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数字版权时代的发展,作品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传播速度也更加迅捷。传统版权登记制度因存在登记成本较高、标准不一、泄露隐私等弊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困境,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推动版权登记的适时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版权登记,其去中心化特质可以降低登记成本;分布式共享机制能够统一登记标准;难以篡改的性质能够提高登记的证明效力;弥补了既有版权登记制度的缺陷。同时,区块链技术利用自身特性建立新的版权信任机制,既能清晰地分配版权利益,又能创新传统的版权商业模式,推动版权市场的发展,最大化地利用版权的固有价值。区块链技术在与版权登记相结合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技术上难以解决的问题,既无法对作品的独创性进行准确的判断,也无法发挥版权制度原有的公示力作用。因此,必须创新版权登记规则,加快制定区块链版权平台市场准入机制,并设置统一的监管机构,将区块链锁在版权制度的笼子里,防止出现滥用区块链技术的情形,以最终实现技术和法律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系统管理升级及数字化流程再造需要政府、产业和公众等多方和谐互动及相应的信息智能技术支撑。数字化精细城管是将线下公共服务在网络空间的信息映射,通过数字技术分析其服务要素的关联性及服务对象潜在权益的获取。借助区块链技术优势可将数据的集中管控转变为分布式协同,使得城管要素镜像在数字化场景中进行衔接、融合、转换及创新,从而拓展数字城管要素通用性,为优化城市管理及服务流程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区块链的技术架构决定了只有持有私钥者才能改写特定账户地址上的语义信息。将区块链数字资产涵摄于或类推适用物权的观点,忽视了语义信息并非特定的物、无法被直接支配且不具有完全排他性的特征。《民法典》总则编对财产权的规定超越物债二分体系。对新型财产的讨论,应当放弃“物化”的路径,改采财产权的一般理论的路径。财产权的构造性要素是排他性,即:未经权利人同意,他人不得擅自享受归属于权利人之财产。财产权的排他性是通过外在客体的物理边界与涉及外在客体之行为规范综合实现的。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区块链的技术架构可以作为物理边界,赋予持有人对比特币、NFT等链上数字资产以排他权,但持有人对NFT映射的链下数字作品并不享有排他权。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互联网第三次变革的核心动力,是下一代颠覆性的技术。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记录并传达价值的新方式,能够让价值传递变得更加透明、公平和安全,实现数据互联到价值互联再到秩序互联的变革。将可能彻底改变整个人类社会价值的传递方式。设计/方法从区块链基础概念出发,介绍了区块链及其相关技术。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区块链数据主权。最后,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多领域多维度地展示了区块链数据主权技术的应用成果。结论/发现将帮助读者厘清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脉络,了解区块链当前的研究应用态势。  相似文献   

5.
6.
7.
8.
本文提出区块链在统计工作中的两个应用方向,一是区块链技术带来的经济社会变化将作为新的统计研究对象;二是区块链对统计业务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一个底层架构和三类场景应用的设想与展望,以期为区块链与统计工作深度融合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为统计现代化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中的著作权保护领域存在侵权严重、孤儿作品大量出现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网络作品的确权存在困难。网络作品确权的核心问题实际就是解决谁具有在先的权利,因此具有不可篡改、记录创始时间等特性的区块链技术将其存在性证明功能运用到网络著作权领域将具有巨大潜力。同时,区块链在著作权确权与交易领域的应用需要通过法律在区块链数据证据效力、知识产权保护期限、智能合约是否为电子合同、与现有登记制度的关系等方面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区块链技术的基本逻辑和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该项技术在经济和金融领域应用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对区块链技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前沿应用进行了案例分析,最后,结合我国目前区块链技术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区块链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的正确引导。偏离实体经济需要和规避监管的伪创新不仅不能助推我国经济健康有序地增长,还会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和资产交易理论都有一个基本假设:人是理性的。然而,金融市场中大量存在的种种"异常",对基于理性假设之上的经典金融理论提出了挑战。通过回顾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和资产交易理论,可以看到建立一种标准的行为模型,应该是金融理论的下一个主要方面所在,该标准行为模型应该既能表达有限理性,又能兼容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数字财产的价值日益凸显,而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数字财产继承的纠纷更是频频发生。传统法律仅对实体财产的继承进行了立法保护,未对数字财产的继承进行规制,并由此引发了诸多网络服务供应商利用格式条款侵犯继承人权利的事件。因此,我国亟需在法律制度层面对数字财产的继承问题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3.
14.
区块链在精准扶贫脱贫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准扶贫到了脱贫攻坚决胜阶段,在分析了现阶段精准扶贫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区块链的技术特点来研究区块链与精准扶贫脱贫融合应用的可行性,通过精准扶贫和区块链的适应性特点,设计构建了基础层、业务层和治理层,进行了创新性融合区块链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综合平台体系。同时对区块链与脱贫后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乡村战略深度融合发展趋势和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接融合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是为电视台提供内容服务的基石,构建电视台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的体系架构,必须从基础层面解决好存储管理、多渠道检索及访问协议三个要素,并进行资产整合、业务整合及人员整合。同时,电视台必须重新设计其核心业务过程,构建基于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的新型电视台业务过程模型,其核心业务是充分利用数字媒体资产,通过电视媒体的节目创新,提供解决方案、节目内容和服务等来实现电视台业务过程的闭合价值链体系,以此实现节目内容的创造和数字资产价值的增值,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是为电视台提供内容服务的基石,构建电视台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的体系架构,必须从基础层面解决好存储管理、多渠道检索及访问协议三个要素,并进行资产整合、业务整合及人员整合。同时,电视台必须重新设计其核心业务过程,构建基于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的新型电视台业务过程模型,其核心业务是充分利用数字媒体资产,通过电视媒体的节目创新,提供解决方案、节目内容和服务等来实现电视台业务过程的闭合价值链体系,以此实现节目内容的创造和数字资产价值的增值,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区块链应用已经开始影响经济系统、法律系统乃至全社会系统的运作。作为一种新兴社会信用共识机制,它将颠覆传统信用机制,进而形成对整个社会的新一轮赋能和改造。社会系统论认为,区块链内部欠缺反思性,自治能力不足。与此同时,区块链具有一定的负外部性与扩张倾向,会对社会系统及其结构耦合产生激扰。倘若区块链的扩张倾向难以得到有效遏制,将会加剧全社会的“去界分化”风险。并且,该风险还将危及基本权利。面对区块链应用对于全社会各领域的影响,法律系统通过对区块链的法律规制做出回应。因此,在对区块链的法律规制作出整体性反思的基础之上,应以风险预防和基本权利保护为导向,作出思路和方向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资产证券化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及其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资产处置业务中运用的可行性、操作模式 ,存在的问题等研究 ,对作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业务范围之一的资产证券化业务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一步进行剖析 ,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实际工作提供建议和启发。  相似文献   

19.
区块链作为下一代全球信用认证和价值互联网基础协议之一,各国均积极部署争夺标准制定权.相较于传统互联网的TCP/IP协议,区块链的共识算法机制与自动执行规则,在信任的锁定、社区的共识和交易的公开上,法律很难介入.区块链的技术进步和广阔应用前景给反垄断监管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现有的竞争规制手段在行为主体的核定、救济方式的甄选、规制对象的确定以及执法合作的协调上存在法律适用的困难.构建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反垄断法律规制路径应在明确包容审慎的反垄断监管理念基础上,优化区块链反垄断分析工具和执法思路,突破工具理性的视角束缚,构建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机制.通过制度构建和有效监管兼顾各方利益的平衡,为推进区块链技术与产业融合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农业产业链的“卡脖子”现象、供需脱节和利益分配不均、农产品全流程追溯困难等问题,在梳理我国农业产业链发展过程和组织模式的基础上,运用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结构、安全防篡改、信息公开透明、可追溯可验证、智能合约等技术优势,构建农业产业链双循环格局并进行案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区块链技术与农业产业链在属性和结构上具备耦合性;第二,以公平高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基础,通过多主体协作模式打造畅通的产业链内循环,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形成稳定合作关系;第三,以可验证可溯源的信任共享机制为核心,建立农产品全流程溯源体系,包括农产品溯源内部联盟链和外部联盟链,实现产业链内循环与外循环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