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策  边勇 《理论界》2007,(6):225-226
中国古典诗人出色地运用了逆向思维的方法,以实情虚写,反笔见正,逆向设喻,乐景写哀,反客为主等手法,塑造出许多新的形象,创造出一些全新的意境,使得诗歌别具魅力。  相似文献   

2.
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分析磨蚀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向思维是人们的另类思维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二语习得理论及其研究成果被引入以来,倍受我国广大外语工作者的追捧,尤其在外语教学方面,涌现出大批自主研究成果。以此试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探讨二语习得的逆过程,即二语磨蚀现象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并认为如果外语研究能在逆向思维的指导下,从磨蚀的角度换位反思,就能多视角地给外语教学提供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中国象思维与西方概念思维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象思维这个概念 ,是作者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 ,特别是在研究中国传统思维的特征中经过升华而提出来的。象思维之象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观之 ,它的成熟表现形式 ,就是《周易》中的卦象以及道家的道象 ,也包括禅宗悟禅之禅象。文章对中国象思维与西方概念思维进行了比较分析 ,指出象思维具有概念思维所不可比拟的整体创造活力、广阔的思维时空和丰富的内涵。要克服现代人“无家可归”的悲剧情境 ,回归人之本真 ,就必须回归“原创之思”的象思维。  相似文献   

4.
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人才。针对当前职业教育中出现的教学方式呆板、教学内容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等情况。我们提出了逆向思维教育模式。该模式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尊重教育规律,以全新的教育理念,采用贴近市场和学生实际的实践教学方式,最终能充分提高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陈甘霖 《兰州学刊》2003,(5):162-163
西部开发不仅是西部社会经济变革 ,社会主体生存方式和生存质量的革命 ,更是一场观念革命。西部地区旧有的思想观念已成为制约西部开发健康顺利实施的战略性的瓶颈因素。逆向创新思维具有特殊的思维关系结构、模式和运行机制 ,在观念创新方面有独到功效 ,发挥着独特作用 ,应该围绕“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理念 ,以创新精神 ,发挥逆向创新思维在观念更新方面的长处 ,破除西部社会主体精神结构中与市场化条件下西部开发的客观需要正相对立的旧有的思想观念元素及依附其上的制度体制 ,确定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发展观 ,走健康协调的开发道路  相似文献   

6.
待优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是提高整体教育质量的关键步骤。传统待优生教育秉持提高待优生学业成绩的思维定式,阻碍了待优生优势潜能的充分发展,限制了多元共生人才格局的形成。逆向思维是一种逆常规思路思考的方法,具有双向性、质疑性、开放性和非逻辑性的特点,为待优生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启示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革新传统唯分数的单一评价机制,助力待优生向优秀生转化。具体到教育实践中,可从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念、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内容、运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采取全面综合的考评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落实。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经验性总体直观、循环变易与矛盾和谐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①,那么老子的哲学几乎囊括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所有特征,而且表现得非常明显,但总体说来,在老子那里,辩证的思维方式最为突出,而且,老子的辩证思维方式和他的自然无为价值取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而,称老子的思维方式为自然无为的辩证思维,首先是最能把老子的思维方式和其他学派的思维方式相区别,其次这也是对老子思维方式科学的概括.本文主要从老子对"道"、自然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等方面阐述老子自然无为的辩证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海缘世界观是从海洋的视角出发重新理解和阐释整个地球上的世界,不只是理解海洋本身,经历了从西方中心论的利己主义到人类共同体的范式演变与转换。走出西方中心论是一个漫长过程,麦金德的"海陆争斗的世界观"是个过渡。佩恩通过系统揭示人类不同区域如何通过海洋与河流、湖泊进行交流与互动的社会网络,建立了重述世界历史的海-河网络解释框架。杨国桢基于本土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中华海洋文明是和平导向的海陆一体型文明。习近平提出的"海洋命运共同体"是自觉走向"类文明"层次上建构的"海缘世界观",其核心思想与精神可以概括为:以海为媒,广结善缘。"海洋命运共同体",以海为媒,必将促进世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文学术界对西方哲学核心概念on(Being)的理解是从英文而进入希腊文,而二者各有自己的语言结构和思想框架,英文的to be系统以及由之而来的思想结构,希腊文的eimi以及由之展开的思想结构,都复杂于中文.中文学术界对on(Being)的理解和中译,从清末的严复到民国时期的陈康,再到共和国前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框架及改革开放后众多学人对如何解释on(Being)的争论,展开了一个比较哲学的视域.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哲学产生之前的西方传统哲学以不同的理论方式涉猎了"历史"的规定.从总的倾向分析,西方传统哲学均以"超历史"的方式解释"历史"的性质,将"历史"置于"本体"或"意识"的形而上学基础上加以说明.马克思哲学的唯物"历史"观以关于实践的现实性思考方式为前提,将传统哲学附加于"历史"之上的"超历史"因素归之于"历史"活动本身,将对"历史"的具体理解真切地返归到本来的生活根基上.这一思考方式确立的实质是将"历史"具体的和现实的规定还原于历史的境遇与条件之中.正因如此,马克思哲学的唯物"历史"观既不是诉诸"历史"的普遍性解释原则,也不是经验式地归结为流变的"历史"现象的描述,而是提供了超越以往哲学的抽象解释,使之真正具有了现实性力量的客观内容,并确立了揭示"历史"发展趋势的现实性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11.
行政垄断的反垄断法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垄断是一种兼具行政违法性与经济违法性双重违法属性的竞合违法行为。但行政违法性才是其本质属性,以反垄断法规制行政垄断缺乏理论基础。且在实践中,以反垄断法调整行政垄断的效果也并不理想。因此,改革和完善行政救济手段,以行政法规制行政垄断才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愈来愈重要的角色。然而迄今为止获诺贝尔奖的7位华裔学者均为海外人士,国内的学者不仅与诺贝尔奖无缘,甚至连提名也没有。本文由此考察了中国科学研究现状,反思了中国科学研究的发展,从社会环境、政策和体制等方面就中国在培育创新机制和科研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三权分立思想作为审判权独立的根据在理论上存在不足,三权分立不是法治社会的标志,我国的审判权也不同于西方的司法权。我国的审判权包括普遍意义上的裁判权、具有自身特色的调解权、行政角色浓厚的判决执行权和在政法委统一领导下的政法委决议执行权。从制度功能来看,裁判权、调解权基本等同于司法权,是审判权独立的主体,并且为了防止法官以判逼调,调解权应当独立于裁判权。裁判执行权、政法委决议执行权因不具有居中裁判性质,不是审判权独立的内容。要求审判权完全独立是脱离了中国国情的空想;以审判机构的独立代替审判权独立犯了逻辑上的错误;没有独立地位法官的审判程序将无法克服程序内在的缺陷。审判权独立应当是具有独立地位的办案法官、办案程序与办案保障三者相结合的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14.
用新思维解读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新时期我党的重要战略任务 ,是根据国内形势、国际局势和党的状况 ,总结经验教训所作出的正确决策。我们应从革命党与执政党的区别来理解执政能力建设的涵义 ,从新思维看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质与意义 ,加强中国共产党人自身的能力建设 ,推进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5.
《周易》象思维在现代哲学范式中的解读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丽野 《社会科学》2006,1(12):172-178
对《周易》卦象哲学意义的解读通常是以近代哲学思维范式来进行的,即把卦象理解为“古代朴素辩证法”。如以现代哲学思维范式来解读,卦象是“存在(是)”的思维,是表现“势”的。它以“势”来规定“存在者”,又以“存在者”来参与“势”,现代哲学范式在批判方面是成功的,在建设方面是不成功的。因其并未能找到再现“生存状态”的语言。卦象以非语言的“领会”的方式“去蔽”,再现了处于时间中的“生存状态”,满足了现代哲学范式对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要求,也为道德重建提供了生存论的根据。  相似文献   

16.
公平竞争的伦理学界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公平竞争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公平竞争概念本身却论说寥寥,缺少系统、深入的研究。很难想象,一种真正严密无可辩驳的理论能够不以严密的概念分析为基础。通过考察公平竞争的适用对象发现,公平竞争是合作社会体系中人们之间的利益争胜行为,既有形式要件又有实质要件,即当且仅当有规则且规则为竞争各方认同并遵守,同时又符合善之精神的竞争才是公平的。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带来的美学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自力 《文史哲》2004,3(5):13-19
数字化技术和新媒体空间力量不仅重新型构了哲学美学上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对数字世界艺术创作和消费的观念与实践提出挑战,同时也为研究赛博空间或虚拟世界的美感经验,及其与人类思维想象空间的联系创造了更为直接的条件。数字化时代存在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赛博空间同样具有美感特质,建立针对数字化审美艺术的新媒体美学已是相当紧迫的问题,艺术家、美学家应面对挑战,担负起时代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刘顺 《阴山学刊》2007,20(2):61-65
“生”与“死”是孔子学说中没有明言的问题,通过遮诠的表述,孔子表达了对“生”、“死”问题上采用对象化把握方式的反对。孔子对“知生”与“知死”割裂表诠,意在通过不可言说的言说,达到对“知生”与“知死”本是同一过程的领悟。在此领悟中,此在退回到本真能在。知生即为知死,知死即为知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