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通过语文教材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一系列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的。这些教材文质兼美,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它能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唤起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使学生为之萌发激情,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从而收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相似文献   

2.
程琳 《科学咨询》2009,(22):45-45
小学生作文,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阅读和写作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阅读教学中一篇篇具体的课文,既可以给予学生多方面知识,培养正确的思想观点,又可以使学生学习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表达感情等作文知识和技能,他们作文时就能直接运用,从获取知识到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来看,阅读是吸取,写作是表达。因此,阅读和写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体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是上好阅读课,实现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作文,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阅读和写作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阅读教学中一篇篇具体的课文,既可以给予学生多方面知识,培养正确的思想观点,又可以使学生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作文,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阅读和写作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阅读教学中一篇篇具体的课文,既可以给予学生多方面知识,培养正确的思想观点,又可以使学生学习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表达感隋等作文知识和技能,他们作文时就能直接运用,从获取知识到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来看,阅读是吸取,写作是表达.  相似文献   

5.
笔者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优化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素质方面的收获。一、培养学生观察生活、阅读书籍和积累优美词句的习惯“文贵于真”,作文就是写生活,作文应该是真实情感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教师在平时要多让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积累素材,抓住写作时机,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指导学生习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阅读的平台,在课内让他们读课文,课外多读书报,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人家的写法。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通过语文教材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一系列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的。这些教材文质兼美,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本是极好的习作范例,它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用好教材,对写作大有裨益。本文以小学教材《蟋蟀的住宅》为例,挖掘教材对小学生习作的"范例"作用,在阅读和写作之间架设"桥梁",将课文中丰富的语言材料有效地内化为学生的语言,实现阅读和习作在语文课堂上的共舞。  相似文献   

8.
作文能力是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教师要努力培养小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引导小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组织小学生开展多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小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材所选的篇目皆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兼有相当程度的文化内涵和较强的时代气息。该文结合教学实践,认为用"俯下身去"的态度去学习每篇课文前的导读模块,好似引领学生去见一位陌生人,第一印象尤为重要,或使学生对其产生好感、熟悉感、亲切感,或能唤起一份理性思考、燃起一份阅读期盼、激起一份探究欲望,从而促成中职课堂教学活动的亮点,挥出可生花的妙笔。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激发学生的写作之情。因此,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写好作文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一、以课文为例,以“理”激趣教师在对课文进行阅读教学时,除了培养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和阅读能力外,还可以以课文为范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几十年的工作中,作文教学一直是我感到头疼的问题。虽然采取了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但效果都不大。在日常教学观察中我也发现,不少学生对作文较缺乏兴趣,没有表达欲望,语言干涩,内容虚假,没有真情实感。交上来的作文要么干巴空洞,言之无物;要么东拉西扯,白话连篇;要么是《作文选》、《新编作文训练》的翻版,尽是套路套话,没有一点生气和活力。甚至还有部分学生连句子都不能写通顺,习作内容条理不清,东拉西扯。目前进入高段,习作要求再次提高,我希望习作能力差的学生能在习作中达到语句通顺、言之有物,好的学生能在此基础上力争做到立意深刻。作为语文教师,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专门的辅导。怎么办?得到别人启示:把课堂小练笔挤进课堂,这何不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效果好等特点。课堂小练笔安排得合理,落实得有效,不仅能让语文课变得更加灵动和亮丽,更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不胜枚举。作者在创作时,对于文章的谴词造句、布局谋篇等都细细推敲,反复斟酌。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载体,而且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我觉得语文老师应立足课堂,利用好手头的教材,带领学生揣摩作者谋篇布局的文思,体会各种各样表情达意的方式,为学生写作抓“典型”、挖“泉眼”、触“心动”、促“手动”,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喜读乐写,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熟练掌握写作能力也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与综合能力.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到上作文课就愁眉苦脸.那么如何来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去做. 一、减少写作束缚,激发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知识的积累也在于此。人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是一部文质兼美的好教材,在培养学生积累方面也是匠心独用:彰显远见卓识,培养兴趣先行;高手出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影随行,无处不在。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得到了整体积累。“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好教材,用好教材的同时,让积累走出教材,走向生活。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生的积累之冰就会与日俱增,坚固、扎实。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特别是语文教材更为师生提供了训练能力展示才华的平台。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一幅精美巧妙的插图、一次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一个标新立异的问题设计,都是培养学生创  相似文献   

15.
作为多年的语文教师,想借此文谈谈作文教学方面的感受.先列举作文教学中的一些现象. 1、语文教学的载体主要就是教材,可以说,教材学习是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教材,主要按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编写,阅读内容占主要地位,每个阅读单元后有相关的一次写作训练.教学中,课文阅读教学花了相当多的时间,理所当然成为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所谓仿写,即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仿照一句、一段、一篇的来练习写作的一种方法.换句话来说,就是仿写课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观察方法、表现手法,在阅读范文时感知、理解的表达方式及时进行迁移运用,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初中作文教学的实效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20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做法:注重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进行相应的片段训练;以教材课文为范本,进行仿写训练;大力引导—我眼看生活,我文写我心;写作技法的有意识-训练和运用;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亮点,大力褒扬。  相似文献   

18.
现成的课本里古今中外、各种体裁、文质兼美的文章很多,在阅读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把写作知识渗透在里面,总结前人经验,加以借鉴,为我所用,这是学生积累语言,学习写作方法的好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现成的课本里古今中外、各种体裁、文质兼美的文章很多,在阅读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把写作知识渗透在里面,总结前人经验,加以借鉴,为我所用,这是学生积累语言,学习写作方法的好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特别是语文教材更为师生提供了训练能力展示才华的平台.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一幅精美巧妙的插图、一次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一个标新立异的问题设计,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益阵地,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语文素养,开发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