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老年人口迅速增长期。据预测,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为1.31亿,20(O年将达到1.46亿,年平均增长率为2.17%,到2010年增加到1.7亿,五年期间年平均增长率进一步提高到3.03%,到21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增长到4亿以上。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将会给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可称之为“世纪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和快速增长的老龄人口的市场需求,老年人口已逐渐成为消费主体,孕育了一个巨大的旅游的银发市场。但同其他人群相比,老年人处于社会弱势群体地位,老年旅游的活动中,导致老人伤亡和受骗的事件累有发生。为了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身心健康,达到老有所乐的目的,切实让老人享受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现结合贵州省实际,就组织老年旅游的问题同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3.
最近读到一组数据,有的专家认为,2006年中国老年用品消费能力已经达到了6000亿元,2010年老年人口消费规模将超过1.4万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13万亿元。这些数据,的确有一定依据;而这些数据也表明,中国养老产业的市场确实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据有关资料表明:1999年,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自此开始经历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截至2009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7亿,占总人口的12.5%,且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五倍多。到2015年,老年人口预计将达到2.13亿,约占总人口的15%;  相似文献   

5.
2010年年底,甘肃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315万人,占总人口的11.88%,到2015年,甘肃省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365万人,占总人口的13.36%。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口规模不断增大,社会保障、社区照料服务、老年消费需求等老龄问题的社会压力显著加大,甘肃省将采取多种措施,保障老年人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6.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的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总量增至1.78亿,约占总人口1的1/7,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4.4亿,占总人口的1/3以上,我国人口正在跑步老龄化。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新的发展阶段,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十分关键的时期。200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1%,并继续以年均3.28‰的速度迅速递增,大大高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据预测,201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8%,到2020年将达到2.48亿,约占17.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老年人养老问题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家庭结构、老年群体状况及老年人口分布呈现许多变化:家庭呈现小型化,老年家庭户,“四二一”的结构家庭,“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家庭压力日趋加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迁移流动,城镇老年人口逐年加大,目前已占到老年人口的34.18%,在家庭养老功能普遍弱化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城市社区老龄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下面我主要以张掖市城市社区老龄工作为例,谈一些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加速建立农村老年保障安全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2亿,约占人口总数的11%,预计到2010年将达1.6亿,约占人12总数的12%,2015年将突破2亿,到2044年前后甚至将高达4亿。人口老龄化问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农村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据2000年人口普查,全国60岁以上人口中,居住在农村的老年入占65.83%。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0.92%,人口老龄化比例高出城市1.24个百分点。农村经济基础差,农村老年人容易陷入贫困,农村养老的挑战更为严峻。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城镇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研究较多,而农村的问题却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导刊》2011,(23):10-12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的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总量增至1.78亿。约占总人口的1/7,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4.4亿,占总人口的1/3以上,我国人口正在跑步老龄化。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如何使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服务于机构养老工作,促进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成为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第一老龄人口大国。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综合国力还不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还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到来的,且来势凶猛,而对于许多新问题还疏于防范。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文化的现状与发展已逐步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现代老年学研究证明,一个国家的老年文化的底蕴丰富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同时,也与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如何客观地评估我国老年文化建设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常成  史津  李峰 《城市》2014,(8):64-67
正当前全世界每10个人当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老人,老年人与全世界人口数量的比例为1∶9,到2050年这个比例将增加到1∶5,全球老年人口将达到近20亿。而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更是惊人,国务院日前讨论通过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至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至16%。  相似文献   

12.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农村居民为6.74亿人,按“我国农村老龄问题研究”课题组陈昱阳的报告“我国农村老年人口规模是城市的1.69倍,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已超过18.3%”计算,目前我国农村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23亿人,占全国1.77亿老龄人口的近七成。可以说,占全国老龄人口近七成的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如何、能否颐养天年,不仅关系到农村每个家庭的和谐,更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检验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迄今为止,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44亿左右,占全国总人口的11%.老龄人口的年增长率为3.36%,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而且预计到2050年全国将达到4亿老年人口。  相似文献   

14.
预计到2000年底 ,我国老年人口将会占到总人口的10 2% ,超过联合国界定的老龄化社会标准。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使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等发生相应变化 ,也将给厂商带来无限商机。目前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 ,已经出现了老年消费明显增长的势头 ,一批企业家开始关注老年产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 ,我国老年消费市场还处于潜在状态 ,有待全面开发。老人如是说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老年消费品的短缺 ,只有老年消费者自己最有发言权。关于衣。现在服装业竞争激烈 ,市场上各类女装、童装琳琅满目 ,样式不断翻新 ,…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导刊》2011,(26):12-13
最新预测显示,我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老龄社会,这是21世纪中国的一个重要国情。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大体分为4个阶段:从2011年到2022年是加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年均增加730万,平均增长率达3.09%,老年人口比例由13.5%提高到18.3%。从2023年到2035年是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年均增加1100万,  相似文献   

16.
《老人天地》2013,(9):4-4
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民政部发布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印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据测算,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口最多均国家。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之快。老年人口规模之大,在世界人口发展史上也是空前的。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老年人口迅速增加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高龄化问题。高龄老人的快速增长,将产生老年人口总体健康水平下降。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①的增加,需要家庭和社会照料的老人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老年人口抚养比例的迅速提高,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老年人口问题上越发需要完善.本文在着重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趋势和我国人口老龄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联系老年社会工作概念及我国老年社会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对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问题突出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全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53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1%,为亚洲老年人口的一半。2005年,我国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约有1600万人,占全部老年人口的11%,而到本世纪中叶将接近1亿人,高龄老年人占全部老年人比例将达到2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发展和老年人口的日益高龄化,老年人的生活自理及长期照料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20.
1987年青岛市已进入老龄化城市行列,20年间老年人口由10%上升为16%;而未来20年青岛将进入快速增长期,由16%猛增到35%,高峰达到38%以上。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人口红利期”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形势十分严峻。作为老龄工作部门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