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源起于旗帜的飘带,旗帜在祭祀和战争中的重要功能强烈的影响了原始先民的思想意识,儒释道三家为游的虚化、诗化并最终与审美境界相通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其映带文艺领域,体现出身体到心灵的多重层次,展现出强大的理论统摄功能。深入影响了社会生活和士人的精神品格,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美学中的一个代表生命与审美最高境界,具有自由与超越品格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2.
传统民俗技艺是指民间传承下来的技艺。江南传统民俗技艺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南女作家地域书写的聚焦点。王安忆、王旭烽、范小青等江南女作家对具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刺绣、建筑、茶道、评弹等传统民俗技艺进行文学书写,既描摹了江南特色的器物风貌与美学品格,又揭示了地域传统民俗技艺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底蕴,展现其独特的传统文化特征与文学审美价值,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士人"品格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志于道"的求索精神;"以天下自任"的济世情怀;"修己以敬"的品格砥砺意识."士人"品格曾是近现代高校教师的重要的或基本的品格.从大学的合法存在、大学社会功能的发挥、社会对高校教师的预期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这些品格在新的形势下对高校教师的精神重构的意义,并认为"士人"品格在高校教师群体精神中的重构应有制度性保障,而制度建设应在规限与自由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4.
明清之际,皖南徽州一带由于经济繁荣,徽商的政治、经济地位日益提高及其对文化艺术的推崇与喜爱,促使新安诸画派异军突起,给死气沉沉的清初画坛带来了新气象。其代表人物渐江、石涛等在绘画理论与实践上的创造,不仅冲击了占统治地位的“四王”,也对后世的绘画艺术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西方科学文化有两个重要的根源:一是古希腊文化中蕴含的逻各斯;二是古罗马文化中蕴含的努斯。前者对科学文化的影响主要在形而上层面:它孕育了信奉自然世界理性秩序和规律的本体信念,肯定了人类凭借知识和智慧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人生理想,为人类运用语言进行自由开放的思想交流做出了本体论的辩护,从而给科学文化以"仰望天空"的精神品格;后者对科学文化的影响主要在形而下层面:它肯定了知觉经验在人类心灵和精神生活中的地位,凸显了改造世界的实践理性,确立了理性合作的社会责任感和共同体意识,从而给科学文化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品格。正是这两种精神品格的交融,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西方科学文化。逻各斯与努斯是理解西方科学文化的两个原点。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消费观念充斥的文化圈里,为学术营造出一方清澈的天空,学术期刊理应成为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担当起精神引领者的职责。而编辑作为期刊宗旨与理念的执行者,其品格素养对于学术期刊的意义尤为重要。文章探讨了编辑品格对于学术期刊的意义,以及如何加强学术期刊的品格定位、编辑人员的品格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明史铸就了中国人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几千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和源远流长的道德文化传统,锻造出各种各样的优秀人物及其精神品格,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重要文化资源。建构21世纪伦理学,必须立足国情,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定社全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术界在文学理论中关于反本质主义问题的争论一直未能停止。究其原因,反本质主义论者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文学理论过分依赖哲学,受其影响而丧失了文学理论的学科基础与自身理论的合理性。文学理论中本质主义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受哲学影响,文学理论过度发展其理论品格的一极,在脱离创作实践中放弃了实践品格的追求。当下文学理论应在保持其理论品格的同时,突出其实践品格,在文学创作实践中提高理论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9.
追求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品格,一直就是先秦与古希腊哲学家所孜孜追求的理想目标。本文从文化精神品格的内容、修养方法以及理想人格的生成上对先秦与古希腊的人生精神品格作出比较研究,从而使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中西方“尽善尽美”与“至真至善”的精神品格的内涵,以期使我们在两种不同文化品格的对比中建立一种更加完善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书法艺术的形态、美学品格、哲学思想、艺术精神体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精神特征。中国书法艺术对现代设计具有积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应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精神与现代设计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1.
伴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成长起来的越商,其因根植于越地传统文化和越地制度变迁、经济转轨过程而呈现的品质特征,内在地包含了西方经济学描述的资本主义精神。因而,塑造越商的品格,应立足现实,注重吸收合理的资本主义精神。这对新时期的越商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开放性、批判性和实践性是其独特的精神品格.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博大精深,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着,然而,这一精神品格始终没有改变,它既是区别于其他理论的鲜明标记,也是自身不断生长、壮大和充满活力的根本原因,更是我们建设当代文艺和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开放包容、博采众长的开明态度;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怀;诚信为本、厚德载物的道德理念;崇尚科学、重视人才的理性精神--这就是他富有个性的文化品格.当前,学习和研究邓小平伟大的文化品格,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方随笔在“五四”被发现后,其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精神得到了新文学作家和理论家的青睐,出现了诸多关于随笔的译述,并在精神品格的确立、题材与主题的取向、艺术手法的舍取上,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散文个性理论的建构.西方随笔自我表现精神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和接受,既有本土抒情言志传统的内应,又受中国特殊国情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文化的生成有其特定的内在成因和系统要素。东莞红色文化的生成是以东莞厚重的历史文化及鲜明的革命传统为文化底蕴、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本源,在东莞地区波澜壮阔的民主革命历程中孕育发展而成。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色,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红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以及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精神。东莞红色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唤醒了东莞乃至东江民众的文化自觉,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由于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红岩精神根植于辉煌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是对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一个典型时期的集中体现。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团结统一、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勤劳勇敢的奋斗精神、坚贞不屈的崇高品格等等优秀的民族品格。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依然应该在与时俱进精神指导下,在理论和实践上,努力弘扬红岩精神,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春秋后期和战国初期的儒学南渐,江东吴地是一个重要的传播阵地。孔门高足澹台子羽在吴地传播道德修养之学,并且留下历史遗迹,孔子再传弟子臂子弘、三传弟子矫子庸疵均是《易》学的传人,他们或是楚人,或是出自江东。此外,战国后期的楚国春申君黄歇是陈国贵族后裔,而春秋早期《易》学已传入陈地,黄歇的《易》学渊源有自。黄歇以吴地为封邑,后期生活在吴地,门客对他以《易》理相谏,他自身在《易》《诗》方面也具有良好素养,反映出那里的儒学氛围十分浓厚。以上均是儒学南渐于江东吴地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黄仲则的精神品格与诗歌风貌,选择其山水游历为研究视角,采用了文献分析和文本细读等研究方法,结论认为山水游历占据了黄仲则生命的重要位置,可以作为解读其心灵与诗歌创作的一条线索.游历的见闻、客寓的感怀成为他诗歌的重要内容,同时,山水游历亦是促其诗艺大进、诗境大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论文艺批评家的品格与修养傅宁,朱丕智品格与修养,属于人的内在精神、气质、道德的范畴。对于文艺批评家来说,由于其所从事的文艺批评活动的特殊性,因而在品格与修养方面的内涵,便有着特定的含义和要求。文艺批评家的品格与修养不是也不可能代替批评活动本身,但却又...  相似文献   

20.
品格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品格的形成受到社会思想观念、道德水平和教育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坚持道德品格的可塑性的基础上,弘扬优秀的道德文化,营造品格教育域场,秉承知行合一的品格教育理念是解决大学生品格教育现实困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