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人多地少、经济发达的特征决定了国际化大都市的农业发展必须向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科技化、产业化、融合化转型,以形成相对发展优势。上海应充分发挥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巨量的市场规模优势,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体验农业等高级业态,推动农业的纯生产功能向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等复合型功能延伸,加快推动郊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法制化是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在此进程中政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承担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具体包括立法责任、执法责任和监督责任.由于客观上存在政府履行公共职能和谋取部门利益之间的矛盾,因此立法机构以及社会各界有必要对政府发挥推动法制化作用的同时对其加以必要的制约和监督.  相似文献   

3.
刘重 《城市》2009,(5):49-52
一、国外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与做法 (一)强化政府对农村公共物品投资的引导 世界发达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农业改造与发展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在市场经济时代.除了提高农业自身的资本积累和投资能力外.其余巨额资金投入主要由财政来解决。提供农村公共物品是财政支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现代化农业成为发展的新目标。然而,想要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更多取决于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现阶段,为了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农业科技的投入为前提,改善农业发展的科技环境,完善农业经济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加快实现从科技管理向创新治理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福全 《科学发展》2014,(10):64-67
创新趋势和现实需求要求科技管理向创新治理转变,转变的思路和内容是:从以控制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向以协调为中心的治理理念转变,从政府作为唯一的管理者向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治理转变,从管理科技向治理创新转变,从计划管理和政策管理为主向多手段治理转变。转变的具体对策包括:建立权威的创新治理机构、培育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完善创新治理规则、提高创新治理能力和水平等。  相似文献   

6.
从8月起,本刊携手由欧得国际(ODYSSEY INTERNATIONAL)牵头的“知识农业”团队,推出“新农业”系列专栏,介绍国际上以及台湾地区的科技农业、知识农业、创新农业的成功案例,并结合大陆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思路,推动两岸农业合作的加强。围绕这一宗旨,还将举办2009金秋(两岸)新农村经济特色产业化高峰会等现代新农业系列活动,提供与商业操作对接的服务,整合两岸特色资源,搭建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7.
面向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上海科技创新治理必须不断适应日新月异的全球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不断适应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新任务,不断适应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这就要求上海必须围绕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总体布局,遵循创新发展规律和科技治理规律,以完善党对科技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为统领,以强化政府宏观科技管理的主导作用为关键,以更好动员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为支撑,以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为根本,以建立适应科技发展趋势的法制体系为基础,以开放合作参与全球创新治理为方向,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开放合作的科技创新治理体制,努力成为全球科技创新治理的标杆城市。  相似文献   

8.
胡琪 《科学发展》2012,(10):42-56
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上海新农村建设,除了加快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公共管理与服务外,农业人口自身的发展问题不容忽视。目前,上海城乡的人口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人口已越来越少,本地农业就业人口面临数量和质量弱化等问题。展望上海农业人口发展方向与具体发展目标,在重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对提升农业产业水平、转变发展方式的引领作用,实现生产者素质的稳步提高,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9.
上海要紧紧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国内科创板和注册制改革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坚持问题导向、企业主体、以人为本、开放合作的原则,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深化科创板关键制度改革为主攻方向,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为纽带,推动政府各部门协同、政府与企业协作,吸引创新人才积聚,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动力,鼓励创新企业不断拓展自身创新链和产业链,推动形成增长新亮点、发展新优势,在服务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科技合作与竞争中发挥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天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双 《城市》2016,(8):40-44
目前,天津农业发展存在着内部结构种植畸重、区域布局分散、农业成本控制乏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支撑功能不强以及规模化经营效应不显著等供给侧的薄弱环节,要以生态循环农业、休闲创意农业、现代设施农业、高效精品农业、外向品牌农业为主要方向,通过调整农业种养结构、提高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化水平、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健全土地流转服务、鼓励农业规模化经营、支持农业合作组织发展以及拓展区域农业合作领域等举措,扩大农业有效供给,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现在整个社会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支持创新的环境上都存在不足.政府应该创造环境,提供公共基础设施,搭建公共技术平台,使资源有利于向创新领域流动.  相似文献   

12.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以现代科技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程度是影响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力。农业越是发达的国家,科技进步的作用也越显著。美国农业从业人数仅占总人数的3%,却成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创汇国。究其原因,科技是结构变革的重要推动力。日本战后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到75%,远远高于我国42%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胡德平 《城市》2007,(2):28-32
一、能力政府:特大城市视阈下的空间定位、目标模式与基本品质 所谓能力政府,就是指"能够有效运用公共权力与制度资源,协调政府、市场与社会,整合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创造公共物品的政府".在特大城市的视阈下,由于城市经营和城市管理的复杂性,以及城市政府行政的效率需求,能力政府显然是"能本"取向的政府,它要求的是政府能够以科学、民主、法治的行政方式和手段,有力、有效、有为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进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公共福祉,促进城市的快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红梅  卢剑林 《职业》2017,(26):97-98
河北唐山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简称实训中心)是河北省政府批准建设的一所高级能人才培训基地,是河北省首个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肩负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唐山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任.实训中心的建设将定位于"高端引领,中高端为主.面向全市,服务京津冀,创新模式,突出公共,突显公益".实现技能培训、校企合作、技能鉴定和技能竞赛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农业英科技语的翻译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目前我国从事农业科技英语翻译的人员并不多,农业科技英语有着很多自己的词汇和表达特点。本文从农业科技英语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其特点,造成翻译困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技巧,希望对从事该领域的读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共性技术的研发服务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建设共性技术研发服务体系是政府公共科技政策的核心之一。虽然上海共性技术研发服务体系已逐步形成,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上海加快建设共性技术研发服务体系,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上海发展全局和技术创新前景出发,进一步创新思路,大胆突破体制障碍,加强资源整合力度,着力构建和完善"一个体系"、"两个机制"和"四个系统",提升共性技术研发服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前,政府的职能一直以统治为主,在此之后,政府管理经济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逐渐增强。伴随政府管理经济社会公共事务职能的增强,在政府及公共管理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即公共行政学。然而随着政府管理经济社会公共事务职能的增强,政府开始陷入机构臃肿、腐败、涣散、效率低下、以公谋私的困境。面对这一“政府失灵”现象,西方掀起了“重  相似文献   

18.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应该在建立现代意义上的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从由党委政府“撑船”向由党委政府“掌舵”转变上取得突破。如同市场不是万灵的一样,政府也不是万能的,政府要变以往的“政府独揽”为“多方参与”,通过公共服务的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寓社会管理于公共服务之中,使政府的社会管理体制从以行政管制为主转变到以公共服务为主。具体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成啸 《科学发展》2016,(9):83-90
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在公共文化领域,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涉及服务理念、职能体系、服务机制与方式的全方位变革,尤其依赖于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更加高效的供给制度,整合全社会资源,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服务.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与墨尔本剧院的PPP合作模式,将政府公共部门推到了规划者与服务者的角色,实现了规划与生产的分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产品供给出现了结构性、区域性、暂时性的低水平相对过剩。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农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益问题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根本上还是只能从农业着眼,从拓展农民从业空间和收入渠道入手,从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特色农业来展开。一、特色农业的概念目前,有关特色农业的概念6尚无统一的界定。王建农等认为,“特色农业是具有区域地缘、工艺特色和高新技术特色的农业产业总称”。邹东生认为,“特色农业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借助科技创新和资源异质化,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