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众多领导人之中,周恩来算是酒量最好的,堪称“千杯不醉”。当然,这和周恩来的工作有关系。一开始,他主要从事统战工作,终日在各色人中周旋,应酬量大,喝酒自然也就多了。  相似文献   

2.
英语phaticcommunion有“应酬语”、“寒暄语”、“客套话”等译名 ,即所言所语并非为了提供某种重要信息 ,而意在建立或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应酬语”的文化共性是指任何民族文化缺之不可 ;“应酬语”的文化差异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情感。我们认为 :汉语“应酬语”的口译原则 ,在现阶段仍应以照顾“老外”的情感为好 ,即要跨越其字面“语言意义”而译出其“情感意义”。  相似文献   

3.
潘德东 《社区》2013,(11):56-57
“有趣的大人”.这个称呼让人感到温暖。现在,不少人都陷入了疲劳工作、持久工作和压抑工作中。情趣缩减、生活紧张、压力山大、应酬繁多、身心俱疲。很多人成了没有情趣的工作机器、功名利禄的加速器.“利君子”身边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4.
轻松一刻     
《社区》2011,(13):56-56
儿子的应酬 一天,儿子见妈妈来接他,便问:“爸爸呢?” 妈妈答道:“爸爸今晚有应酬,不能来接你了。” 儿子问什么叫应酬,妈妈说:“应酬就是你不想做但又必须做的事。”  相似文献   

5.
《人生与伴侣》2014,(5):30-31
【舒淇】某日,李冰冰、舒淇、王中磊等现身某晚宴。舒淇与王中磊豪饮热聊,拉李冰冰碰杯左右逢源。当年拍电影《不再让你孤单》,据说前半段舒淇的醉戏很多;后半段,哭戏很多。记者问刘伟强她演哪一个最难,他说:“哭戏很容易,我在现场都放了一些符合当时氛围的音乐,帮助她入戏。但醉戏很难,舒淇酒量很好,我醉了她都还没醉。所以拍的时候她还是喝了一点点。”之后,导演冯小刚进一步爆料:“舒淇的酒量真好,那次她跟侯孝贤吃饭喝了6杯高粱酒,还能美美地坐着受访,挺厉害的。”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饮酒有节周恩来主张饮酒“只论酒量”,“尽欢不尽醉”。他幼时即喜饮绍兴酒。长征途经贵州茅台镇,曾用超过一两的杯子连饮25杯,酒量不可谓不大。但他举行家宴,从不逞酒量,看一些老同志年岁渐长,总是再三嘱咐不要多饮。许世友上将善饮,且常把能否饮酒与  相似文献   

7.
历史的发展,不断丰腴、更新着写作的观念。现代社会生活的实践愈来愈表明:写作,不仅是一种个人技能表现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应酬的行为。社会越是进步,各种行为之间也越是联系紧密;甚至相互作用,彼此渗透。因而,在研究写作这一行为时。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写”与“作”的范畴,而要拓宽视野,从其“应酬”的社会性来认识。基于此,将写作与应酬二者放在同一个天平上加以衡量,进行探讨,无疑是有所裨益的。一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社会环境中的一个分子。任何一个分子都离不开其他分子而单独生存。交  相似文献   

8.
蝶恋花     
中国人有空的时候,就总在琢磨谁是中国酒量最大的人。宋人赵崇绚在其作品《续鸡肋》里做了一个统计,并得出结论。中国历史上酒量最大的人是汉宣帝时期的丞相、大法官于定国,说他饮酒可至数石而不乱。其他高手还有汉朝的大儒郑康成可饮一斛,汉朝的卢植是一石的酒量,魏晋刘伶的酒量是一石五三斗……  相似文献   

9.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某些领导干部有这样一种观念:坐高档车,住高级宾馆,是“门面”需要;打牌赌博、吃喝玩乐,是“应酬”需要;搞豪华装修、购高档用品,是“办公”需要。一些人特别是不少领导干部就是以“需要”的名义娱乐、受贿,以“需要”的名义进行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以“需要”的名义为自己养情妇、包二奶、腐化堕落……最后,也是因为“需要”而把自己送进了监狱,甚至送上了断头台。这种腐朽、落后的观念在多少人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在不少人身上已经积重难返,甚至成为了一种风气。当腐朽的观念如此沉渣泛起,当沉渣被当作新潮,相互攀比时…  相似文献   

10.
从表面上看,收入不高、事业未成、婚姻无着、应酬过多、一票难求等问题的存在是“恐归族”恐归的主要原因,但“恐归族”的出现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包括社会、家庭和个人等诸多因素。只有社会、家庭和个人理性面对,才能让“恐归族”不再恐归。  相似文献   

11.
英语phatic communion有"应酬语"、"寒暄语"、"客套话"等译名,即所言所语并非为了提供某种重要信息,而意在建立或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应酬语"的文化共性是指任何民族文化缺之不可;"应酬语"的文化差异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情感.我们认为汉语"应酬语"的口译原则,在现阶段仍应以照顾"老外"的情感为好,即要跨越其字面"语言意义"而译出其"情感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说话的意义     
池莉 《社区》2013,(11):57-57
一种是焦虑带来的累。由于感叹“社会太现实”,不少人感觉“压力山大”,过年没钱“恐归”,节Et消费“恐慌”,忙于应酬“恐疲”,焦虑心理油然而生,弄得频频喊累,累“读”连篇。  相似文献   

13.
最近,发现少数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出现的问题屡见报端。主要表现在:有的办事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严重;有的“应酬天天有,吃穿不用愁”,把工作当成“第二职业”;有的道德沦丧,追求糜烂生活方  相似文献   

14.
木子 《社区》2003,(20):46-46
脂肪肝是人体代谢紊乱的早期“征兆”,同时又是某些疾病可能来临的“警报”。有些原本身体不错的人,整日应酬,忙碌中愈来愈容易疲劳,有时腹胀如鼓,有时右上腹部隐隐作痛,这时就  相似文献   

15.
核心提示 “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说一套,做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一篇《山东省委原常委、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案件警示录》,让一些口头冠冕堂皇、内心龌龊的“两面人”贪官成为社会热点.廉政专家指出,要在改进、完善干部教育和考核、选拔任用、监督方面“多管齐下”,让更多“两面人”贪官的伪善面具尽快被揭下.  相似文献   

16.
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酒已成为人际交往的必要环节。酒事即人事,酒品即人品。喝酒脸红是否意味着酒量大?提升酒量,到底有没有诀窍?市面上流传的解酒药真的能让你千  相似文献   

17.
王燕 《社区》2003,(10):45-45
提到健身,都市人一般都停留在“花钱上健身房,做韵律操跑跑跳跳”的概念上。其中还有一些人要熬夜、或者晚上有应酬,早已习惯晚睡晚起。加之近年来对城市早晨空气不理想的普遍忧虑,基本不提倡早起锻炼。过去有到健身房买一次性健身卡,花上一笔钱的办法来强迫自己坚持锻炼。而眼下的非典让大家无所适从——要去户外锻炼增强体质,又让少去公共场所。该怎么办呢?很简单,到空气流通、人少的户外或公园做些简单的有氧运动,既省钱又抗非  相似文献   

18.
城市幽默     
青青 《社区》2002,(1):46-46
比酒好 有一天,英国人和法国人比酒量。英国人说他们的酒最好,找了一只老鼠,给它喝,醉了一个小时。法国人说他们的酒最好,又给老鼠喝,醉了两个小时。他们见一个中国人喝二锅头,就笑中国人酒差劲,中国人听了,拿出二锅头给老鼠喝,老鼠喝了没醉,冲进洞里提了两块板砖,冲出来说:“猫在哪儿!’,纹身 一位水手打算在身上刺花纹,于是便请人在他的背一卧」上了一幅世界地图。 有一天,他病了,去看医生。 “你哪儿不舒服?”医生问道, “巴西···。二”裁缝的手艺 一位顾客来到一家服装加工店,生气池对裁缝说: “穿上你做的衣服,别人都捧腹大笑。’, …  相似文献   

19.
法律通     
《社区》2002,(3):33-33
请朋友喝酒中毒责任在谁编辑同志:前不久,我的同事罗某、刘某一起喝酒,刘某的朋友张某也中途加入。豪饮一番后,张某表示酒量有限,不能再喝了,但罗某是个直爽人,说:“今天你不能让大伙扫兴,要喝就喝个痛快。”张某只好硬着头皮喝下去。席间,张某突然昏倒在地,经诊断为深度酒精中毒,医药费共计1529.2元。出院后,张某找到罗某要求其承担医药费,罗某则说:“是你自己身体不行,况且我是好意请你吃饭,怎么要我负担?”纠纷由此产生,请问,张某的医药费该由谁来承担?  相似文献   

20.
审美是美学中的核心问题.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主客交融的关乎生活本源的精神活动,美与美感都是在审美活动中呈现出来的;审美精神是人在生活世界中通过审美活动感受到的超越、自由与理想的精神;审美教育则是让人学会领悟“活生生”的“人”与“世界”的意义的人文素养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