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爱与责任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核心价值和重要作用,有爱就会尽责任。作为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才富有实效。  相似文献   

2.
孙云晓先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曾经为难,曾经焦虑,也曾经哭泣,但更多的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有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但是爱别人的孩子却是神圣的,如果始终如一的爱下去,真是如同神话一般了.在自己当班主任的几十年经历中,有过无数的忧伤与无助,也因付出真爱得到过数也数不尽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我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如下体会。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1、以名人为榜样培养自信。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在上小学时却是一个"笨小孩"。有一次老师叫每个学生做一个小板凳,当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时,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育工作起始于学生,也归宿于学生。只要有教育的存在,教师心中时刻就应有学生的存在。地理教学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教师备学生也应有其独特性。在新课改进程中,就其地理学科而言要提倡有效性备课。面对全新的理念,转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变教师把大量时间都花费在无用教案的抄写上。让备课行为、备学生的行为落实在行动上。  相似文献   

5.
在新世纪重庆市里教师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教育不仅使每个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教育更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那么,应如何培养呢?在实践中,我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6.
中师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给学生一杯水,教育学生怎样用杯取水。“教学贵在引导,秒在开窍”。为此,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7.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教育评价包含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估两部分。英语学科的教育评价包括对英语教育全课程的评价--教学目标、教材等教学资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学生学习状况和成就、教师教学能力以及对教学评价质量的评价等。英语教学的评价包括非测试性评价和测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不同的区分方式。通过教学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得教学反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再提高,再发展。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的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8.
为了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们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我们每位老师必须凭着一颗炽热爱心,尽职尽责,踏实工作,真正做学生学习上的师长,生活中的亲人,思想上的朋友,心理上的医生。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家长的放心,社会的满意。现对如何促进学生学习行为规范,浅谈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一、强化自身修养,做学生楷模,促进学生学习行为规范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平等中的首席,小学生仿效性,可塑性强,好的榜样对他们的思想言行有重大影响。教师只有在才、智、能、技等方面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学生才会信任教师。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积累丰富的教学知识和经验,灵活运用到教学中去,以自己锐意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使自己的言谈举止在班级中形成一种无形的感召力、凝聚力,时时、事事要求学生做到,老师首先要努力做到,决不做“语言的巨人,形为的侏儒”,使言教通过身教落到实处,使自己的思想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比如:我班清洁卫生做得很彻底,注重了保持,可有一天当我走进教室,发现了地上有一团纸,当时我并没有批评指责任何一个同学,而是主动地拾起丢进了垃圾箱里,这一细小的举动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从中受到了陶冶和感染,从此教室里再也看不到有乱丢纸屑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教育的起点是人的教育,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教师在教学中改变认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热爱学生、信任学生,多与学生沟通,关注学生的个性,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才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育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0.
陈伟 《科学咨询》2007,(6):34-34
新的教育理念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更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教育,以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因此,教师除具有扎实的本体性专业知识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外,还应具有与本体性学科教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素养。作为教者,应围绕学科教学目标,采用自学与专业引领等各种方式,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新教学理念和整合型知识结构的教师。特别是加强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归纳与整理。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第一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提出了"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就意味着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责任。但语文教材中的美,虽然丰富多彩,无穷无尽,也要靠教师的引导去发现它,感知它,才能很好地发挥它的审美教育作用。教师教学得法,就会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美的震撼,从而达到学生在情感的审美中实现思想的升华和灵魂的净化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美育的花朵在课堂绽放呢?我认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的感悟颇深。希望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让广大教师特别是在农村中学任教的教师来共同探求教学的伟大事业。在从事这一伟大事业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从叶圣陶先生那句话中得到的感悟:要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和学生之间建立起真挚的感情,那么我们就要合理付出自己的整个爱心。  相似文献   

13.
任崇华 《科学咨询》2007,(16):17-17
在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引导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技能,避免让德育成为生硬的灌输和无意义的行动约束。我在德育实践中深深认识到:提高德育实效性,关键在十教师要着力处理好四种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第一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提出了“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就意味着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责任。但语文教材中的美,虽然丰富多彩,无穷无尽,也要靠教师的引导去发现它,感知它,才能很好地发挥它的审美教育作用。教师教学得法,就会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美的震撼,从而达到学生在情感的审美中实现思想的升华和灵魂的净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当代教师,面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标准,自己得有新要求。一、更新教育观念,理解新课程标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的活动,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者、管理者。教师教,学生学。教学关系就  相似文献   

16.
文静 《科学咨询》2006,(2):50-51
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理想人格,会象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良好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陶行之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而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对教育事业的热心、对自己工作岗位的责任心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7.
教师像一脉叶片,初春鹅黄嫩绿,夏秋姹紫嫣红,雪中虽然枯黄摇落,脉络间依然存着绿的希望。尽其一生,护卫着花蕾,即使化作春泥也护花。教师更像一位造船匠,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所有的努力与心血化为一面面风帆,鼓荡着理想的船儿在人生的海洋中远航。多年来,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贯彻了“以人为本,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先进理念,我深知:“爱是最好的老师”,这种努力融入了学生的血脉中,滋润着学生的生活,使我班形成了团结向上,人人争先,勤学乐学的班风。  相似文献   

18.
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积极进行教育科研,实施教学改革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中,提出“废除注入式”,提倡“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其目的最终是落实“主体教育”原则,构建“谐动教学”模式,灵活地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爽 《管理科学文摘》2009,(36):151-151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传统的教育手段使学生在学习时产生疲倦,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中呈现的许多教学内容相对较难,多媒体教育的到来,为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不可低估的意义。本文结合自己在小学实习过程中观察和体验,试图从不同角度分析在多媒体教育背案下,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使小学语丈教师更好的定位自身的角色,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延伸的课堂,是我在近几年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究、总结、提炼出来的。在“延伸的课堂”教学中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内心的真实体验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体现了教师教育的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