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考察留守儿童与父母双方均在身边的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能力是否存在差异,初步探讨留守儿童错误信念理解的发展情况,随机抽取河南省144名4-5岁双亲外出留守儿童、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参与实验,对他们实施接受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两个测试.结果表明,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测试成绩显著高于双亲外出留守儿童;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非留守儿童完成测试的反应时间显著短于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即留守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发展水平低于父母在身边的非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2.
借助有序logit回归,运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探讨了寄宿制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父母一方外出的留守儿童而言,在校住宿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对于双亲外出留守儿童而言,在校住宿给他们的学习成绩带来的影响并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双亲外出留守儿童自身较差的心理素质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住校在学习方面给他们带来的正向影响。因此,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过程中,有必要从当地学校中挑选部分教师,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心理学方面的培训以承担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此达到预防和化解学生心理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童年是单纯快乐的,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然而,身在农村的留守儿童们却有着别样的童年。年幼和留守,让他们弱势群体的地位更加显著。他们不能在父母膝下承欢,没有父母照顾和陪伴的幸福。尽管做家务、干农活对农村的孩子们来说是很平常的现象,但由于父母的长期缺位,家中缺乏壮年劳动力,很多留守儿童不得不用他们稚嫩的肩膀,承担起家庭的劳动负担。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教授等通过对国内几个省区留守儿童的长期调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承担家务的频次普遍增加,尤其是留守女童,同时农活负担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基于此背景,笔者随机选择湖北省黄冈市的6所学校,采用问卷和访谈的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有影响,父母双方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成绩有显著影响,其次是父母双方中一方外出务工,其中母亲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成绩有显著影响,父亲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成绩无显著影响;在三种成绩水平中,上等成绩的孩子受父母外出务工的影响最显著。最后文章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实际情况,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外出打工待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随之增加的就是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当中大部分父母进城务工,而由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亲戚代为看管。虽然父母外出务工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为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提供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各界对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思想状况十分关注。然而,由于留守儿童数目的庞大,导致社会各界的帮助显得无力。同时他们的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基于此,在深入分析留守儿童思想现状的基础上,通过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对留守儿童的作用,提出了改变农村留守儿童不良思想现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在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当前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重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和他们面临的严重困难和问题。本文主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不良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学习影响的研究综述、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不良归因研究综述和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及对现有研究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自理、学习自律、人际支持上,有着较好的独立自主能力,同时对父母外出表示理解;广泛存在于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由于城乡二元壁垒、本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理念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在生存状态、心理发展、教育状况等方面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9.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在陕西省榆林、渭南、安康三地市的农村乡镇初中抽取25个自然班,采用MHT量表,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初中阶段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造成的这种家庭非完整性以及亲子关系的非连续性,使儿童所能享受的关爱度和指导力下降,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三个维度上差异极为显著;双亲外出留守儿童、母外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父外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没有明显差异;而母外留守儿童与父母双亲外出留守儿童没有显著差异;留守女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留守男童。最后,从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三个层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经商、务工,把他们留在原住地交给其祖辈或其它亲属照料,这部分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面对面的教育、关爱,存在严重的监护缺失、教育滞后、心理病态发展等问题。笔者认为应以学校寄宿制为主导,家庭、政府和社会多方面力量协调作用,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大量农村劳动力的乡城流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主要特征之一,与之相伴的是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4700万农村留守妇女和4500万农村留守老人的出现。这一庞大的留守群体是弱势的农村人口中更加弱势的一部分。布迪厄曾指出,面对社会大众的苦难,社会科学若不想变成社会巫术,就必须深入生活,传达底层的声音。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留守人口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中国农业大学从2004年起围绕农村留守人口群体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和行动,其中包括在全国5个省13个农村学校开展留守儿童给外出父母写信活动,以及在全国5个省选择150名留守儿童连续3年记录其生活现实的生活史研究活动。为此,本刊组编如下数篇学术随笔,对留守儿童书信和生活史记录作出初步思考和分析。我们希望这些感性层面的思考能引起学者的兴趣和关注,从而开展进一步的理性学术研究,以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社会的留守人口现象及社会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13年河南省农民工监测数据,考察了父母特别是母亲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高中教育机会获取的影响.研究发现,母亲外出务工不利于子女,特别是儿子获得高中入学机会.比较而言,父亲外出务工反而能促进子女获得高中入学机会.这意味着在推动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同时,也要关注父母特别是母亲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获得非义务教育机会的影响,避免父母在子女成长和接受基础教育的关键期"缺位",从而影响下一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的心理品质正在吸引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发现,留守男童的希望感、心理韧性显著高于留守女童;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比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希望感高,父母都外出的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显著高于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优异的留守儿童希望感、心理韧性显著高于成绩差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希望感、心理韧性总体随年级增高而降低;父亲或爷爷照看的留守儿童希望感、心理韧性显著高于母亲、奶奶、外公外婆照看、社会托管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希望感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儿童的健康不仅能衡量经济的发展,还与他们成年后的健康、教育和收入联系密切,因而父母外出对子女身体健康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受到了社会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因此,根据2012年安徽和河南两省部分地区调查数据,并结合倾向得分法,实证分析父母外出对于农村儿童身体健康的影响,亦注意解决了样本自选择性问题带来的内生性估计偏误。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外出会显著增加农村儿童的患病几率,进而对其身体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其中,对男孩的影响要比女孩更为显著;其次,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母亲这一角色更为重要;再次,父母往往担心外出打工会对其子女身体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放弃打工机会而在家抚养子女。因此建议应积极组织预防保健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医疗保健制度,保证农民工子女在务工地享有同等受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权益。  相似文献   

15.
对河南省农村留守学生问题的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目前,河南省农村14周岁以下留守儿童约达254万,数量居全国之冠。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角色的长时间缺位,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监管,致使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情感、教育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大多数留守儿童心理抑郁、性格孤僻,对以后的人际交往、协作互助、学业发展都可能产生不良影响。探讨了河南省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法以河南省农村普通中学的184名单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198名双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和173名非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特点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与农村非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差异不显著;(2)在依恋系统内部,农村留守儿童对母亲的依恋质量最高,并显著高于对父亲、朋友和照顾者(只针对双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而对父亲、朋友和照顾者间的依恋质量差异不显著;(3)农村留守儿童的性别及其与父母的联系频率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湖南农村留守儿童行为的调查发现,外出务工的父母与留守在家的孩子的沟通频率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行为、社会交往行为、日常生活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父母与孩子沟通频率越高,留守儿童的学习行为更健康、社交能力更强、日常生活行为更好;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教育的起点,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湖北省英县的实地调研发现,父母离异、家庭特困、父母长期外出及回流形成的更加特殊的留守儿童家庭,在家庭学习监管、家庭教育资本、家校合作、家庭教育期望等方面存在差异化表现,导致留守儿童中特殊群体在学业表现、行为习惯和心理发展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留守儿童中特殊群体经历了家庭结构与家庭功能双重弱化,"大水漫灌"式帮扶难以有效满足留守儿童中特殊群体的需求,应精准识别留守儿童中特殊群体,分类实施留守儿童帮扶措施,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中特殊群体进行帮扶。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引言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经商或进行其他活动而长期由长辈、亲属或他人代为照管的未成年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人口已经接近了2000万人.如果我们不能较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让他们健康的成长,那么留守儿童问题有可能成为我国新的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公平存在着群体内外的差别。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整体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男生成绩显著差于女生;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女生成绩差异大于男生;母亲外出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在留守群体内部最差。留守经历是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欠佳的主要原因,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恶化了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学业公平的负面影响。解决留守儿童学业公平问题,要强化父母对孩子学习的指导和监管责任,设法改变家长的出行方式,尽量降低母亲的外出务工出行率;学校教育要在分类指导基础上注意留守儿童不同亚群体学业表现的差异性,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发展和完善寄宿制学校工程,着力解决学校的文化配套措施和心理健康辅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