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辽代,由契丹骑士与战马、弓箭、甲胄等组合而成的“特殊”兵种———契丹骑兵,其军事行动之所以需要某种特殊的气候环境,与常年生活在较高纬度干冷气候环境下的草原契丹人喜凉惧热之特殊体质以及战马、弓箭、甲胄等骑兵特殊装备的适干冷、怕湿热之特性有直接关系。并且,也正是由于契丹骑兵军事活动中所需的特殊气候环境,还催生了其“主动”南进中原出征作战时必有“季节性选择”的特殊战略则规。事实上,在契丹骑兵的诸多次南进中原作战过程中,气候环境都不同程度地对战事的结局产生过或利或弊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先秦两汉时弓弩礮的制作技术和作战性能游战洪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冷兵器发展的重要时期,经历了石兵器、青铜兵器和钢铁兵器三个发展阶段。这个时期虽属于冷兵器时代的前期,却发明了适合中国古代步兵、车兵、骑兵和水军诸兵种作战的制式武器装备,包括用于近距离格...  相似文献   

3.
战术心理战中的进攻战术,是战场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心理战作战手段。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未来战场将出现新的变化,对战术心理战中的进攻战术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必须根据战场环境、使命任务和敌人当时的心理状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威吓、欺骗、诱导、情感、离间等进攻战术,化敌之长处为短处,化敌之多数为少数,化敌之有用为无用,化敌之力量为我之力量,从而获取最大的战斗效益,达到预设的作战目的。  相似文献   

4.
从战国时期到西汉中期,车战时代的战斗力生成模式悄然兴起。以兵器由青铜材质向钢铁材质的转变、兵役制度由国家常备兵制向郡县征兵制的转变、作战形式由以车兵为中心的阵战转变为以骑兵为中心的骑步协同作战主要标志,以军事理论、军事教育训练、军事后勤等因素发展为辅助,最终初步形成了以钢铁兵器为基石、以郡县征兵制为支撑、以骑兵为中心的骑步协同作战为载体的骑兵时代战斗力生成模式。  相似文献   

5.
宋军为对抗游牧骑兵的现实需要,立足发挥弓弩的作用,创造性地发明了"以远制近"的野战战术。在宋辽战争中,以床子弩为核心,辅以步弩、弓箭的对敌打击体系,不仅在力量、频率上略显不足,还具备轻视冲击、肉搏和机动缓慢的弊端,导致宋军屡屡失利。在随后的对夏、金的战争中,宋军有针对性地对武器和战法加以改良,效果明显,并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宋金战局。虽然它受国防战略的约束,欠缺攻击性,但其蕴含的"以远制近""以强制弱"理念充实了我国古代战术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北宋自太宗朝起,统治者就对阵法高度重视并不断加以建设,以期取得对外作战的胜利。北宋末年,当政者抱残守缺,以防范武将为己任,最终酿成靖康之祸。南宋初年,宋高宗企图通过继承和沿用北宋诸帝授阵图的传统,实现“将从中御”的祖宗家法。然而在消极防御国防战略和“将从中御”的祖宗家法的影响下,阵法创制流于形式,预授阵图成为统治者控制武将的重要手段,在战场上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激烈的战争环境下,南宋武将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控制,并自创适合与金军作战的阵法,取得了战场上的胜利。宋金议和后,“将从中御”的祖宗家法再次发挥作用,南宋初名将云集的局面不复出现。  相似文献   

7.
鲁迅晚年曾提出“散兵战、堑壕战、持久战”的战术 ,对于“堑壕战”、“持久战”,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而“散兵战”,却较少论述。鲁迅“散兵战”战术具有独特的价值 ,是鲁迅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散兵战”战术的三个特点是 :一是避免过多的、明显的政治色彩 ;二是减少集团性攻击 ;三是坚持以笔作武器  相似文献   

8.
西汉步、骑兵在中国军事史上有过重大建树,它的兵种及内部分类,承前启后,颇多创新。本文试图运用新资料,通过系统论证,提出一些新看法。文章不足之处很多,仅供专家们参考。一、步兵兵种军语中兵种一词指军种内的部队分类。恩格斯研究古代军队时,把早期历史上步、骑兵内部大的部队分类称为兵种。本文中步、骑兵兵种一词,就是按恩格斯这种用法使用的。过去学者多把西汉步兵描述为一个兵种,实则不止一个。下列文献证明,“弓弩兵”是西汉作为军队内部队分类意义上的一个步兵兵种,其他步兵另成兵种。下列考古材料证  相似文献   

9.
“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观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信。中外历史上这类事情是多得很的。中国如晋楚城濮之战,楚汉成皋之战,韩信破赵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1)属于这类战例的,还有南宋绍兴年间的宋金采石之战。  相似文献   

10.
马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的作用极大。中国历代政权的更迭,除人心的向背外,在以战争决胜负的关键上,有无马资源可谓为一大要素。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就是以骑兵战胜纣王的步兵。秦能扫灭六国一统天下,因其所据正是西周龙兴之地,有大量马资源和关中大粮仓。汉武帝能打败匈奴,就是重视良种马的培育,以骑兵制骑兵,终能驱除特具狼性的匈奴。可见马蹄踏碎狼图腾,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狼”性并非致胜的关键。中国古代自西周至满清历朝得国的原因及享祚之长短,就是拥有大量的马资源、发达的农业经济以及政制上是否实行儒家礼治。  相似文献   

11.
金初词坛由吴激、蔡松年独领风骚。吴、蔡的创作赋予金词以伉爽清疏的特质,形成不同于两宋的清劲风骨。吴、蔡的创作确立了金词史上第一个开宗立派的词体范式——吴蔡体,即清旷俊逸、萧散疏放的总体风格。其刚柔相济的手法熔豪放婉约于一炉,开一代风气之先。吴蔡体开启的金词特质可以弥补南宋词“文弱”之不足。  相似文献   

12.
自清人赵翼《廿二史劄记》提出“金元俱有汉人南人之名”以来,学界虽对此概念多有使用,但却未从不同历史语境下对“汉人”“南人”的多重内涵进行更深入的解读。检点史料,赵氏所言金代“汉人”“南人”说具有一定的历史时空局限性,未能反映这一概念的整体面貌。金初“汉人”概念由辽朝沿袭而来,特指由辽入金的汉族群体,至金中叶以后,“汉人”逐渐成为金朝境内汉族群体的统称。“南人”起初是与“汉人”相对举的概念,指代由宋入金的汉族群体。但在一定时期内又特指黄河(旧河)以南原伪楚、伪齐统治区。而在一些与宋朝相关的特殊情境下,金人也常以“南人”指代南宋政权(南宋人)。金代“汉人”“南人”概念之所以被提出和使用,与其所处的多重历史语境有关,主要包括“辽宋之别”与“重北轻南”的统治策略。  相似文献   

13.
绍兴四年十二月,南宋朝廷挫败了伪齐与金人的联兵入侵,扭转了自建炎以来被动奔避的局面。"大作规模措置","渐图恢复"成为了南宋朝廷在绍兴五年的根本任务,朝臣们以此为主题,围绕着国家政治、军事、外交的实际状况,提出了乘衅待时、和战相间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北宋咏物赋借物言理的文化现象,分成借物阐儒家之理、借物言释家之理、借物述道家之理等三个部分,并分析了宋代理学糅合儒、释、道三家学说的思想表现。  相似文献   

15.
吴激家世生平考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代初年著名词人吴激处于导宋学入金源的承前启后的地位,曾对金代文学有过令人注目的贡献;其书画作品今虽未见,但作为米芾传人之一,在宋金艺术传递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亦不可低估。考述吴激的家世生平,可以使我们了解吴激其人,并深入理解其作品。  相似文献   

16.
自唐代始,班固、王俭为《汉武故事》作者两说并行,然两说均难以成立。自宋以来,刘弇等据《故事》中“今上元延”之语断定其作者为西汉成帝时人,此说亦非;盖“今上元延”之谓乃《故事》抄引前人著作原文的遗迹。从《故事》中“汉有六七之厄”、“代汉者当涂高”的谶语和潘岳《西征赋》化引《故事》典故等情况综合分析,《故事》的成书时代应在东汉献帝时期,其作者是一位看到汉家气数已尽、对汉家江山仍有些许留恋的文人,而非亲曹派的文人。  相似文献   

17.
西汉以后,张良的形象不断发生演变,从佐汉的谋谟之臣变成集天命与神仙于一身的历史偶像。晋宋之际的天师道建构张良与张道陵的血缘关系以契合刘裕的汉室苗裔身份,为刘宋“与道结缘”制造祥瑞,以达成便于传道与影响政治的双重目的。北魏的寇谦之则利用崔浩“自比张良”的行为,制造了一套“符箓受命”的理论并付诸实践,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汉代以来张良“授命”说的改造。天师道利用已非历史原型的张良形象,涉入南北朝的政治活动,也塑造了刘宋、北魏政权中长期存在而又沉浮不定的共同文化意识,并推动南北分裂的政权向着共同的文化目标前行。  相似文献   

18.
丰惠多名人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丰惠盆地乃通道式盆地 ,在晋室南移、宋室渡江后 ,不少名门望族移居丰惠 ,构成深厚的家族渊源 ;丰惠人沐浴在吴越文化中 ,勤诵读 ,尊师友 ;相对落后的经济又促使丰惠人走出丰惠 ,在广阔天地中锤炼自己。丰惠人借丰惠盆地两端通口不断吸纳先进文化 ,与自身的优良素质融会贯通 ,又借通口走出丰惠 ,在广阔天地中发展自己 ,成名之后 ,名人育名人 ,使丰惠成为真正地灵人杰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宋朝建立,战略对手在于北方,而对"种类殊异"的南方民族地区的防范则比较忽略。再加上基于"南方非用马之地"的认识,除少数有马厢军外,北宋前期禁军未在南方驻防骑军。宋仁宗时期广南两路发生侬智高事变,岭南骚动。宋朝臣间在是否"用骑"的问题上发生争论,狄青率西北骑兵南下,"终以马胜"。此后宋朝开始在南方驻防新建的"有马雄略"军,有马厢军也有增多,骑兵在南方的运用也开始多了起来。受到感染,一些少数民族也要求学习马战。在某种程度上,侬智高事变的平定成为宋朝在南方"用骑"上的一个"转机"。  相似文献   

20.
王弼之“无”,来源于对汉代有神论与自然思想的超越,对人格评判标准的启蒙,也是当时学术“名实”和“言意”之辨在王弼玄学思想上的必然体现,“无”更是对感性世界的直接抽象。厘清“无”之起源的哲学基础,有利于把握“无”之基本含义和特征:“无”并非只有单一含义,也非纯粹知识性的形而上,而是以现实社会经验为根基,以人心涉求为导向,具有深层次社会性的价值观念。以之为背景,就会有利于选择适当的研究思路,纠正过去研究“无”的有所失,有所偏,为全面正确理解王弼哲学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