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应当重新审视实用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沧 《河北学刊》2005,25(3):51-57
实用主义具有积极、创新和求实的性质,本质上是实践主义、多元主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它并非主张“有用即真理,强权即公道”,而是强调实践、经验、效果三位一体;它重行动反空谈,重效用反虚夸,主张不断探索和实验,反对普遍真理和绝对真理;它重视理论结合实际,以挫败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要求将玄学拉回现实,创立实践哲学,贴近人类生活,完善真善美统一的真理观,建立创造性方法论和审美主义人生观。新实用主义则立足协同性、相对性、后现代主义和文化自由论,给狭隘理性以重击。因此,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应当重新审视实用主义。  相似文献   

2.
涂尔干认为实用主义对传统理性与真理的颠覆将导致社会失范,他以社会学来克服实用主义之蔽,并重建理性和真理.他把理性和真理看作是集体表现,从集体表现的视角批判并超越了实用主义的真理观,重新解释了真理的特征及其对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作用.涂尔干对实用主义的批判和对社会规范的重建在当代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苗春荣 《北方论丛》2016,(5):136-140
美国是实用主义的阵营,皮尔斯、威廉·詹姆斯、杜威是众所周知的实用主义创始时期的重要人物,但实际上同一时期的英国也有一位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为实用主义的创立立下汗马功劳,此人为费迪南德·席勒.费迪南德·席勒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绝对唯心主义分庭抗礼,不懈地辩论,为实用主义理论的形成开辟了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席勒批判了传统真理理论的弊端、要害及其依赖的形式逻辑,在真理的形成、检验、标准等方面超越传统的真理理论,开启了真理的实践维度,使真理从高高在上的大写的真理变成与每个人都紧密相关的小写的真理.  相似文献   

4.
实用主义的真理实效论立足于思想观念与人、人的活动的关系来确定思想观念的真假.它认为,一个概念或命题的意义是参照对这个概念或命题的应用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或实验效果给出的,因而真的信念是那些富有实效的信念.这对事实(真理)与价值的二分法是一个有力的冲击,也是对其关系的一种有意义的解答.但实用主义用具有异质性的效用、价值来统领真理、取消真理,归根到底是片面而站不住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与真理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但在人类具体的历史的生活实践中,它们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并可以内在统一的.  相似文献   

5.
从詹姆士到罗蒂的实用主义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用主义具有积极、创新和求实的性质,本质上是实践主义、工具主义、经验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不是“有用即真理,强权即公道”;而是实践、经验、效果三位一体;它重行动反空谈,重效用反虚夸;主张不断探索和实验,反对施诸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和绝对真理;重视理论结合实际,以挫败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将玄学拉回现实,创立实践哲学,完善真善美统一的真理观,建立创造性方法论。新实用主义则立足“协同性”、“相对性”和“背景主义”,给绝对理性以重击。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说的这段话可以看成是对真理所下的最精确的定义。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个命题首先表明了真理与错误区别的根本点。在一定的具体的历史的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就是真理,它不是主观对客观的歪曲反映,不是错误。这同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的在“非常有限的领域”、“狭窄的领域”里,真理和错误的对立具有绝对意义的看法是一致的。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个命题还表明,真理是绝对的,同时又是相对的,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符合,具有客观真理的意义,当然就具有真理的绝对性,正如列宁所指出:“承认客观的即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真理,也就是这样或那样地承认绝对真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  相似文献   

7.
阐明认识的任务是要达到真理性的认识,通过实践发现真理,证实真理,发展真理,并通过真理性认识改造世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对真理的认识是一个发展过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这是因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属于意识的范围。只有人们的主观认识才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而客观事物本身无正确和错误之分;真理的内容又是客观的,这是因为人们的正确认识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真理的客观性,表明它包含着不依任何个人、集团、阶级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就是客观真理。唯物论承认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存在客观物质世界。承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必然结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反对形形色色的主观真理论。  相似文献   

8.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是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重大问题,其深层原因在于对真理和价值的尺度以及价值的层次结构的认识存在分歧.在很长时期内,人们强调从客体方面把握真理的属性,却未能正视真理具有价值意义上的"满足"关系,尤其是对实用主义并非科学的批判导致了真理的效用价值被严重忽视.其实,真理与价值原本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存在着递进一反馈的关系,即由追求超功利的直接价值(求真)进至到追求功利的间接价值(求善),而求善活动的实现又反作用于、并强化着人们的真理追求.  相似文献   

9.
真理和错误是认识论中的一对基本范畴。在认识论范围之外,无所谓真理和错误。所谓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或正确认识),就是主观符合于客观的认识。真理,从表现形式上看是主观的,但又不是纯主观的东西;从内容来说它又是客观的,它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或人类的客观内容,但它又不等于客观现实。所以,真理有其主观的形式,客观的内容,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人的主观认识,包括思想、理论、学说等,只有符合于客观实际的,才叫做真理。所谓错误,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的反映,就是主观不符合于客观的认识。错误,也有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全面深入地比较了实事求是与詹姆士实用主义的异同。詹姆士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都讲实际、注重实践及实际效果、批判不切实际的理论, 在形态上有某些相似。但是无论它们各自的真理、真理标准、实际效果、价值取向, 还是各自的理论基础、方法原则都相去甚远。它们各自的精神实质不同, 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文中说明了划清实事求是与詹姆士实用主义界限的重要性, 特别指出了那些故意或无意把詹姆士实用主义与实事求是混淆起来的错误及其危害。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地理空间移动是人类基本的空间行为之一.本文分析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基本类型,重点探讨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特点及其对回族的影响,对深入研究大分散状态下回族族群认同及其文化一体形成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一是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是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人口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三是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四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在未来仍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  相似文献   

14.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起源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形成于苏共,对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极大。邓小平身体力行地作出了表率,废除了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这是对毛泽东干部路线的直接承存和发展,不仅在中共历史上,而且在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史上也属首创,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在中国政治系统中充当着中央政府行使职权的代理者和具体执行者的角色,在社会转型期,更多地承担着直面各种社会矛盾的重任,其公信力建设对于提高国家整体治理能力有着重大意义。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弱化不但增加了政府运作的实际成本,而且威胁到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深层次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现有央地权力配置模式,是当前央地关系运作逻辑下的必然结果。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是与央地规范分权同行并交织在一起的,要实现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重塑就应着眼于央地规范分权,力求在共同战略目标之下构建两者的和谐支撑机制。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2015,(11)
"周公梦"和"蝴蝶梦"既是孔子和庄子曾经实际做过的梦,也是他们梦想的体现。前者渴望某种成就,后者渴望某种自由。借助精神分析的释梦理论可以挖掘出两者深层次的共通之处,都反映了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对命运的抉择。深受其影响的后世学者也常常借助梦境展现自己的梦想。他们既要为国为民奉献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又追求充分的自由,张扬个人的特性。这种融"周公梦"和"蝴蝶梦"为一体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梦想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深化,并已渗入到中国人的文化无意识层面,成为中国传统的文化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从理论到实践探讨了贪污罪主体的演变过程,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村民小组长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企业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是否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贪污罪主体共同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