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对心理学中国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心理学中国化问题的提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中国学者心理学中国化研究的已有成果和存在问题作了论证,并在此基础上对心理学中国化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中国化研究议题是中国心理学未来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国心理学早期在学习、模仿和跟随西方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但早期对西方心理学的过度借鉴,导致中国心理学逐渐失去对中国人民心理本真的研究,学术界在心理学中国化研究过程中出现学术分歧。通过西方和中国心理学发展脉络对比分析,对心理学中国化研究中的科学观、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实证资料等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中国心理学研究者要在学术立场上形成统一认识,构建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学术传统:在科学观方面,心理学中国化应该以大科学观统摄小科学观,注重对心理规律实体性和心理规律精神性的研究,弱化方法中心论的倾向,强化问题中心论的立场;在研究范式方面,对待客观研究范式与主观研究范式应该采取“适度原则”,保持研究的科学性、有效性;合理性,从多维视角开展心理学中国化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以本土文化传统为根基,突破对自然科学模式或人文科学模式的依赖,改变过于强调外在形式的观念,注重对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心理现象开展具有现实解释力和价值引导力的研究;在实证资料方面,在实证资料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加强理论反思与坚守能力,使基于本土文化的心理学研究用来指导实践和服务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1980年中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作为中国开始系统引进和发展管理心理学的标志,回顾了我国管理心理学25年来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了管理心理学所面临的研究前景:社会经济转型中的组织变革与发展,人力资源系统的开发,组织文化与学习模式的研究,经济心理与国家金融安全的研究。另外,还对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提出了建议:重视理论问题的研究,加大研究投入,走理论创新与应用开发相结合的道路;走中国化的道路;管理心理学家应加强与其他领域专家合作。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国内外学习心理学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学习心理学研究应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借助脑科学等现代科技成果,以研究学习心理机制和学习潜能开发为中心,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心理学理论的主张;对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应用前景和有关理论问题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国内外学习心理学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学习心理学研究应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借助脑科学等现代科技成果,以研究学习心理机制和学习潜能开发为中心,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心理学理论的主张;对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应用前景和有关理论问题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试论人格研究的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格研究的中国化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只有中国特色的人格理论才能较好地解释、预测和干预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人格理论的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现实对人格研究的需求决定了人格研究必须中国化;人格研究的中国化可以从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等方面进行;在研究方法上应坚持辩证唯物论的指导思想,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多元研究取向和多种研究方法并存.  相似文献   

7.
中国主流心理学是西方文化的中国翻版,随着西方主流心理学的式微,文化心理学与跨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为中国本土心理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中国心理学在研究中形成的城乡分野问题,使中国心理学很难形成心理学统一体.对城乡文化研究的整合问题将是中国心理学本土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
躯体化是个体以躯体生理症状来应对心理苦痛和情绪问题,是一种文化背景下苦痛表达的习惯用语。躯体化的理论理解主要从医学人类学、精神病学以及心理学角度。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一些文化领域里存在着混合了躯体症状及情绪症状的躯体化表现,中国的躯体化研究主要从情感表达方式、身心观、社会污名等角度来解释。在此意义上,躯体化具有社会适应功能,有助于作出完整的临床诊断评估与治疗,发展本土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9.
陈元晖先生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动力和研究内容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在发展心理学领域提出了"濡化"概念来解释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对动物本能取向和共同人性观点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在心理学研究方法方面指出了形而上学方法和实证主义方法的各自局限,倡导采用辩证法思想和矛盾分析的方法。本文主要从陈元晖教育心理学思想、濡化思想、社会心理学思想和心理学方法论思想四个方面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笔迹心理学的研究起源于现代,其发展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笔迹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三条发展路径:第一条路径是笔迹学,第二条路径是笔迹心理学,第三条路径是笔迹分析;二是汉字笔迹心理学的研究呈现出实证研究和经验总结式研究两大序列;三是笔迹分析的结论表述缺乏统一的标准,没有相应的概念体系。针对关于笔迹学、笔迹分析、笔迹心理学的不同提法问题,关于笔迹心理学的科学性问题,关于笔迹分析的偏离轨道倾向问题提出了述评观点。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70年代以来,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企业国有化趋势作出了深刻的分析,阐述了生产社会化与国有化的关系,留下了至今具有许多重要认识价值的思想,也留下了一些需要根据新的事实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所有这些,对于进一步认识中国市场取向改革中的国有制问题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自尊对个体健康心理以及良好个性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藏族大学生由于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其存在着种种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对藏族大学生自尊水平及其规律的调查,为有针对性地对藏族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区分了理论和理论学科的基础上,阐述了建立理论心理学的必要性、理论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建立理论心理学的障碍、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的区别、理论心理学发展的状况,指出理论心理学在心理学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将大大促进心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化与心理学关系的三种研究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后半期开始,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从而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是有关文化与心理学关系的三种主要的研究模式。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文化群体的心理与行为比较;文化心理学研究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本土心理学研究本土背景中与文化相关的和从文化派生出来的心理与行为活动。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最终,通过一种深层结构理论,即一种普适性理论将会把它们的研究结果整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困境及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人文转向之产物,重视对不同文化群体或个体心理差异的研究,要求把文化纳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以摆脱西方科学主义倾向心理学因排斥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理论困境。但是通过对其理论假设的分析发现,文化心理学也潜藏着制约其发展的危机,如果不对这种危机进行清楚的认识并提出解决的方法,那么文化心理学也将陷入自己预设下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6.
新增心理学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凝练专业发展方向,这对于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优化有着重要意义。以延边大学新增心理学专业为例,确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心理两个专业方向,面向学校、企业和社区,以培养有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社区心理学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形成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探讨和建构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应用技能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问题的心理学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研究旨在探讨心理学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总结心理学中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研究以及可以用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心理学成果,并探索心理学在环境保护的问题上如何发展自己.通过对文献进行质的分析,得出结论:环境保护工作中亟需心理学的研究,而现有的心理学中可以直接用于环境保护的成果很少.虽然在环境心理学、生态和绿色心理学的研究中,已经开始了对环境保护中的心理学问题的研究,但是研究在量和质两方面都很不足.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为服务于环境保护,心理学在理论上应采取新的系统和生态学的范式,在实践上应探索具体的环境保护的心理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民族心理研究中文化偏差的克服:向文化人类学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心理研究机械照搬经典科学心理学范式,容易导致文化偏差。文化人类学研究获得的心理知识表明,人类各民族的心理有相似性和差异性,心理与文化有密切关联,西方范式心理学知识难以充分解释非西方文化中的心理现象。民族心理研究中,应借鉴人类学理念和方法,以克服文化偏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对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进行分析,指出了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认知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和个性品质。研究证明: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和向上的心理,促进师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行为研究进展评述:方法论和理论范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营销管理学科体系根基的消费者行为研究,目前在方法论和理论范式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把一个完整的消费者身心假设为各元素和局部过程的简单组合;缺乏横贯不同层面的系统整体研究方法论;静态、局部现象代替整体心理行为规律。要突破这些研究难题,必须从系统全息论出发,融合消费者先天气质特征与后天外部环境作用,构建一个关于消费者气质-行为整体系统的理论范式,研究消费者身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时空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