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哲 《老年人》2013,(3):40-41
新中国成立之初,同为社会主义阵营大家庭中成员的中苏两国,关系十分友好。遗憾的是,1956年苏共召开20大时赫鲁晓夫在大会上作了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两党发生分歧,从1959年起,中苏两国开始了长达30年的"冷战"。其间,苏联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中苏边境线上陈兵百万,至20世纪70年代末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其后出兵入侵阿富汗,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重大威胁。由此,两国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紧密军事合作关系的形成与这一时期双方在政治、外交等领域的良好交往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边倒”政策、共同安全利益、《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使得两国在“蜜月期”加强军事联系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导刊》2009,(29):37-37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建国之初,奠定中国经济基础 1950年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两国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外签订的第一个双边关系条约,在一定程度上为新生的中国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也为新中国恢复发展国内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电影是一种重要的大众传媒形式,也是展现并传播一国文化的重要手段。一战后,美国电影在全球所向披靡,成功摘取影视帝国桂冠,并成为其文化输出的主要途径,从而影响世界观众文化价值观的形成。本文从美国梦、个人主义与英雄主义及普世主义三个方面对《变形金刚3》体现的美国文化价值观进行分析与反思。  相似文献   

5.
中韩两国自古以来交流密切,韩国一向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也很早就受到了《诗经》的影响。力图通过考察《诗经》在韩国的传播和研究情况,探索《诗经》对韩国文学、语言、教育、建筑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弘扬中国文化,促进《诗经》跨文化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与苏联接壤却无法纳入其势力范围的大国。在“二战”期间(特别是1941年以后),盟国对中国的支持和援助主要来自美国,也是罗斯福在开罗给蒋介石戴上了一顶“四强首脑”之一的桂冠,因此,战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是可以想见的。但是,中国又是苏联最大的邻国,两围边境线长达数千公里,因而构成对苏联东部安全的潜在威胁。为了建立东方安全带,斯大林以参加对日战争为诱饵,说服美国与其共同迫使中国签署了一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从而达到了把外蒙古从中国分离出去以及在中国东北地区享有独占权益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1969年3月11日,中苏在珍宝岛爆发武装冲突后不久,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被通知去见勃列日涅夫。葛罗米柯犹豫了片刻说:“现在苏联的目标是同美国全面竞争,美国是苏联的敌人,而中国不是,虽然中国与苏联的关系不断恶化,但是,苏联不可能在一个时期内有两个主要敌人。”  相似文献   

8.
由苏联时期的宣传电影到20世纪60至80年代的战争电影再到21世纪的新电影,俄罗斯的电影文化经历了兴盛与衰落后又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并作为俄罗斯文化历史的一部分,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从苏联电影的发展和当代俄罗斯电影的现状两个方面,对俄罗斯电影文化的发展及其前景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苏联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形态和社会制度都极为相似,所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苏联文学理论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流入中国后,便成为中国革命时的文学主导思想;以后,苏联文学理论在中国发展起来,并吸收本国国情形成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苏联文学理论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由之前的合作,到时后来的对抗,苏联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行迹亦深亦浅的变化着,这都是有着深刻的根源的。  相似文献   

10.
电影在苏联有很大的影响。苏联当局对电影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视。目前苏联拥有十五万二千个电影院和公开售票的放映故事片的俱乐部电影放映厅;有三十九个电影制片厂;年产各类片子一千多部。在苏联银幕上占主要地位的是故事片和纪录片,目前年产故事片120到150部左右。影片的题材主要有三个方面:现代题材、历史题材、国际政治题材,如:《大地,你的儿子》(现代);《事实》(历史);《一九四三年的德黑兰》(国际,与法国、瑞士合拍)。上述三部影片都在一九八一年第十四届全苏电影节上获奖。近几年来,出现了一个新动向:反映当前社会问  相似文献   

11.
侯刚 《中外书摘》2010,(11):12-16
李文化从电影学院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将苏联专修班学习到的电影摄影艺术运用到实践中去,拍摄了著名的电影《早春二月》:这部电影拍摄得很成功,得到了国际和国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2.
日寇的入侵,将战争的苦难强加到了中国人民的头上,中国的老百姓不分男女老少都在痛苦地承受着,并勇敢地去面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为了抗战的需要,就像电影《小兵张嗄》、《鸡毛信》中描述的那样,许多机智勇敢的少年,也加入到抗战的行列,成为侦察员、地下交通员,而我也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蒋经国对1945年夏随宋子文赴苏联谈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回忆,堪作读者了解外蒙古问题的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陆海兼有的国家,有着非常复杂的地域位置,在国际上的战略地位也非常重要。苏联主要是一个陆权国家,与美国这个海权国家在国际上形成对峙的关系。中国的地缘政治战略选择就显得尤其重要。新中国建国前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中苏间逐渐形成了特殊的地缘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中韩两国现有的体育电影涉及的项目分布及项目特点、体育电影文化内涵和产生的效应差异进行分析,指出中韩两国体育电影的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16.
史莹 《现代交际》2010,(5):45-45
中国功夫电影《叶问2》上映以来,取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该影片将中国功夫由竞技层升华为中国文化精神,成功地实现了对中国功夫电影的二次定位,这是打动观众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在这个视觉文化时代,电影行业也正在从以叙事为主线慢慢向奇观电影的方向转变,宏大的场面、精彩的打斗、夸张的服饰以及扩大化的人物形象,都是奇观电影的代名词,本文从奇观化电影的介绍、分类以及对奇观化电影的内部和外部消费做了一番深刻分析,并用《羞羞的铁拳》和《封神传奇》这两部奇观电影作为例子,表明奇观电影的认识和影响表征电影文化正从叙事向奇观、理性向感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石颖 《现代妇女》2014,(8):354-354
《功夫熊猫》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价值观相结合,成为文化融合的成功范例。本文试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进行研究,采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功夫熊猫》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和美国文化主题,并分析影片是如何将看似不同的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旨在提高中国的本土文化意识,促进传统文化的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1959年到1969年的中苏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论战,1969年到1979年又经历了十年的对抗。其原因有很多,但是本文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有两个,即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国家利益的;中突。在意识形态方面,中苏间在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斯大林评价以及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等都存有很大分歧;在国家利益方面,是苏联的侵害和中国的反抗形成了矛盾,恶化了中苏关系。  相似文献   

20.
建国初期,为创造一个良好国际环境,新中国制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在此外交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积极寻求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苏联是重中之重。为此毛泽东亲赴苏联,终于在1950年2月1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周恩来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外长安德烈·维辛斯基在莫斯科签定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附件,有效期为30年。该条约在一定程度上为新中国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是对我国重要的国际支持,不但使我国获得了国内建设所需的资金及援助,更使我国在国际上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军,这样就有利于我国放手进行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虽然该条约及其附件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但是它对中国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经济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