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目标企业的定价是目标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中心问题,本文从博弈的角度,对并购双方的评估过程及定价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公司并购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手段,长期以来一直是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关注的焦点.在购并过程中,核心问题是购并价格,即合理评估目标公司的价值.确定目标公司价值主要有收益评价法、市场比较法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三种方法,本文将对上述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企业并购整合中的员工抵制:动因分析与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并购是增强公司实力,创造竟争优势及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企业并购整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员工抵制问题,员工抵制是影响并购绩效的重要因素.目标企业员工产生抵制情绪的动因是多样的:企业文化差异是导致员工产生抵制情绪的根本原因;管理风格差异是导致负工抵制的重要原因;双方势力对立会导致目标企业员工抵制并购整合;目标企业员工原有的心理契约受到破坏,从而抵制并购整合;目标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被打破,从而产生抵制情绪等.企业可以通过整合双方企业文化、加强与目标企业员工的沟通、鼓动员工参与、提升员工待遇及外聘经理等途径,降低目标企业的员工抵制.  相似文献   

4.
众多企业并购行为的诱因和目标,构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并购行为的动机体系.企业并购有经济动因,以及非经济动因.企业或通过并购实现规模效益,或通过并购重组实现更多的融资,但也有企业为规避政策、法规及其他的限制而实行并购等,需对此加强规范和监管.  相似文献   

5.
傅璇 《兰州学刊》2005,(5):132-134
基于企业并购交易模式中实证理论,本文分别从主并公司与目标公司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不同并购交易支付工具的财富效应与适用情境,提出了主并公司与目标公司并购交易模式的选择标准与策略.针对国内企业并购交易模式发展现状,笔者也提出了推动中国企业并购交易工具多元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琬屏 《阴山学刊》2006,20(4):123-124
企业在兼并重组中的定价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难以有统一标准.本文从并购全过程以及并购双方的角度采用博弈处理进行评估,并通过计算联合企业的价值来评估并购行为的价值,从而为并购行为进行客观评估。  相似文献   

7.
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主要来自于并购后的整合。企业并购整合中目标企业的员工抵制是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海信并购整合科龙这一案例的分析讨论,可以发现,企业并购整合中目标企业的员工抵制会降低企业并购绩效,而且这种作用会随着整合过程的深入而增强;目标企业的员工抵制会受到双方企业的文化差异、管理风格,以及是否为目标企业设立明确的战略目标等因素的影响;员工抵制对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会因为外聘经理的调节作用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深化,我国高科技企业跨国并购行为将会越来越多.我国高科技企业实施跨国并购品牌管理存在的问题:对自身品牌国际竞争力的判断存在偏差;跨国并购中品牌资产转移障碍较大;跨国并购后采用的品牌组合失误;跨国并购后品牌整合及形象提升力度不够等.我国高科技企业跨国并购品牌管理应采取的对策:明确品牌并购目的,加强市场调研分析,适度扩大并购目标品牌的选择范围;实施跨国品牌并购应做好品牌组合规划;采取多种手段,努力提升品牌形象与竞争力等.  相似文献   

9.
三联集团的企业并购基本上是成功的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三联企业并购具有鲜明的特色 :( 1 )以第三产业中的企业为主要的并购目标 ;( 2 )在实施并购中充分体现了以无形资产为企业并购的核心能力 ;( 3 )在实施混合并购时 ,特别注意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性。三联集团在并购中对目标企业的选择、并购方式的选择、并购后组织制度调整、并购中的资源配置进行了灵活多样、艰难曲折而又卓有成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并购中目标企业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并购的目标企业的定量评价方法具有局限性。运用模糊数学工具,可以全面考虑并购所涉及的各个因素,并把定性的因素定量化,建立并购目标选择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最优并购目标选择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