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5 毫秒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私有财产历史作用的思想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的重要内容。在《手稿》中,马克思说明劳动是人的主体性的内在规定,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主体性本质,私有财产即是异化劳动物化的结果,异化劳动及其物化形态的私有财产的存在意味人的本质力量的丧失。然而,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关系蕴含着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全部秘密,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部分。因此,私有财产既是人的类本质的丧失原因,同时是人的异化的类本质的扬弃手段、中介和桥梁,积极扬弃了私有财产即是人的劳动的解放,人本自然和人的类本质的复活,是人的解放,是人的自由协作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私有财产概念与异化劳动逻辑的关系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一条显性的但又一直被一般论者所忽视的线索。马克思从对私有财产的本质追问出发得出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的异化劳动逻辑,然后又用异化劳动逻辑透视私有财产的运动现象并力图示私有财产运动的秘密,最后通过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本质批判来论证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3.
《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重要篇目,从异化的人到人本性的复归是该篇的主旨。异化的人的生命的物质的、感性的表现是私有财产最核心的本质;共产主义的本质是向人本性的复归。该篇中的“社会主义”可以理解为“作为对人本质占有的积极的自我意识”,它自觉地主导着人的解放和复原向终极发展。上述观点对深入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劳动本体论是贯穿于《手稿》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对私有财产关系的分析和对共产主义问题的论述都是从此出发的。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思想在思想资料上无疑是受到了黑格尔的形响,但主要是来自于他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及其现实的私有财产关系的批判研究。正是超越了把劳动仅看作财富源泉的国民经济学的劳动概念,揭示了劳动之于人类的本体性意义,马克思才客观真实地说明了“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世界历史,揭露了异化劳动是“有害的、造孽的”,证明了扬弃了异化劳动的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劳动本体论是贯穿于《手稿》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对私有财产关系的分析和对共产主义问题的论述都是从此出发的。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思想在思想资料上无疑是受到了黑格尔的形响,但主要是来自于他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及其现实的私有财产关系的批判研究。正是超越了把劳动仅看作财富源泉的国民经济学的劳动概念,揭示了劳动之于人类的本体性意义,马克思才客观真实地说明了“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世界历史,揭露了异化劳动是“有害的、造孽的”,证明了扬弃了异化劳动的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手稿》和《形态》中集中论述了有关共产主义思想。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向人的复归,真正解决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是解决当前问题的现实的运动;在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方面,自我扬弃与自我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包括有分工的消灭、生产力的发展、世界交往的形成,完成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  相似文献   

7.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出场具有强烈的费尔巴哈宗教批判的色彩,马克思的做法是以宗教异化来比对劳动异化;异化劳动的核心问题是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的关系问题;异化劳动积极扬弃的结果就是共产主义这一价值追求。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共产主义在实现方式上同宗教的消亡方式具有强烈的一致性,都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矛盾的解决为前提条件的。  相似文献   

8.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思想体系的价值诉求和逻辑归宿。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形成"路线图"遵循以人的本质为根基,以异化劳动的剖析为切入点,以私有财产的扬弃为中枢环节,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归宿。同时在对"人的解放"思想的逻辑阐释中,马克思发现真正的共产主义不同于以往形形色色的共产主义,它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对人的本质的复归,其意味着人本身的解放。马克思对"人的解放"思想的精辟阐释与现实社会发展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不仅在理想信念教育上为新时代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供了思想引领,而且为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对于货币本质的分析,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语境中始终围绕其哲学的理论任务——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展开,这构成从《巴黎手稿》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一条隐性线索。如果说《巴黎手稿》侧重于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出发把货币理解为人的类本质的自我异化的话,那么《大纲》更侧重于把货币看作一种物化的社会关系,这反映了马克思货币批判的"视域转换"。这种"转换",不仅关涉人在"非神圣形象"中自我异化的现实根源,而且关乎消解这一异化的现实道路,它始终围绕资本主义生产中的资本、劳动和人的存在方式展开,这三个维度构成马克思货币批判的"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0.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揭示的异化劳动四重规定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异化的逻辑表征。马克思通过指证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同一性,把被遮蔽的物质表现形式的私有财产的特性凸显出来。异化劳动背后所蕴含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因此,扬弃违背人性的异化劳动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从扬弃私有财产到打碎资本主义奴役制,从而获得根本解放的过程。马克思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内在逻辑关系的分析,根本上是为了寻找扬弃人与劳动背离的道路和方式,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扬弃和人的本质的回归以及私有财产的衰亡具有了共同的路向性。正是依赖于私有财产的消灭和私有制社会的消亡,人彻底消灭了造成人被束缚的不自由因素,获得了全面的解放。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从"当前经济事实出发"论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层次:第一,劳动者对劳动产品异化;第二,劳动者和劳动活动异化;第三,劳动者和类本性质异化;第四,人和人关系的异化。这四个规定层层递近,层层深入。但是,作者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从现有经济事实分析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之间的关系,导致二者因果关系的颠倒。作者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研究,认识到私有财产占有权之形式并非一开始导致异化劳动,而是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化大分工,最终导致致私有制的形式,并从历史的角度阐明异化劳动是私有制导致的直接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在黑格尔将特殊性原则主导的市民社会趋向作为普遍性与特殊性伦理统一的国家看作必然性的地方,《论犹太人问题》时期的马克思则看到了"国家不能挽救市民社会于自身之中",并且"国家的秘密在市民社会之中"。因此,马克思开始从市民社会内部探索自由的障碍以及自由的实现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的马克思将自由的障碍以及自由的实现表述为劳动异化、私有财产异化以及造成这一异化的深层根源的交往异化和"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积极扬弃的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3.
魏强  王文东 《南都学坛》2012,32(1):138-140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异化劳动看做是私有财产的原因,并最终在异化劳动的衰亡上产生了理论困惑。在随后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经济学的研究中,马克思得出了与之相反的正确结论:外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原因,而异化劳动只能是私有财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站在经济学家和哲学家的立场上,扬弃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结合辩证法的思想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的共同主题劳动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中所呈现出的异质,即阐释劳动异化问题的观点。引入国民经济学中“私有财产”的概念以及阐述其与劳动异化的关系来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经过研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形成了“异化劳动决定私有财产说”、“私有财产决定异化劳动说”和“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互为因果说”的观点。通过对三个观点的辨析,来把握住马克思异化观点的实质,并为当下市场经济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于《穆勒评注》中提出来的交往异化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和《第三手稿》的社会概念之间起着重要的过渡作用。异化劳动理论提出了社会财产与私有财产之间的对立,交往异化通过分析货币与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说明商品交换是社会财产在私有制关系中的异化实现形式,劳动产品才是真正把个人联系起来的社会纽带。交往异化对私有财产之社会性质的这种揭示为马克思进一步提出社会概念,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发现共产主义的现实基础起到了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概念既指矛盾对立关系,又指先验本质的外化。作为矛盾对立关系的异化,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沿用了它;作为先验本质外化的异化,其逻辑功用是借助黑格尔倒立着的发展观来摆脱理论困境的表现,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抛弃了它。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前后差别在于扬弃异化关系的道路不同:早期是借用先验本质外化的逻辑,成熟时期是从生产方式的变革来论证异化的扬弃;认为马克思早期对异化进行的是“道德评价,”而成熟时期对异化进行的是“历史评价,”这种说法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的异化理论,为当代人学异化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人的异化是对人与世界三重基本矛盾(人与自然、他人和自我)的割裂,是对人的本真的类本性的背离,是历史在特定阶段必经的历史过程.在个人主体和私有财产的历史阶段中,异化经过暴力、权力、资本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也为自身的扬弃作了准备.当今世界已经出现的人类性问题使异化的扬弃开始作为一个现实的问题提了出来.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就是在人的科学理论基础上对历史之谜的解答.  相似文献   

18.
“劳动”在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中始终是一条主线,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充分吸收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观,继而将异化劳动概括为四个方面,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最终揭示出作为扬弃了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人的解放的哲学主题,凸显了以“劳动”为核心的共同体思想以及鲜明的实践哲学的思想特征。扬弃异化劳动,也就意味着共同体中对象性关系的再造。共同体之中的个体通过相互承认的劳动确立了对象性关系,在马克思构建的劳动共同体中,劳动不仅是手段,更是目的,是人与人从相互承认提升到相互成就的共同体的高级形态的塑造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