政管理色彩.从现代组织传播学角度来看,先秦法家的组织传播思想与西方古典管理学派对组织传播的认识具有很强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6.
传播生态作为一种复杂结构,不是传播学与生态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将生态思维以及由人的活动介入的自然、社会、精神的复合性生态系统的存在状态植入传播学研究中.是基于生态学的大众传播学.传播生态要求传播过程的情感性介入,需要有诗意化的传播情境,需要创设具有亲和力的诗意的传播节律,在传播视听系统中展示多样化的信息传输与接受者之间和谐的、亲情性的史往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公共性"本质上是一个政治范畴。政治传播是政治信息在政治共同体内与政治共同体间扩散、接受、认同、内化等有机、系统的运行过程。公共性由于其政治品性与政治传播关联。政治传播作为由政治体系、传播媒介与公共舆论三个要素互动所构成的有机过程,其公共性体现在过程、内容和效果三个层面。政治传播过程的公共性是指政治传播是依据公共舆论调整政治活动、谋求公众支持的过程。政治传播内容的公共性强调政治信息在政务公开、政府新闻发布、政府危机管理、政府公共关系等政治活动中的公开传播。政治传播效果的公共性强调民意调查等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新时期,中国政治传播面临转型,急需政治传播的新观念、新话语体系、新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阚文文 《天府新论》2012,(1):145-149
以政治为目的的组织传播和以情感为目的的人际传播对中国古代散文的生成繁荣起着主导性作用。总体看来,中国古代散文作品在传播目的上往往要事先设立一种非文学的、绝对理念式的终极规范,即政治理想,接着从文学的外围角度去影射它、阐释它,通过不断演绎的方式去扩大这个终极规范的论述有效范围,进而归纳或类比出更多的外延来验证这个最为本质的内涵。这种在政治理想"光源"及其文学审美"影子"之间的"游移",为中国古代文人提供了情感释放与实现理想的可能。古代散文研究者重视古代散文行文的修辞技巧、分类标准与高下等级的研究思路与历代研究者追逐的话语权力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传播学的"传递观"分析了西藏60年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传播学意义,提出交通运输是传播的应有之义,并且是构成了信息传播的基础的观点。结合西藏交通运输发展的实际,分析了西藏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以及西藏社会变迁、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学界大多着眼于从传播层面入手讨论政治传播效果,中国古代政治传播却充分展现了政治对于传播效果的制约性影响。首先,建构政治合法性的传播活动必需的议题设定、政治符号选用、政治修辞与政治社会化等环节都要以社会共享的政治文化为基础;其次,良好的政治传播效果还依赖于政治创造的宽松的言论环境,在中央集权官僚体制下这一点尤为必要;最后,国家形象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以明确的国家理念为核心的政治文明特质及其发展水平决定的。认识当代中国政治传播的现实困境及改进途径不能忽视这些政治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