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的现象学 ,以实践为基础 ,用科学的现象学方法 ,建构起了新唯物主义 ,实现了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2.
朱忠良 《东岳论丛》2012,33(4):39-42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之“物”是实践.实践之所以能够充当此“物”就在于:具体的实践内在蕴涵主观性和客观性;新唯物主义之“物”的涵盖范围因具体实践而获得极大扩展;主观性和客观性在实践中的相互作用是新唯物主义完成自身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建构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试图对如何建构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体系提供一种设想:在把实践理解为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前提下,首先确立实践唯物主义的感性活动的基础,把它的出发点放到"有生命的个人"上来;其次进入到这些个人的关系即社会历史领域,这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原理部分;最后是方法部分即唯物辩证法,不论是历史辩证法还是自然辩证法都是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人学辩证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同时他又强调:“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②可以看出,马克思不仅强调自由发展的个人,并且重申自由发展的个人是社会历史的个人,是实践主体,而不是抽...  相似文献   

5.
整个西方传统伦理学注重"个体德性"的探讨和研究,与此不同,马克思改变了传统伦理学的研究视角,不是纯粹研究个体的德性,而是注重社会伦理的研究。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重塑人的社会伦理的维度,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揭示"货币资本"对人的奴役之谜;通过对商品流通和生产的批判揭示"生产资本"对人的剥削之谜;通过对资本主义政治权力的批判揭示"权力资本"对人的统治之谜。马克思在批判过程中建构其"社会伦理诉求"的路径,即实现人的社会经济资源"平等共享",实现人的社会政治权利和地位"平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没有压迫和没有剥削的正义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6.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不在于前者是纯粹经验的而后者是纯粹超验的,而在于前者能够恰当地处理超验与经验的关系使两者同时得以保全,后者造成超验与经验的分离最终只保留超验。马克思哲学的超验性在于实践能够超越经验的实然之域的超越本身。这种超验性只有在道德中才能得到客观化和现实化。超验与经验相结合成就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彻底性。道德的实践分为个人践行和类践行,两种践行的统一就是“改变世界”与“自然史的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对"主客二分",在现代西方哲学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都是一个时髦思潮."主客二分"是一元论和二元论共同的思维方式前提,"主客二分"的思维可以导致二元论,但不一定是二元论,也可以是一元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都是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新世界现是"新唯物主义",它坚持并发展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反对"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必然导致否认唯物主义,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现.  相似文献   

8.
陈胤 《理论界》2009,(10):83-84
20多年来中国哲学界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为重新界定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规定、理论形态以及实践功能,提供了新的视野和角度.实践唯物主义是哲学界针对旧有的教科书体系的缺陷而提出、形成和发展的,它打破了旧有体系一统天下的局面,重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国哲学体系的重新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引发出了一股研究热潮,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价值,促进了学术界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人学的发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薛睿 《天府新论》2019,(4):12-18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贯穿马克思思想始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期,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意识形态”概念展开理论批判,但却借助“拜物教”概念在理论逻辑、批判方法和伦理批判三个维度纵深发展了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具体而言,在理论逻辑上,马克思立足于“资本逻辑”,发现物与物交换的表面合理性实际上掩盖了人对人、物对人支配的不合理性,并由此深入到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运行机制的分析;在分析方法上,马克思具体深入到对生产关系诸环节及其运行机制的考察,把握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规律及基本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在伦理批判上,马克思揭穿了“辩护经济学”的依附性和虚伪性,找到了人们在主观维度上对资本主义生产机制认同产生的外在条件。可以说,正是借助于拜物教批判,马克思揭示了意识形态遮蔽性与操控性产生的经济根源,解开了意识形态的身世之谜。  相似文献   

10.
翟俊刚 《兰州学刊》2008,1(5):40-42
马克思哲学直接关注现实生活,并追求如实描述其实践本性,这说明它是一种唯物主义。而从“实践”出发看待人与世界的现实关联,则是其所以“新”的根本。实践观点使马克思哲学成为一种立场彻底和真正关心人的唯物主义学说。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贯穿于他一生的理论探索,具体包括对同权市民社会的批判,对资本家生产方式主导下的市民社会的批评,对市民社会意识形态的批评。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实现了经济学与哲学的有机统一,体现了马克思理论的实践品格和总体性特点,具有与历史唯物主义所不同的价值功能、侧重点和概念体系。以市民社会批判为马克思文本解读的一个学术视阈,有利于我们全面科学地把握马克思理论的实质、特点及思想发展历程,并对马克思理论的诸范畴形成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建构了哈维空间分析的基本框架,从“历史唯物主义”向“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转变渗透了哈维对地理学传统的知识论反思和对传统历史叙述的话语批判.“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之所以可能,在于历史的观念、本质、规律、动力与空间的生产密切相关.“历史辩证法”是一种“过程辩证法”,在其中,“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体现为一种社会过程的理论表征,是社会过程的历时性结构化的产物,它代表着一种社会关联模式,“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现实展开必须结合特定的社会过程.  相似文献   

13.
李想 《理论界》2008,(9):19-20
马克思批判理论是马克思在对前人、同时代人甚至自己的理论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实现创新和发展的,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全新的批判理论。本文主要从哲学、宗教、政治经济等方面对马克思批判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和阐析,以求全面继承和发展其批判思想。  相似文献   

14.
将宗教世界归结为"世俗基础",只强调是人创造了宗教是不够的。与其说是人创造了宗教,不如说是特定的国家、特定的社会创造了宗教。费尔巴哈看到的"世俗基础"是直观的、非历史性的;新唯物主义看到的"世俗基础"是具有历史性的"世俗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宗教问题不是宗教本身的问题,观念世界问题不是观念世界本身的问题,不在世俗基础、现实世界找到原因,开好药方,注定无法真正看到宗教世界、观念世界问题的真谛。现实世界的改变,不是能够通过提出某种新的范畴、新的理想就能改变的。纯粹观念世界的逻辑无法真正地改变世界,最多只是一种对世界的解释。必须改变世俗基础、现实世界本身,才能让观念世界、想象世界改变,也才有希望最终让"两个世界"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15.
16.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建立了一个以人的眼界来理解世界的人类学世界观.由此建立的哲学是以人类世界为对象的人类学唯物主义哲学.它虽然强调实践,但实践不过是"人的感性活动"而已.据此,实践也不过是人类学视界的活动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不是固守其唯物史观或实践观,而是要适应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要求,弘扬人类学唯物主义的哲学精神,才能在当代促进马克思极为关心的"世界历史"与"人类解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德文原文看,新唯物主义探究的存在是与实践相关的为人世界,它不是否定而是升华了“物质第一”的古老命题。对它来说,现实存在的确定依赖于主体对存在的认知、利用和占有。把存在现实化必须把哲学的时间向度调为“现实→未来”,所以新唯物主义的思维超越了既定存在层次,而在“存在是什么?”的基础上,提出“应该是什么?”和“能够是什么?”的问题。古代唯物主义把人统一于陌生的外在,近代唯物主义用心占有外在,而新唯物主义用实践使外在统一于人。为此,它提出了新的规律观,从而使规律观成为新旧唯物主义的一大分水岭。  相似文献   

18.
西方近代哲学深陷作为"主体"的"意识"之中,而未对"意识"自身的根基加以应有的考察,黑格尔哲学是其最高代表也为超越之提供了方向.费尔巴哈对之展开了革命却不彻底,真实的世界仍无法"显现".马克思彻底完成了这一革命,并进而开拓了历史境域,开展了对真正人类历史时代求解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9.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其社会批判理论打着恢复马克思批判精神的旗号,越出了抽象的思辩王国,积极关心社会问题,从而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观点,但与马克思的科学批判有着本质的区别,故本文作一辨析。  相似文献   

20.
在关于哲学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中,许多论者都承认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哲学里,包含有主体客体的理论,但在阐述这一理论同哲学基本问题以及整个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关系时,则出现多种不同看法,这是学术争鸣的正常情况。然而,我认为多种不同看法的出现,是由于论者在方法论上的理解各有不同。因此,就如何准确理解它们的关系的方法论前提,谈谈个人意见,供进一步讨论。第一,必须了解一般哲学的基本问题与个别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关系。人们通常所说的哲学基本问题,实际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恩格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