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友》2012,(8):67-67
避噪音。中老年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常处于痉挛状态,内耳供血减少,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都逐步减退,听觉器官也不例外。如果听力不好,势必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老年人应注意保护听力。第一,远离和避免噪音。如果长时间接触噪音或处于强噪音的场所,会使随着年龄增长本就开始减弱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内耳供血不足,易损害耳蜗神经和前庭神经,使听力迅速减退,甚至发生噪音性耳聋。而且噪音还会直接影响到情绪,使人烦躁,也不利于健康。因此,老年人应尽量远离和减少噪音对听力的干扰,少  相似文献   

3.
和谐你我他     
夜深人静的时候,正当我们进入梦乡,突然被恼人的噪音吵醒,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在高雅的音乐会上,正当人们陶醉在音乐的意境中,突然被周围刺耳的手机铃声干扰,你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与秩序、宁静、祥和相悖的现象随处可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蓝图变为美好的现实,连着千万家,牵着你我他。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4.
<正>前言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全国老年人口快速增长,老龄健康服务和标准制定及医养结合养老社会需求日益旺盛。因此,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第一需求是开展老龄健康综合评估。听力损失是老年人身体功能衰退的常见表现之一,不仅会导致听觉言语交流障碍,还能引发虚弱感、孤独感、猜疑感、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和社会隔离现象。近年研究发现,听力损失还与老年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更加重了家庭和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提高日语初级学习者听力水平的问题,认为导致听力薄弱的主要原因有:对日语语言特征不甚了解,口语基础过于薄弱,单词量小,对日本文化相关知识缺乏必要理解.打好口语基础,扩大单词量,丰富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基础;培养推测联想思维,不断总结听力训练的体会,循序渐进地精听,是听力训练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生活中,“听”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技能,研究者们如Weaver犤1犦、Morley犤2犦估计过,生活中“听”是“说”的2倍,“阅读”的4倍,“写”的5倍。听力培养的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通常“听力包括两个层次的能力:语音感知和语义理解”犤3犦。多年来培养语音感知能力一直是听力教学的基础和重点,但是在听力教学中即使听话者对所要理解的话语有一定的语音感知,但由于语义理解的错误而导致的误听、错听以及不会听等问题却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分析“听”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是否可以从话语分析入手进行听力教学,使学生…  相似文献   

7.
听力教学真正的目的和要求告诉我们在学习中听力策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听力教学中学习策略有助于学习者处理他们接收的输入信息,提供可靠的语言成功学习的策略,使听力材料变得更加易懂,听力理解更加容易,听力教学效果提高.同时在策略的实际运用中,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策略对听力理解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健康新知     
《新天地》2007,(10)
世卫组织称噪音是致死的重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欧洲因心脏病或中风死亡的人中,有3%是因为交通噪音所致。由于全球每年有700万人死于心脏病,用这一百分比可以计算出每年可能约有21万多人死干噪音。声音巨大的音乐也会导致人耳失聪,在欧洲7-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有2%的人患上此病。2%的欧洲人因为噪音污染而持续做噩梦,至少15%的人表示噪音令他们烦恼不堪。此外,在耳鸣病人中,有3%的人是因为交通噪音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听力理解策略的掌握可以有效地提高听力理解水平,其中元认知策略尤为重要.在听力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更加有效地进行听力训练,增加学生独立控制听力学习过程的机会,最终达到提高听力学习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预制语块是一种词汇化的句子片段,是一串预制的连贯或不连贯的词或其他意义单位。它整体地储存在人的记忆中,使用时可直接提取,无需语法生成和分析。预制语块在二语听力习得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学习者在听力过程中预测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听力的理解效率;有利于帮助听者克服噪音的干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法提供语块,帮助学生学会在文章中识别语块,有意识地让学生注意和接触大量语块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语境在听力训练中极其重要,把握好语境线索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听力技巧之一.文章从语境(context)的两层含义出发,说明了语境在听力训练中的重要性并相应提出了把握好语境线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听力是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测试项目之一,其中新闻听力是难点。分析新闻听力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对教师听力教学及学生应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研制背景下,多元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是其中重要内容.动态系统理论的特征引导研究从宏观的、复杂的、系统和动态的视角对听说课堂的各个层面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学习者听力策略的应用情况以及学习者听力测试成绩与听力策略的相互关系,对实现多元化教学和倡导个性化学习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元认知策略是一种操作性强的学习策略.其中的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能很好适合英语新闻听力教学,有利于对听力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从而大大提高听力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外汇储备的性质是一种铸币税,因而我国外汇储备的损益是铸币税的损益.我国外汇储备得到 了利息收益,但付出了实行冲销政策产生的利息损失、发达国家价格水平上升导致的购买力损失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造成的汇兑损失.尽管其中的大部分损失目前是账面损失,但将来很可能成为实际损失.2006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的损益是负数,但这是为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付出的一种代价.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真实性与听力技能测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日常交流中,听力理解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语言测试中,听力技能的测试是必不可少的.如何选择听力材料,在语言测试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必须从听力及听力理解的性质、听力技能、真实材料的选取、听力测试的形式和预期的反拨作用等方面来了解听力测试中选择真实材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噪声与无声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噪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强,一般30~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人的睡眠和休息,导致人体生理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而70分贝以上可能干扰谈话和使人精神不集中甚至影响工作的效率,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当中就会严重影响听力以及导致如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疾病发生,严重者还可产生精神错乱。反过来,人如果总是生活在无声的环境当中,  相似文献   

18.
口译理解过程中的心理噪音及其对口译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译译员在双语交际过程中扮演着中间人的角色。由于其身份的必要性和工作的特殊性,国内外出版的口译论著和译著中在论及口译理解时都要求译员做到:听力好;精通讲话者所用的语言;熟悉讲话者所属国的文化背景;了解讲话者所属国在发音和用词方面的特点;了解讲话的主题并且具备广博的学识。然而,在口译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仅做到这些,有时仍然难以胜任工作。究其原因,祸首乃口译理解过程中的“心理噪音”。本文用口译实例阐述了由于译员缺乏心理期待或作出错误预测而造成的“心理噪音”在口译理解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用认知心理学、语用学和巴黎释意派理论分析其作用的原因,并探讨了在口译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有针对性地训练和练习。  相似文献   

19.
听力理解是一个繁杂而积极的过程,在语言学习中听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听力自身的特点,听力研究曾一度被忽视,而学生的听力问题更是没有得到重视.本研究运用Anderson的听力过程三阶段模式,从认知视角探索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40名来自内蒙古工业大学的大学一年级学生参与本研究.本研究采用学生日记及采访的方式收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8类.在听力过程的三个阶段,学生存在的问题较多的是在接收信息阶段.因此教师在听力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听力信息接收阶段学生存在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人类交往的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交流信息、表达思想的能力.听力是接收和理解口头信息的能力,影响英语听力水平的因素有背景知识、个体因素、语境因素等.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我们必须考虑上述因素,并对听力教学的步骤及方法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