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王夫之的“成性”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王夫之对中国古代哲学作了比较全面的批判总结,达到了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统一.本文只论述他所作的批判总结在人道观方面的一个重要表现——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家(苟子和《易传》)的“成性”说,比较正确和有力地驳斥了宋明唯心主义理学家的“复性”说.  相似文献   

2.
<正> 王夫之继承了先秦以来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宋明时期哲学争论的中心——“理气(道器)”之辩与“心物(知行)”之辩,提出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见解,达到了朴素唯物论与朴素辩证法的统一。王夫之的“体用不二”思想从一个侧面鲜明地体现了这种统一。本文试图从方法论的角度对王夫之的“体用”范畴作点探索。一“体”和“用”是中国哲学史的一对重要范畴。魏晋以来哲学家们通过“体用”之辩,逐步加深了事物运动原因的认识。其正确结论是“体用不二”。  相似文献   

3.
叶秀山同志在《赫拉克利特的宇宙观》(见哲学研究丛刊《外国哲学史论文集》第一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一文中,指出了赫拉克利特在古代希腊哲学思想发展上的重要地位,同时发表了关于早期希腊哲学中几个主要学派的内在关系的见解。他说:赫拉克利特“是古代希腊哲学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在古代伊奥尼亚学派和南意大利学派的基础上创立的一个总结式的学派。赫拉克利特批判地吸取了米利  相似文献   

4.
当代人类最高的科学思维方式,是建立在现代化生产和科学实验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思维发展的总计,并正在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现有的历史资料来看,人类思维的发展,从低到高,是一个大圆圈,或者说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圆圈。这个圆圈大体上包括低高对立统一的两个阶段,即朴素认识或朴素思维阶段  相似文献   

5.
庄子提出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艺术命题 ,是道家所认定的美的特性和标准。老庄的“朴素”是对先于一切而存在的自然本性的揭示 ,是天地大美的本体存在。朴素是体道的终极指向 ,朴素自然是人的本性 ,世俗的利欲污染则使人丧失了本性。美是一种超越形而下层面的存在 ,它的作用不是物的实用作用 ,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或无之用 ,于是无用又成了有用之用。老庄在认真地思考着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风俗以至艺术现象 ,清醒地看到了各种与“朴素”相背离的现象 ,连文艺也堕落为损性害命的东西。从而认定美的本质在于朴素 ,朴素是贯于中国艺术史的一种审美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6.
王夫之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王夫之哲学的最大特点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进行了较完美的结合,呈现为中国“朴素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的成熟形态”和“朴素形态的唯物辩证法发展的高峰”①。那么,为什么王夫之哲学是朴素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成熟形态”和“发展高峰”?它具有哪些朴素唯物辩证法的特征?本文试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进而揭示王夫之哲学卓越的历史地位和独特价值。王夫之哲学具有四个明显的朴素唯物辩证法特征。一、“实有”范畴的崭新概括中国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哲学在探讨世界本原问题时,大多没有摆脱具体物象的…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历史上的思想家,总是把伦理思想同自然观、认识论、政治思想等放在一起研究和阐述,并把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和有关道德的理论论证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世界观政治观和伦理观相结合理论与规范相统一的伦理学体系。王船山的伦理思想也明显地具有这种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特征。他超越前人的地方,就是把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相结合的自然观,运用到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和改造,从而比较  相似文献   

8.
张涛 《齐鲁学刊》2004,(6):39-42
在钱大昕的经史考据成果中,不乏积极的义理探索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佛教轮回说的批判,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钱大昕此举继承和发展了何承天、范缜以来的朴素唯物论和无神论传统,并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对出入佛老的理学的反感和否定,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西文化在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方式、政治法律制度等几个层面存在着分殊和差异,西方文化不可将它仅仅视为一种宗教专制文化,其宗教权力成为一种与世俗王权相分立的力量,从而形成了西方的政治分权传统。中国文化价值观是一个基于有限实用、崇尚人伦和乐的朴素人本主义价值体系,中国文化求真意识的相对缺乏、民族性格之保守、民主宪政思想之不兴等等,皆与这一朴素人本主义价值体系有联系,并对中国的公共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船山思想是一个博大的体系。就他的哲学来说,是中国旧唯物主义哲学的高峰。王船山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传统,批判了唯心主义--特别是宋明理学唯心主义,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形而上学作了批判,创立了一个新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可以说,他把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在若干环节上、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起来。当然,他的哲学也是有很多缺点的:(一)缺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军队系统管理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系统 ,军队系统管理是系统思想在军事领域的具体应用。人类早期的系统思想突出表现在对整体、组织、秩序、结构、等级和“完整性”等方面的认识 ,形成了直观朴素的系统观。特别是具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 ,其传统文化观念的主要特点之一 ,就是“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观和“整合”的系统思想。我国古人把朴素的系统思想 ,自发地运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工程和军事实践等活动 ,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成就。现代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I·普里高津在《从存在到演化》一文中指出 :“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于研究系统性和自发性 ,…  相似文献   

12.
冯憬远先生对船山学研究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揭示了船山认识论中所包含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冯先生认为,船山认识论的明显特点,是在主观与客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知行关系等问题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初步结合。二是挖掘了船山历史观中所包含的具有深刻辩证性的唯物主义因素。冯先生指出,船山历史观的核心无疑是他的历史必然性和合规律性思想。船山不仅揭示了历史演变有其必然趋势,而且认定在这种必然趋势中贯穿着客观规律性和合理性;不仅考察了历史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而且得出了历史具有不可逆性和时势造英雄的结论。三是指出了船山的有无观把中国哲学史上朴素唯物主义的有无观推向了顶峰。冯先生认为,船山从世界的物质性论证了世界的实有性,指出了物质实在性是世界的根本特性;"诚"则是一个最普遍的物质实在概念。可以说,冯先生的船山学研究是20世纪70至80年代船山学术思想研究在中国大陆的缩影,他在船山学术思想研究史上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3.
我曾和艾思奇同志通过几次信,询问他关于哲学上的一些问题。1953年的夏天一个晴朗的日子,我在北京青年出版社会见了艾思奇同志,他穿着朴素、态度诚恳,像是一位忠厚的长者。对我的学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从一个生活在大庆的石油人后代的视角,对大庆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形成进行了解读。平易的叙述和朴素的笔致创造了对大庆独具魅力的审美时空。让我们看到的是生命的温暖、是大庆人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以及这精神背后大庆人宽广的胸怀、崇高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正> 王夫之在批判历史上流行的各种唯心史观,继承前人历史观中富有唯物主义意义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朴素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一在人类社会发展史观方面,王夫之认为我们的祖先起源于“植立之兽”,近乎科学地探讨了  相似文献   

16.
艾青作为由绘画转向诗歌的诗人,绘画影响了他艺术表现的基本方式。抗战时期,他娴熟地把色彩和线条运用于诗歌创作,突出了色彩美和构图美。作为一个爱国诗人和“农人的后裔”,他诗中的色彩和线条饱含了他对祖国的深情,闪耀着朴素的光泽。  相似文献   

17.
<正> 王夫之的哲学、史学思想,学者论述不少,而对其趋时革新的政治思想,似有深入探讨的必要。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浅见。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一个朴素辩证法和朴素唯物主义相结合的比较完整的体系。他论史、论政,坚持“因其时而酌其宜”、“趋时而更新”,他提出的一系列政治主张,也反映了这个特色。第一、主张地方适当分权。王夫之总结了两千年封建统治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有鉴于明朝的覆亡,主张地方分权,使下层统治者,便于因时因地制宜。历代统治者,为了  相似文献   

18.
(一)矛盾转化是一个古老的历史的范畴。早在我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那里就有过一些原始的朴素的猜测和阐述。夏殷时期哲学思想已有萌芽,包含有差异思想、联系思想。形成于殷末周初的《易经》是  相似文献   

19.
“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伦理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合一”作为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核心所在。它以直觉和朴素的方式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沟通 ,智慧动物与养育环境的融合 ,为解决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当今 ,认真剖析其合理思想 ,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建设现代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基层人行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赵友根党的十四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和促进了金融队伍建设和金融体制改革,并取得可喜的成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朴素的感情阶段上,必须从理论上加以研究和探讨,使我们能够获得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