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深受一线教师关注。造成学生缺乏提问能力的原因主要是因心理顾虑引起的不愿意提问和因“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方式造成的提不出问题。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从教学课题切入,引导学生提问,并通过教师故意出错以及学生对学生提问等可行性教学对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好问、会问、善问。  相似文献   

2.
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说:“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是欧基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像是一门试验性的归纳科学。”传统数学教学过分强调前一个方面,忽视了后一个方面。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大胆推理”的数学意识,离不开思考、观察和猜想。保护、鼓励、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猜想,放手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还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严蓉  袁昌龙 《科学咨询》2007,(8):41-41,57
在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初中新课程教学的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和重视学生原型对学生的启发及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是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我校以“五步教学法”的语文高效课堂为主阵地,即:明确目标、预习展示、激发兴趣;学生自主学习新课;分组合作探究展示学习成果;拓展演练、实践与创新;总结与反思,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完成“324”学生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利于克服当前数学教学中注重教师传授而忽视学生发展的弊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恰当引导、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层层深入探究式学习习惯教师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层层推进,设置问题,引导促进学生自动地探索,积极思考,大胆猜想,精心总结规律。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达到掌握知识、积累方法训练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在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6.
为学生创设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起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喜欢上数学,促进学生喜欢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触及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把学生一下子带入愉悦的氛围中,让他们在快乐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求知的欲望,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设置问题对我们的教学影响非常大。如何有效的提问就是教师围绕一定范围的内容,根据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结合他们所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提问,由学生作出回答。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对提问的问题有所暗示,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教师也不马上纠正,而是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提出补充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地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学中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种种形势证明,猜想与创新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数学猜想”的定义着手,就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想应该如何做、数学猜想的分类、以及在中小学教学中的作用等四方面进行阐述,突出在现代的教学中如何运用数学猜想来推理并解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学习的基础与能力,把握好提问的有效性原则,科学得当地运用好课堂提问艺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保证数学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素养、训练数学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提问巧妙使用,恰到好处,就能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创造欲和竞争欲,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在情感与态度方面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这句话从本质上讲,就是要通过数学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产生自愿学、乐于学、热爱学的情感与态度。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数学教学的体会,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自然本性,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纯洁天真的自然天性,为他们提供一种适合其自然地展示自己的天性及其个性、情感、人格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氛围.数学教学必须顺应自然法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基本特征,促进他们的自然天性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展示.数学教学要依傍自然,适应人的自然性,借助自然的伟大力量去得到美好的实现,因此数学教学最大限度依靠学生的生命自然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激趣,可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采用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引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之主动配合,在课堂上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也为教师的成功教学创造首要条件。一、情感激趣,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紧张的师生关系,往往会压抑学生的思维,导  相似文献   

14.
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它是孩子对大自然、对未知世界表现出来的好求新、求知欲最为旺盛和突出的时期。小学科学作为科学的启蒙课程,能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探索科学、构建其科学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严谨客观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探究合作,让学生在游戏中、在生活中学习科学,掌握科学知识。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借此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发展为学习兴趣,指导他们通过细心观察和思考,发现并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掌握基本科学知识,养成客观严谨的学习态度、独立探究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环境保护意识。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在课堂上积极探索有效的科学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5.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创新学习的关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提问氛围,精心设计问题情景,鼓励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既是老师的权利,也是学生的权利。课堂提问是师生互问、生生互问,让学生在积极思维、质疑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问题意识,逐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品质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优势,它蕴含着无穷的创新因素.新修订的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也指出:"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品德。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激趣、鼓励、实验、猜想、验证、归纳”等教学手段,将极地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一、激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像块无形的磁铁,它能使人对某项工作或某项活动如痴如醉,流年忘还、达到忘我的境界。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导入部分,首先设计一组动画,创设数学情境,复习长方形面积的推导方法,“数方格法”、平行四边形的“割补法”、三角形的“拼合法”。从而产生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究(一)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求知欲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内驱力。发问探究,作为一种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活动,离不开这种内在动力的支持。创设历史问题情景,是激发求知欲的一种常用方法。(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毫无顾忌地质疑发问,无所畏惧地思索探究。教学法国大革命时,有学生提出过这样一些质疑:(1)法国18世纪工商业发展在欧洲大  相似文献   

1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学生学习的心脏,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大胆的思考,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乐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后,要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思考比较多的是怎样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问题情境,如何对学生“提问”,学生只要能高质量的“作答”,就能赢得“高分”,赢得老师、家长的赏识。在我们的数学课上更多的是教会学生作“学答”,而不是做“学问”。由于长期进行“师问生答”训练模式,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数学提问意识可以用“不愿提”和“不敢提”来概括,他们的提问能力也可以用“不会提”来概括。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他们敢于、乐于、善于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