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夕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  相似文献   

2.
说蝴蝶梦     
庄周的“蝴蝶梦”,见《齐物论》,久矣夫它就是脍炙人口的了: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周梦栩栩然蝶,蝶觉蘧蘧然周。是周与蝶,梦与觉,乃有分而无分,乃有分与无分的统一。说它们有分,不一不齐,一望可见其然,不察可知其尔,这是现象,是相对的;说它们  相似文献   

3.
《庄子》“物化”说平议张诚“物化”的说法首见于《齐物论》篇尾:“昔者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不知同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个庄蝶互化的小故事,文字并不难通。但其美妙而...  相似文献   

4.
"夕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 庄周梦蝶是两千三百年前的中华文化重大事件.2007年9月,我完成了<庄子奥义>.其中说:"庄子终其天年而物化,化为中华民族永恒的梦中蝴蝶,成了古典中国顺道文化之魂."恍惚之间,庄子化蝶飞入我的白日梦.  相似文献   

5.
我愿意首先将刘文英先生的论文《庄子蝴蝶梦的新解读》①摆出来进行讨论作为跟踪他的哲学追求的开场白.《庄子·齐物论》云:“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觉然,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相似文献   

6.
梦欤觉欤     
梦与觉在《庄子》成为一个问题:“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齐物论》中最后一段著名文字经由讨论梦与党的关系,结穴于“物化”观念的提出。  相似文献   

7.
近代江湖文化研究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平 《文史哲》2004,(2):68-75
江湖社会具有独特的江湖文化内涵。江湖文化就是指存在于江湖人、江湖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江湖文化伴随传统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古代的巫、医、百戏实为江湖文化的源头,明清以来,传统江湖社会逐渐成型,演至近代,江湖文化有所增益变化,但基本内容没有改变。江湖人物,谓之"三教九流",江湖行当,称作"五花八门",江湖社会包含了诸多独特的文化内容。延续至近代的江湖文化具有流动性、欺骗性、秘密性、一定的反社会性等特征。以"近代江湖文化"为对象展开研究,具有拓展历史学、社会学研究的学术意义,以及为当今社会治理江湖问题提供借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江湖诗人与江湖诗味李越深南宋江湖诗派是我国历史上较为特殊的诗派。它因诗人兼书商陈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原刊《江湖集》早已亡佚,现今留存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书收录的江湖诸集,一般被学者认作是当初陈起父子所刻江湖诗集的传本。江湖诸集收入的...  相似文献   

9.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其是沈从文苦心孤诣、精心营构的“湘西世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自始至终贯穿着沈从文的生命意识和审美理念。应重新认识《湘行散记》中所透露出的浓厚江湖特色。从四个方面探析与阐发《湘行散记》的江湖特色:江湖概念的价值取向;豪爽野趣的江湖人物;热烈浪漫的江湖爱情;江湖故事的传奇叙述。  相似文献   

10.
江湖一词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本文从中国社会发展的角度探讨江湖如何从地理名词引伸出社会层面的意义,以及其古今词义的变化。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二元结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致使民间社会发生分化,产生了脱离传统宗法制度控制的江湖社会,自《水浒》始,表示这个江湖社会的江湖一词大量使用。而后,随着秘密社会的产生发展,江湖也渐渐被其同化。而后由于封建生产力的衰落和商业社会的发展,江湖词义随之发生变化,出现了泛指社会的用法。  相似文献   

11.
在宋代诗坛上产生过广泛影响的江湖派作家群,近年来日渐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实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笔者自1986年起奉命茸辑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资料之《江湖派卷》,五年中所得不下百万言,然每因江湖派人员无定,没有“宗派图录”或“小序”一类东西可本(如“江西派”然)而为编排犯愁,近日读到张君瑞先生《<江湖集><江湖前  相似文献   

12.
有关《儒林外史》的情节取材来源 ,何泽翰《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 ,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资料》 ,房日晰《〈儒林外史〉取材来源补笺》 ,朱一玄、刘毓忱《儒林外史资料汇编》等 ,已做了大量翔实的笺证 ,功绩卓然。近来翻书 ,复辑得《儒林外史》情节本事一则 ,抄补于此 ,以就正于方家。第十回“鲁翰林怜才择婿 ,蘧公孙富室招亲” ,娄三娄四公子于书房宴请鲁编修 ,蘧公孙坐陪 :  奉席坐了 ,公子吩咐一声叫“焚香” ,只见一个头发齐眉的童子 ,在几上捧了一个古铜香炉出去 ,随即两个管家进来放下暖帘 ,就出去了。足有一个时辰 ,酒斟三巡 ,那…  相似文献   

13.
理宗绍定间的"江湖吟社",虽不可详考,却提供了"赣寇"与"汀寇"之乱下江西赣吉抚旴各地及闽西北各地诗人纷纷出逃,而隆兴府(豫章)成为逃难诗人聚集地的重要线索。沿着这些线索,可以发现南宋后期江西诗坛十分兴盛的一片"江湖"。这片"江湖"是宝庆江湖诗祸之后"江湖"诗歌最为发达的场域之一。作为江西诗派发源地及主要流行地,南宋理宗初期的江西诗坛,通过戴复古、严羽等浙闽诗人主动入场交流,在吸纳浙闽清轻柔软江湖诗风同时,更为之注入持续强劲刚硬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南宋中后期诗坛是否存在"江湖诗派","江湖诗派"是否是文学史意义上的所谓"诗派",是江湖诗人群体研究的一个基础的问题.揆诸史实,南宋中后期诗坛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江湖诗派".明确地以江湖为"诗派"且对后世造成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的,是四库馆臣,但即就四库馆臣的立论而言,也是缺乏依据的.南宋江湖诗人群体首先和主要的,不是一个以诗歌为中心和纽带的诗人群体,而首先是一个社会群体;首先和主要的不是一个诗歌创作的现象,而是一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5.
陈书良 《船山学刊》2004,(4):115-120
绵延于南宋中后期的江湖诗派,是一个以刘克庄为领袖、以杭州书商陈起为声气联络、以当时的江湖游士为主体的庞大的诗人群体. 据考证,隶属江湖诗派的诗人有一百三十八人之多,是有宋一代参与人数最多的一个诗歌流派,就连声威显赫的江西诗派都难望其项背(张宏生<江湖诗派研究>).然而奇怪的是,一千年来没有哪一个宋代的诗派,像江湖诗派一样受到的差不多都是冷嘲热骂,几乎没有称许和赞扬.  相似文献   

16.
汤巧巧 《学术探索》2012,(1):146-148
当前,网络诗歌的多数研究者,提到了一个共同的诗歌现象:江湖化。这既是学界对此的敏感,也是"诗江湖"确实已经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诗歌话题和重要现象。本文拟探析"诗江湖"的界定和表征,期待引起对该话题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江湖”是侠文化的具有特指意味的价值范畴 ,平民乌托邦色彩、“狂欢”与“救赎”是“江湖”的基本主题内涵。一方面是“江湖”乌托邦的文化题旨给 2 0世纪小说提供了具有充分的世俗关怀精神的叙事资源和富有象征意味的艺术创造空间 ,另一方面 2 0世纪小说创作对“江湖”乌托邦的文化题旨的审美阐发可以转述为 :侠文化中有关“江湖”乌托邦的话语表述和文学创作的虚构性质 (乌托邦式文类特征 )在相同的或乌托邦化的语境中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8.
江湖与中国雅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国文化中并不隐秘而又长期为学术界所忽视的“雅文化圈”中的“江湖现象”进行了梳理研究。文章首先对“雅”“俗”文化作了简要的界定,并对“江湖”在这两个文化层中的不同的意义和表述功能作出比较,然后描述了“雅文化”与“江湖”的关系的三种表述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江湖”在文人士大夫生活中的意义与位置,探讨了“江湖雅文化”在中国特别发达的种种原因与其中所显示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作者认为,“江湖雅文化”的特别发达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泛政治化特色和中国传统文人既有洁身自好的追求,又有个人主义、逃避主义心理的群体性格,它的成因在政治制度、主干思想等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选本作为一种颇为特殊的文学批评形式,在诗歌传播接受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历代部分宋诗选本的定量分析,并结合文艺学和审美学的定性研讨,这是考量"江湖诗派"传播接受情况和文学特质的有效路径。"江湖诗派"在宋诗选本中的入选量,可以见出他们在中国诗歌接受史上的起伏变化,"江湖诗派"独特的文学质素使其在宋诗选本接受中具有了一定的诗学地位。中国诗学观念的发展演变,多样化的编选宗旨等众多因素影响着"江湖诗派"地位的沉浮升降,同时对"江湖诗派"的传播接受亦起到了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江湖是熟人社会以外混沌、非透明、乏规则的互动空间。在这种互动空间里,形成了历时性的江湖传统。它在组织模式上体现为模拟血缘关系的异姓结拜和结盟拜会,在价值模式上体现为等差有序、内外有别的义气。江湖传统表面上看主要存在于下层群体当中,实际上深嵌于常态文化体系之内。江湖作为一个独特的视窗,在中西学者熟悉的儒教中国、帝制中国、乡土中国等局部意象之外,提供了一个关于传统中国的整合性框架,即江湖中国。由此,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的立体特征能够得到完整呈现。基层的乡土社区层面,呈现为费孝通所说的差序格局特征,顶端的庙堂层面同样如此。而介于乡土社区与庙堂之间的混沌江湖,仍旧要援引熟人世界的结构模型,同样讲究差序之别。这种一般社会层面的事实证据表明,差序格局概念确实具有立体社会结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