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校配备的专职女性辅导员也逐年增多。解决女性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学生成长成才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高校女性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雪龙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4)
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与其工作年限呈倒U形曲线关系,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产生与其工作特征和个人人格特征密不可分,二者相互结合形成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合力机制. 相似文献
3.
由于工作超负荷、角色冲突、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原因,高校辅导员存在职业倦怠问题.通过加强辅导员自我调节能力,重视其自我发展及心理健康,明确职责、引入竞争机制等方法,能够较好的解决辅导员职业倦怠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朱晨花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11)
文章在对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概念和特征进行阐释的基础上,从职业根源、组织根源、社会根源、个人根源四个方面对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进而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在辅导员中较为普遍存在,值得社会关注。本文分析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就防止其职业倦怠心理的产生和蔓延提出一些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裴慧君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5):34-36
职业倦怠对于组织开展正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危害较大,它作为现代职场的流行病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工作中各种主客原因的影响,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已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在阐述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辅导员队伍中的职业倦怠现象的成因,并提出了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7.
王彬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89-92
职业倦怠是由于压力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紧张状态。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是职业压力、角色冲突、管理体制的欠缺及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等,通过缓解工作压力、改革高校管理体制提升教师公平感、自我调节等措施,可以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帮助高校教师摆脱职业倦怠,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高校辅导员为研究主体,从职业倦怠的内涵入手,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探讨了消除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认为积极消解网络压力,打造多元发展平台,推进辅导员知识结构的现代化,建立有效的激励和代偿机制等是现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保持健康心态、完善人格、旺盛工作热情及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奄力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旗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60-261
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与高等院校扩招以来,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较快;在本科教学工作中,辅导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的辅导员队伍逐渐扩大,年轻化趋势明显。本文运用企业管理学中经典的SWOT战略分析模型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辅导员工作进行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存在威胁等方面的分析,并就SWOT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低龄化问题的出现与辅导员职业压力、个人心理落差及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等因素相关。本文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加强职业定位教育;加强自身学习和思考,不断研究职业规律;重视实践环节和科研能力,提升处理问题的水平;完善社会支持体系,丰富应对压力的资源几方面提出应对这一问题的方略。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彬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89-92
职业倦怠是由于压力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紧张状态.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是职业压力、角色冲突、管理体制的欠缺及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等,通过缓解工作压力、改革高校管理体制提升教师公平感、自我调节等措施,可以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帮助高校教师摆脱职业倦怠,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3):199-202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南京16所高校245名辅导员进行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南京高校辅导员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但情况并不严重,多表现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去人性化、低成就感现象不明显。探讨了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为制定辅导员职业倦怠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齐立云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2):31-33
我国导游职业倦怠现象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其产生的原因中不合理的薪酬制度和零、负团费旅游接待模式下导游背负的巨大经济压力以及职业前景的缺乏是最主要的根源,政府主管部门、旅行社、导游自身和社会应积极采取对策化解导游职业倦怠,确保我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蔡亚敏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98-101
职业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由于长期遭受到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源而产生的反应.高校辅导员是典型的助人职业,其职业倦怠日益凸现,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达到中等程度的职业倦怠,且主要组织影响因素为工作压力、组织公平和社会支持,因此对辅导员开展生涯规划管理、做好工作压力管理、良好的组织支持、科学民主的政务公开制度、入职培训将有效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5.
企业中层管理者工作倦怠的成因及其干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作倦怠是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如何降低工作倦怠,留住所需人才已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文章从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两个方面入手,对工作因素、组织因素、个体因素、个体认知和个体与组织匹配等影响企业中层管理者工作倦怠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东明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5(4):106-109
“职业倦怠”是一种在工作重压下的身心耗竭状态.编辑也是“职业倦怠”的易发人群.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与编辑的工作特点有一定的关系.应该通过组织干预和自我调适来减轻、消除编辑“职业倦怠”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从工作激励潜能、工作特性及其与个体变量的交互作用的角度来分析工作倦怠,结果表明:激励潜能对工作怠慢有着预测作用,从工作本身中所获得的激励潜能越大,则工作怠慢程度越低,并且与性别、工作年限、婚姻存在着交互作用;此外,性别变量与工作完整性有着交互作用。为此,应该设计丰富化、扩大化及多元化的工作特性以提升工作的激励性,同时建立适当的倦怠管理机制,并考虑个体间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18.
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特殊教育教师因其所教学生的特殊性,比普通教师更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本文在系统分析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殊教育现状及师资实际,提出缓解与预防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吴吉东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12-116
定性和定量研究发现,除行业知识缺失感维度略显严重外,“双师”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总体不太严重,依次为:行业知识缺失感、低成就感、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高职英语教改、教学工作、人际关系、下厂实习、科研、学生评教等六个压力源与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线性正相关,其中前三个压力源对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预测几乎都达到极其显著水平。研究结果对高职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缓解其职业倦怠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考风考纪是学生评价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保证,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因素.针对高等院校考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考风建设的途径,必须严格考试管理,规范考试程序,深化考试改革,综合治理考风考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