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詞义和概念     
一詞义和概念的关系是語言学理論中的最复杂、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爭論很多。近年来,这个問題也已經引起了我国语言学家的兴趣,发表了好几篇有关的文章,看了之后,得益不小。但是,对有些問題的看法也不尽同意,想提出来討論,以求得正确的认识。詞义是一种复杂的語言現象,它一方面和客观事物或現象有联系,是它們在人們意識中的概括反映,因而詞义就和心理意識和邏輯思維現象有着紧密的、錯纵复杂的联系。另一方面,詞义是語言系統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和語言系统的其他組成要素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它們相互制約,相互依存。苏联語言学家B.B.維諾格拉多夫說得好:“詞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和該詞表示的概念的相应关系(如:  相似文献   

2.
真实性与正确性的关系問題是当前形式邏輯討論中的一个重要問題。为了正确理解形式邏輯的对象、性貭和作用,有必要进一步探討这个問題。現在,就此問題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真实性与正确性的关系問題,实貭上主要涉及下面三个方面:1.推理的具体内容的真实性同形式結構的正确性是否一致?2.形式結構的正确性是不是真实的?其实,这个問題是关于形式結構的正确性是否有客观根据的問題。3.形式邏輯管不管真假的問題。現在我从这三个方面来談真实性与正确性的关系。推理的具体内容的真实性与推理的一般結构的正确性有不一致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形式邏輯問題的討論,是近年來学术界爭鳴最热烈的問題之一。前一时期所討論的,多数是关于形式邏輯的客观基礎、研究对象、認識作用,推理的真实性与正确性,以及形式邏輯和辯証邏辑的关系……等等問题。这些問題的討論与解决,无疑是很重要的。但对于形式邏輯的运用与教学來说,直接关系却較少。这种討論,如不結合形式邏輯內容本身的具体研究,也不易深入。最近一个时期,对于形式邏輯內容本身的研究逐漸增加,如形式邏輯的結構,归納推理、演繹推理的規則、概然推理与一般命題、类此推理以及邏輯与語法的关系等等問題。这些,和形式邏輯的运用与教学关系就比較直接,对于我們搞教学工作的,帮助也較大。但是,我們在教学中所發現而亟待解决的若干問題,还有許多沒有或很少被論及。为了就教于邏輯科学研究者,特就我們在教学中所遇到的若干亟待解决的問題,提出質疑。关于概念的內涵是若干質疑問題之一,共他問題,也將陸續整理  相似文献   

4.
分配問題是最近整頓和巩固人民公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課題。过去一段时間,人們对按劳分配問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在实际工作中又曾出現过平均主义的傾向。应該怎样对待社会主义社会中尚存在的在分配上的差別。共产主义和平均主义的界綫在那里?本文試图就这些問題提出一些看法。由于平均主义实貭上是小资产阶級的平等观,因此在論述这些問題以前,有必要說明一下共产主义平等观和小資产阶級平等观的根本分歧。一、共产主义的平等观平等現念是政法观点之一。平等观总是某一阶級思想体系的一个組成部分,它反映特定阶級的阶級利益和一定的社会經济关系。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阶級有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一作为倫理学对象的道德問題,真可以說是既平常而又复杂。說它平常,是因为人类社会所过的集体生活,需要有人們行为的原則、規范与标准之类,以維持、調节与处理人們之間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間的各种关系。道德便是这些原則、規范与标准等等的一个总的体系。无論是誰,莫不从小就受到一定的道德观的教育与影响,并在毕生的实际生活中,經常无可避免地要碰到各方面的道德問題。 說道德問題复杂,是因为它不同于法律,既无明文规定,又非强制执行,而是  相似文献   

6.
一朱德熙、卢甲文、馬真三位同志在《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1年第4期,51—64頁上发表了一篇題为《关于动詞形容詞“名物化”的問題》的論文,对現在流行的一种企图解决汉語一詞多类現象的理論。即“动詞形容詞名物化”的理論提出評論,附带地也对高名凱的詞类理論提出意見。我們細讀这篇論文之后,觉得这篇論文,正如某些人所說的,①的确是給划分汉語詞类問題打开了一个缺口,但是从这缺口里流出的水却沒有流入他們所希望流入的渠道,相反地,却正好流入了他們所批評的汉語实詞沒有固定詞类的理論的大河、因为这篇論文虽然正当地批評了名物化理論的某些論点,但也有許多矛盾的論証,它不能証明作者們所认为正确的理論,它实际上反而証明了作者們所坚决反对的学說。  相似文献   

7.
形式邏輯的局限性問題,是我国邏輯学界近几年来爭論問題之一。弄清形式邏輯的局限性以及产生这种局限性的根源等问題,这不仅是使我們看清形式邏輯这門古老科学的本来面目,而且有助于我們解决关于修正形式邏輯的問題,有助于我們认识形式邏輯和辯証邏輯的关系。在討論中,虽然大家都认为形式邏輯有局限性,但是由于对形式邏輯局限性的性貭及其根源的看法不同,因而对形式邏輯的局限性能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哲学学会最近举行了哲学年会,在分组读論中,哲学史组围绕我校楊祖陶同志和湖北大学蔡起元、黄劭邦、易紀維等同志所提供的科学論文,对历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同一性問題,展开了爭論,主要在下面几个問題上,有各种不同的意見。一、哲学发展的相对獨立性問題。同志們都一致认为,必須以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相似文献   

9.
世界观与創作方法的关系問題,是一个十分复杂而重要的問題。它涉及文艺与現实的关系,也涉及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这个問題的正确解决,必然对文艺創作和文艺批評有着直接的重大的意义。由于世界观与創作方法的关系问題牵涉到很多复杂的文艺現象。因而,在很多人中間,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着爭論。一些别有用心的反革命分子和修正主义者,曾經在这个問題上散布了极为反动的文艺观点,他們宣揚創作方法可以不受世界观制約的謬論。这种二  相似文献   

10.
閱讀古典文学作品,最大的障碍是詞义問題。一般解决詞义办法,是檢查字典、辭典、作品注解或其它工具书。但字典、辭典上的一个字或詞,常罗列着許多不同的解釋,如果觉得数种解釋都可以說得通的話,究竟采用哪一种呢?如果觉得都說不通的話,又怎么办呢?注解的毛病往往各家說法不同,表面上看,各有各的理由,咱們究竟服从哪一家呢?也有都不合理的,咱們又怎么解决呢?这些問題,是一向存在着的。也就是古典文与人們发生距离的癥結所在。現在針对这些問題,提出几种标准,对进一步正确认識古典文的詞义来說,是有需要的。  相似文献   

11.
究竟什么是哲学的根本問題,学术界已討論两年了,問題仍未解决。为什么討論了这么长的时間还不能达到一个統一的认識呢?因为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問題,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說明白的,它牵涉到許多重大的哲学問題。这里我不打算論述牵涉到的所有問題,而只就有关几个問題提出一点个人的浅見。我的观点是哲学的根本問題只能是一个,而不能是两个。哲学的根本問題即思維对存在的关系問題。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問題。其二,是  相似文献   

12.
《阿Q正傳》是世界上一部不朽的文学名著,它具有多方面的、深刻的意义。对魯迅来說,《阿Q正傳》是他前期思想观点和艺朮观点的艺朮結晶,正确地研究这部作品,就能幫助我們了解魯迅前期的思想特点和創作特点。对文学史来說《阿Q正傳》立下了中国文学里程上的新碑,是現代文学史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而且,它还蘊含着丰富的文艺理論問題,需要我們长期的研究。在当前,如何从典型理論上来研究阿Q典型和阿Q主义,却有重大的和迫切的意义。在文学理論中,“典型形象”一般就是指典型人物形象。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是丰富多采、各不相同的。但是,任何典型形象都是在生动的、具体的和直接感知的生活图画中对社  相似文献   

13.
一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否还会产生悲剧呢?特別是能否运用悲剧形式去反映人民内部矛盾呢?这是文学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中值得探討的一个問題。1957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了老舍同志《論悲剧》一文后,悲剧問題引起了全国文艺界的重視。有些同志同意老舍同志新社会可以有悲剧的說法,但也有不少同志作了否定的回答。广东文艺界和中山大学等高等学校就是在上述爭論的基础上,对現代悲剧問題进一步展开爭論的。  相似文献   

14.
《学术月刊》一九六四年第八期登載了陶翊之先生的《忠王李秀成的評价問題》,认为李秀成被俘后“坐实”是降,不是伪降,但忠王仍然“忠于天国”,“沒有变节”。这是一种比伪降論更加明目張胆、更加露骨地宣揚保命哲学的奇谈怪論,是一篇彻头彻尾鼓吹投降主义的文章。以下耽陶文的主要論点,提出我們的看法。臆造的幻象历史现象总是十分复杂的。在历史研究过程中,人們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真假混淆、貌似矛盾的現象。可是,常常也会出現不是由于客現存在,而是出于人們头  相似文献   

15.
句子是說話的基本单位。句子,不論长短,总是由詞組織起来的。詞和詞組成为句子的时候,都有一定的组織规则。人們把許許多多句子的結构加以分析、归納,得出了若干种在句子里起不同作用的結构单位,这种组成句子的結构单位,就称之为“句子成分”。现代汉語在句法分析上存在着两大問題:一是现代汉語的句子应該划分为哪几种結构单位,卽通常說的句子成分。这里面包括了划分成分的依据、句子成分的定  相似文献   

16.
近年來,我國統計論壇上开展了关于統計学研究对象及其有关問題的討論。討論中,出現了兩个大的不同的派别:一派認为统計学是研究社会现象,主要是經济現象的科学;另一派認为統計学是一門方法論的科学。兩派之中,关于对象的表述以及有关問題,也有不同的意見。事实上,关于統計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內容諸問題,在我国統計界比較長期地存在着認識上的分歧,这样,一定程度地妨碍着統計科学更好地去概括总結統計实践的經騐,使它落后于我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設的需要。在一九五九年五月中國人民大学統計系召开并邀請二十多个單位參加的“关于如  相似文献   

17.
据《法国托马斯主义》杂志1963年1~3月号介紹說,作者著书的目的是想“把讀者引导到一个法学和哲学相遇的領域中去”。介紹說,作者只打算让讀者大略看到有那么一个“文化循环”。他并指出在这方面有三个基本问题:邏輯问题(关于法学的概念和它的定义);本体論问題(法学基础,它的来源和价值);非本体論问題(使用的方法等)。他的这个意見是很好的,不过按照三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个月来,我們結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进行了几次关于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結合的創作:方法的討論。这个討論,对于提高我們的馬列主义文艺理論的水平,开展文学史的研究工作,指导我們的創作实践,都有巨大的意义。經过討論,許多问题比以前明确了,但有些问题,看法仍有分歧,特別是接触到中国现代一些作家和作品的时候,意見更多。下面打算就討論中所爭論的若干論点,結合“五四”时期文学史上的一些問題,談談我个人粗淺的看法。首先提出來的問題是对革命的現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結合中的“革命的”的  相似文献   

19.
这份大綱是我們在教育革命的大破大立过程中集体編制的。前后經过七次革命、二十多次革新。在編写的过程中曾經克服了忽視毛澤东文艺思想体系的簡单化傾向和为理論而理論的教条主义傾向。同时又經过了六次全系大辯論。因此編写的过程就是我們不断解放思想、不断革命的过程,也是与各种对立面斗爭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但是現在的这份大綱仍是草案,内容还很不成熟,有些新的理論問題,还有待于今后很好的研究和总結。将它发表,只是为了更广泛的吸收意見、发現問題,以便进一步来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20.
訪苏小記     
今年二月初,我和賀麟、任继愈、張镛等同志共四人,用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代表团的名义,应苏联科学院的邀請,去苏联訪問了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我們到的城市共有三个,就是莫斯枓、列宁格勒和基輔:这是因为这三个城市里都有哲学研究机关的緣故。但是除了哲学研究所以外,我們也和莫斯科大学的哲学系、列宁格勒大学的哲学系和基輔大学的历史哲学系許多同志見了面,也交談了許多問題。我們觉得,苏联同志在哲学研究方面,是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学習的。我現在就把印象此較深的几点向同学們簡單談一談。第一,苏联同志非常注意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結合問题。总的說来,現代自然科学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但是因为唯心主义的观点和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