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5·12汶川地震后,由各种力量支持的社工队伍陆续奔赴灾区,开展专业服务;由高校师生组成的大量社会工作者协助政府,服务灾民,活跃在四川地震灾区,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可以说,四川大地震是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第一次集体亮相。将近一年过去,社会工作在灾区的服务状况如何?有多少项目已完成?成效如何?坚持服务的工作队有什么计划?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针对灾区群众需求多元,社会问题复杂多样,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严重失衡的现实,民政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四川省民政质部分灾区对口援建省市民政部门、灾区各级政府以及各类社会工作行业管理机构、多种社会服务组织积极整合社会工作专业力量,采取有效措施,支援灾区、服务灾区,在我国开创了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先河,有力推动了灾区社会工作制度建设与实务开展,稳步推进了灾后恢复重建和灾区社会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3.
应该说,21世纪初期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时期。2008年以来,相关政府部门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建设的角度出发,颁布了一系列文件,鼓励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工作者合作兴办社会工作实务专业机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工作者积极响应相关政府部门的号召,成立了如“社会工作师事务所”、“社会工作评估”等一系列实务机构,形成了社会工作高等教育中的社会工作教育的“机构化”趋向。这些机构大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政府密切合作,在相关社会工作实务部门展开了系列服务活动,积极推进了我国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刚刚开始的中国社会工作来说.2008年的四川地震灾区是个难忘的地方,在那里,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第一次集体亮相。灾害社会工作成了2008年乃至未来几年中国社会工作的核心话语。2008年11月29日~12月1日.由民政部组织召开的全国“灾后恢复重建与社会工作”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民政系统、高等院校的社会工作研究者、实践者等100余人围绕“当前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灾区恢复重建中的作用”展开讨论。现将研讨会上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5.
灾害社会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既缺少理论支撑,也缺乏实务基础。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社会工作服务得到快速发展。广大社会工作者在帮助灾区解困救难、服务民生。促进重建的同时,采取服务与研究并行策略,不断总结探索适合灾区实际的理论和实务模式,取得了宝贵经验,发现了存在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灾区社会工作的推进对策。  相似文献   

6.
从汶川地震后首次公开亮相,中国社工介入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已历时5年。作为灾难的见证者和灾害社会工作的践行者,我们经历了汶川紧急救助到社区重建的整个过程。在汶川地震五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四川大地又遭地震重创,  相似文献   

7.
5·12地震发生后,社会工作者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第一时间动员部署,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为了评估社会工作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功能与作用,我们选取了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灾民安置点、汶川县水磨镇水磨小学、  相似文献   

8.
从汶川地震后首次公开亮相,中国社工介入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已历时5年.作为灾难的见证者和灾害社会工作的践行者,我们经历了汶川紧急救助到社区重建的整个过程.在汶川地震五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四川大地又遭地震重创,在这个时刻将我们在灾害社会工作领域5年的经验进行总结与反思,期望能对雅安灾后重建的社工介入,尤其是中国灾害社会工作运作机制的形成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开启了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大门,年轻的社工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因对专业的承担和救灾的热情,进入灾区提供专业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超过1000名社工参与了震后紧急救援、社区重建、个人咨询及家庭后遗症的处理.经过他们5年的不懈努力,人们看到了社会工作在灾后重建中的积极作用.然而,作为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先锋,这一群体本身却很少受到关注.他们是一个怎样的群体,这个群体有哪些特征?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状况,分析他们面对的挑战,并对如何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灾害社会工作者队伍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5·12汶川地震后是中国社工的第一次大规模集体亮相。虽然这个舞台没有足够的流光溢彩,但社工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帮助了灾民,同时也历练了自己,检验和坚定了自己的职业之路。他们在灾后社工服务中的所感所得,同样值得品味。  相似文献   

11.
7月5日,“全国社会工作本土化与社会工作实务高级研修班”在北京京民大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的70多名社会工作者参加了研修学习。此次研修班是北京市民政局首次举办的全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和社会工作实务高级研修班,旨在探索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总结社会工作实务发展等。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面对此次重大灾难,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救援,互助合作,演绎了一场全民大动员的抗灾战。社会工作作为现代社会中职业化的解困救难专业,在此次大地震中理应发挥其重要的作用,鉴于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灾难社会工作发展的薄弱,笔者希望梳理台湾地区9·21地震灾害中社会福利的经验,以期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王斯维是广州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一名专业社工。5·12汶川大地震后,她像全国许许多多的志愿者一样,自发地赶赴灾区开展服务。在四川省绵竹市,她联合其他志愿者组成服务团体,克服种种困难,积极运用社会工作的手法寻求并整合社会救助资源,为灾民开展救援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实务研究,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和江汉大学4月13日在湖北武汉举行“社区社会工作实务研讨会暨中国社会工作实务研究院·武汉楚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15.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将智慧社会与社会工作结合起来,可以驱动社会工作获得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新的机遇。积极探索社会工作在智慧社会中可发挥的作用,实现智慧社会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创新,将成为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提出"智慧社会工作"一词来研究智慧社会与社会工作的重叠领域,初步探析智慧社会工作的概念和意义,并就我国发展智慧社会工作的路径作了探索性阐述。  相似文献   

16.
2009年3月,四川省民政厅在5·12地震重灾区北川设立了第一个专门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北川社会工作站,主要针对灾区群众开展情绪疏导、能力拓展、资源协调方面的工作。我们5名四川省“社工人才百人计划”志愿者,成为了这个工作站的第一批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7.
残疾人是社会特殊群体,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残疾人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方法,可以确立一种新的残疾人观和工作模式来解决我国残疾人相关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推动残疾人整体事业的发展.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尚处在发展阶段,本文着重从残疾人社会工作定义,社会工作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的作用,分析残疾人社会工作在我国的现状,并从社会工作角度提出几点残疾人社会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末社会工作实务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起步,至今已有10余年。在引进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同时,浦东新区也在不断探索社会工作实务的组织形式。目前,浦东新区社工实务开展的平台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组织形态:一是居委社工站(也叫社区工作站);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浦东新区于上个世纪90年代率先开展专业社会工作实务试验,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专业社会工作实务发展之路。光阴荏苒,转瞬20年。专业社会工作实务应社会之需,已有喜人的发展,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专业社工较快增加,服务型社会组织逐渐增多。回眸走来的足迹,不乏深深印记。  相似文献   

20.
5·12地震后.主要由民政部门领军的社工队陆续奔赴灾区开展专业服务.从而开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社会工作灾后服务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