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沉淀着各种社会、文化的积层,它承受着一次次的“冲撞”,通过“社会遗传”和“文化扩散”(美国人类学家罗杰·皮尔逊认为,当文化在同一社会内部从一代传至另一代时,这种过程称为“社会遗传”;但当文化从一个群体传至另一个群体,从一个社会传入另一个社会时,习惯上称为“文化扩散”),有的洗刷成至今仍折射出璀璨光采的人类文明结晶,有的则永远埋入淤泥之中而失去昔日的价值尺度,还有的随着社会发展的波浪不时泛  相似文献   

2.
孙红阳 《职业时空》2008,4(4):37-37
美术心理学是研究美术创作过程以及美术欣赏过程中创作者或欣赏者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以人的心理活动为切入点来研究美术创作者或欣赏者在创作美术作品或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产生的认知、情绪及意志等心理活动规律。而美术欣赏是以美术作品为中介,形成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一种间接的、无声的对话。这种对话不需要欣赏者与创作者面对面就可以进行。但这种对话能不能顺利有效地完成,即欣赏者能不能在领会作品的形式美之外还能领悟隐含其中的内在心理因素,就要求欣赏者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美术史论与理论知识,还要求欣赏者能从美术心理学的角度去追寻创作者创作的心路历程。本文主要从美术家的创作心理、作品蕴含的社会心理因素以及欣赏者自身的心理感受等方面来谈美术心理学在美术欣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沈黎明 《当代老年》2013,(12):22-2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他们有的喜欢养花弄草,在缤纷世界中寻找快乐;有的喜欢书法绘画,在翰林墨海中享受宁静,有的则喜欢发挥专业长处,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继续为社会作贡献。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沈阳市京剧院原院长、现辽宁省老艺术家协会副会长李麟童,就是后者,退休后,为了让京剧这门“国粹”艺术世代传下去,一直不辞辛苦地忙碌着。  相似文献   

4.
一位国际级的电影大亨经常戴塑胶跳字手表,因为他不需要借一只手表来彰显他的身份——谁又知道戴了镶满钻石的手表的那个人是谁呢? 人惯于炫耀自己没有的或缺少的东西.不但在物质上这样,在精神上也是如此.一个人若炫耀自己幸福,那么这个人多半非但不幸福,还可能十分痛苦. 一个人说话时,如果总喜欢引经据典(俗称“掉书袋”),其人的学问,大抵也高深不到哪里去.  相似文献   

5.
媒介信息包围是影响当代青年次文化的重要因素。它促进着青年世界观和深层价值观的形塑,并对多元文化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以风靡全国的“电视秀”为代表的通俗文化的崛起,更使媒介素养教育为学界、政界所关注。在循规蹈矩的学校教育和极具颠覆的媒介通俗文化的夹裹中,青年媒介素养教育理性的价值取向和感性的实践活动显得愈加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爱好绘画的90后大男孩,凭借一张纸和一双手,用数学逻辑和想象力,就能打造出各种结构复杂、具有惊人艺术魅力的折纸艺术品。他的作品惊艳了国际折纸艺术界,一只"螳螂"就卖出了3万欧元……小小少年,迷上神奇折纸艺术今年26岁的秦坤是广西桂林人,受心灵手巧的妈妈影响,他小时候就爱玩折纸游戏。看着一张白纸经过折叠瞬间变成小船、板凳、花儿、千纸鹤之类的可爱小玩意儿,他觉得既神奇又有趣。读初中时,有的同学爱看漫画书,有的疯狂打游戏,秦坤却喜欢  相似文献   

7.
旗舰 《老年世界》2007,(24):28-29
过去有的老人喜欢泡吧、有人喜欢泡茶馆,还有人喜欢泡商场,就认为是很前卫的老人,而眼下,“泡拍族”、“网上掌柜族”、“溜溜族”、“拼客一族”、“帮帮族”等的出现,也让我们看到了老年人生活随着时代发展多姿多彩的一面。  相似文献   

8.
A.他特别喜欢你的眼睛B.他特别喜欢抚摸你的头发(或脖子) C.他特别喜欢碰触你的耳朵(或胸部以下) D.他特别喜欢你的嘴唇或酒窝(或鼻子) E.他特别喜欢你的眉毛答案:选择A:他特别欣赏、碰触或亲吻你的眼睛,这代表他是个多情种子,经常需要爱情与热情,他一定喜欢热情用力的拥抱,说许多甜言蜜语,宁愿受骗也不能失去爱情。他未必是专情的人,这一点要小心。  相似文献   

9.
艺术世界的文化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审美现代性是一个抽象概念 ,它通过具体的文化实践来实现。因此 ,对审美现代性的考察必须落到实处 ,本文将通过对现代社会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的研究 ,透过文化实践的主体行为、社会机制和结构的复杂活动 ,将审美现代性置于一个文化社会学的背景中加以分析 ,以期揭示审美现代性的某些特征。一、艺术世界哈贝马斯在社会学意义上称之为文学公共领域的机制 ,在比较狭隘的美学意义上 ,可以称之为艺术世界或艺术共同体。艺术世界这个说法来自美国哲学家丹托 (ArthurC .Danto) ,他于 1 964年发表了颇有影响的论文《艺术世界》(Artworld)。通过…  相似文献   

10.
自2011年开始,广州市先后推出针对特定群体(如精神病康复者、移居人士)等十多个区级或市级的专项项目.有别于区级项目,市级项目具有“地域广”“人力少”“离地高”的特点.“地域广”,即立足全市向特定群体提供服务,特定群体分散全市各社区.“人力少”,即项目团队大多为10人左右,面向的群体却可达数万到数十万,若只专注社工常用的微观手法(如个案、小组),服务覆盖面窄,难以达到合理的项目效益.“离地高”,即架空于城市层面,服务要落地,需要与各级相关部门或社会组织建立关系、寻找合作空间,在“接地气”的过程中,可能会与扎根社区的综合服务项目出现服务重叠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有的时候它需要用智慧来经营;劝导与沟通也有很多种方式,而聪明人总是把它做得巧妙而美满。A音乐家梅亚贝尔有个坏习惯,总喜欢在早晨睡懒觉。而他的妻子总有办法让他“改邪归正”。  相似文献   

12.
有人认为:“伊斯兰艺术最富创造性和持久性的表现是在东方地毯上……它那鲜丽的颜色和精致的图案充分体现了伊斯兰艺术的特点.今天,一张土耳其或波斯小地毯就是一件珍品.”据说,地毯源于游牧民族,从兽皮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3.
离合词是由一个动词性成分(或语素)和其所支配的名词性 成分(或语素)组成的语言形式。如“散步”、“睡觉”、“游泳”、 “起床”、“鼓掌”、“唱歌”、“跳舞”等。从词汇意义的角度 看,它们很像一个词,但从语法的角度看,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 语法学界有的认为这种语言形式是词;有的认为是短语;还有的说 是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过渡成分。由于“离合词”的说法已为大家 所熟知,我们仍称之为“离合词”。对于离合词性质的认定,主要 可分为词说、短语说、离为短语合为词说、中间状态说、离合词不 存在说。  相似文献   

14.
恩是一瓢水     
父亲有句口头禅:“恩是一瓢水。”此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对人而言,即别把这点儿恩情记在心上,它充其量只是一瓢水;二是对己而言,一瓢水的事儿值不了什么,别老惦着人家报答。父亲一生只把帮助人、接济人当平常事,他认为这是做人的本分。  相似文献   

15.
田琦 《公关世界》2022,(4):70-71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的理论认为,个人或群体生活在社会中主要归结三种类型的资本,即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人们将其视为社会生活中的资源.以往的文献综述将文化资本概括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文化能力,即体现了对知识和品味的把握.第二种是文化产品,比如创作出来的艺术画作.第三种文化制度,包括大学或其他授予的文凭.制度化的文化资本形式最初建立了习惯,这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在特定的客观化的场合中表达.教育经验可以塑造现实社会中的习惯,皮埃尔·布迪厄将习惯定义为由个人的过去或最近的经验同时构成的可以改变的过程.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数量的文化资本,主要包括家庭教养和教育背景,这导致个人建立特定的习惯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美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径.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中学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他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谈阿语句中的描述成分和非描述成分,只是《两种述语》一文内容的扩大. 阿拉伯语句子由多种成分构成.句子成分有的用名词,有的用动词,有的用介词短语,有的也可以用子句. 句中成分有描述性的,有非描述性的. 句中的描述成分在句中对其他成分、词语进行描述,即说明中心语“干什么”或“怎么样”的,称为描述性成分描述性成分以外的,称为非描述性成分  相似文献   

18.
词是音(声音)义(意义)结合的统一体.声音和意义之间具有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具有某种声音的一个词有的只表明一个意义,即单义词;有的具有多个意义,成为多义词.两个或数个不同意义的词具有相同的声音,称为同音词.一个词新创造出来的时候总是单义的,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和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许多单义词由它原来的意义扩展或派生出若干相关的新意义,成为多义词.因此,任何语言中单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埃及杰出的小说家、阿拉伯短篇小说艺术的奠基人迈哈穆德·台木尔(1894~1973)诞辰100周年。提起台木尔,便想到“三台”,即父亲艾哈迈德·台木尔(1871~1930)(“老台”),哥哥穆罕默德·台木尔(1892~1921)(“大台”)。弟弟迈哈穆默德·(“小台”)。父子三人都成了后人仰慕的文坛巨人,天下并不多见。中国的宋代倒有一例,那就是“三苏”,即父亲苏洵(“老苏”),哥哥苏轼(“大苏”),弟弟苏辙(“小苏”),父子三人被后人列入“唐宋八大家”。书香门第佳话千古传颂,浮于民口。“三苏”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苏洵、苏辙主要以散文著称,苏轼则不但在散文上成就巨大,而且在诗、词、书、画等各个领域都有重要地位。以文学成就而论,“小台”更近于“大苏”。苏轼是做官的,因遭贬谪、被放逐而获得接近劳动人民丰富生活的机会,故在他诗篇里可以看到他许多同情人民的呼声和对贪官污吏的恶骂。台木尔自然也不是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然而在他的小说里却能看到他同情劳动人民的呼声及对贵族阶级的无情嘲弄。时代不同,地域各异,国情有别,然而在这一点上,古代中国的“大苏”却与近代埃及的“小台”有着共通的思想脉络,足见文学艺术没有时空界限。  相似文献   

20.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常用问话。一般情况下,当然要提倡开门见山,要了解什么,就问什么。但有时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它问会筹出是非,招来麻烦。所以,就需要曲问。曲问就是绕着弯子问,或无疑而问。曲问是交际中的一枚“石子”。有时,为了了解对方心中秘密,又不便直问,人们就投出这枚“石子”,去“声东去西”。例如,一个小伙子想了解某姑娘是否喜欢自己,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他试探地问:“我可以陪你走走吗?”这许问,姑娘即忙不愿意与他交往,也可以婉言谢绝,见方都不足难堪。又如,有的人健忘,自己的东西不知丢到哪里去了,但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